第191章 一张报纸,尽掌天下民意

作品:《云逍

    就在天下民意沸腾的时候。


    官办《京报》将一系列真相,公之于众。


    京中文武百官,无不骇然。


    《京报》公布的内容,可谓是惊世骇俗。


    谋害先帝!


    蓄谋毒害当今天子!


    以及西洋传教士的种种惊天阴谋!


    哪一个不是旷古未有的奇闻?


    没人质疑消息的真实性。


    《京报》,就是以前的邸报。


    由通政使司发行,绝对是官方权威消息。


    别的且不说。


    就拿天启皇帝死因来说。


    没人敢拿这件事来开玩笑。


    所有在京官员,全都被这些消息给震懵了。


    由于《京报》的受众太少,并且仅局限于官场。


    发布的这些消息,并未影响到寻常百姓。


    就在朝廷发布消息的第二天清晨。


    京城的大街上,一声声稚嫩的声音响起。


    “卖报,卖报了啊!”


    “《大明日报》,只要一文钱一份!”


    “一文钱,就能知道天下事,还能看《射雕英雄传》了啊!”


    ......


    一名名孩童一边走,一边大声吆喝着。


    他们每个人的肩上,都斜跨着一个布袋子。


    布袋当中,装着厚厚的毛边纸。


    所到之处,引来无数诧异的目光。


    《大明日报》?


    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一文钱就能知道天下大事,这是在糊弄鬼呢!


    还有《射雕英雄传》,又是个什么鬼东西?


    有人在好奇心驱使下,花一文钱买下一份报纸。


    拿在手里一看,顿时就放不下了。


    东城区,成贤街。


    国子监与孔庙就坐落于此。


    国子监的正对面,有一间极具规模的饭馆。


    此时店内有很多食客在吃早点,其中多数是国子监的太学生。


    一名太学生正站在大堂中央大声疾呼:


    “陛下受妖道蛊惑,温体仁等奸佞与王承恩这阉党,沆瀣一气,横行朝堂!”


    “天主教传教士远渡重洋,传播大明带来主的福音,为大明子民带来信仰,让他们得到救赎。”


    “并且近年来,教堂赈济百姓,做了多少善事?”


    “此时竟然惨遭朝廷查封,神父和不计其数信众被下狱。”


    “我等有识之士,应当挺身而出,为正义而呼!”


    ……


    大堂的角落里,有一桌食客。


    正是微服出宫的崇祯,以及温体仁、薛国观等内阁辅臣。


    今天是报纸问世之日。


    崇祯想要看看,叔父所说的‘舆论杀器’威力如何。


    因此一大清早就带着阁臣,来这里听取民情。


    谁知道竟然听到有人在大放厥词,几人全都震怒不已。


    薛国观是个直性子,忍不住开口打断那太学生:


    “昨天刊行的《京报》,已经把西洋传教士的种种罪行公之于众,你难道不知道?”


    那太学生冷笑道:“那都是朝廷为了掩人耳目,胡编乱造出来的,岂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崇祯无奈地摇摇头。


    这就是叔父所说的被洗脑了。


    薛国观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这时一名孩童走了进来,大声叫嚷起来:


    “卖报,卖报,《大明日报》!”


    众人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


    看着孩童手中举起的报纸,都是好奇不已。


    于是有很多人买下报纸。


    温体仁买了好几份,崇祯个在场的阁臣每人一份。


    次辅李标拿着报纸,诧异地说道:“咦,这是什么纸张?以前怎么从来都没见过?”


    “《大明日报》所用纸张,与现有纸张大为不同。”


    “这纸张,全部以废纸浆为原料,配少量的漂白木浆,这叫……新闻纸。”


    “正因为报纸节约纸张,版面比《京报》大十六倍之多,刊载文字自然也就多了。”


    “并且报纸阅读过后,还可以拿来练字、如厕,可谓是一举多得。”


    崇祯侃侃而道,如数家珍。


    阁臣们无不露出震惊、敬佩的表情。


    实则都是心知肚明。


    这种新鲜玩意儿,除了云逍子,还能是谁的手笔?


    不过这报纸的确是好东西……至于如厕,那还是罢了。


    要是掉墨咋办?


    嘶嘶嘶!


    一声声倒吸凉气的声音,在店内此起彼伏。


    很多看报纸的食客,都是满脸震骇,眼睛圆瞪。


    崇祯和阁臣们一阵诧异,纷纷低头看手中的报纸。


    报纸上。


    将西洋传教士的惊天阴谋、种种罪行,详细地披露了出来。


    与《京报》截然不同的是,采用的文风极为直白。


    并且采取的是类似于小说的叙事手法。


    拉仇恨,设悬念,可谓是高潮迭起,精彩连连。


    尤其是谋害天启皇帝和当今皇帝的情节。


    比起《三国志演义》《西游记》,都还要好看。


    只看得众人如醉如痴,咬牙切齿。


    当看到汤若望在《天学传概》所说的那些话,所有人都被激怒了。


    “咱们都是那些红毛鬼的苗裔?”


    “孔孟之道,是微言法语?”


    “放屁,放他娘的狗臭屁!”


    “我的剑呢,看我不砍死这些红毛鬼!”


    ……


    报纸上,还刊登了刘宗周的《讨东林檄文》。


    刘宗周是当事大儒,儒学泰斗。


    他的话,直接坐实了东林党人勾结西洋传教士的事情。


    店内的食客,全都离奇愤怒了起来。


    之前那大放厥词的太学生大声叫道:“假的,这上面全都是假的!”


    “蕺山先生那天在皇宫前,当众训斥闹事者,这次又有文章问世,怎么可能是假的?”


    “谋害先帝,更是妄图毒害当今陛下,这上面写的一清二楚,证据确凿,能假的了?”


    “我看你就是这《大明日报》上说的,数典忘祖的败类!”


    “揍死这出卖祖宗的牲口!”


    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动手。


    那太学生被愤怒的食客围住一顿痛殴。


    店主怕出人命,慌忙让店伙计将众人拉开。


    那太学生躺在地上,已是奄奄一息。


    吓得众人一哄而散。


    “一张报纸,尽掌天下民意!”


    “云真人之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薛国观击掌大赞。


    其他阁臣无不惊叹不已。


    温体仁趁机说道:“这也是陛下知人善任、善纳良谋的结果。”


    崇祯面露得色。


    要不是前几日,放下天子威严,觍着脸认下叔父。


    叔父哪里会这样尽心尽力?


    “《大明日报》在江南发行后,那些个牛鬼蛇神们,都该消停了吧?”


    崇祯想到东林党、复社在江南煽动民乱,眼眸中一片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