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大汉,亡!

作品:《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大将军耿纪看向刘协,这一刻脸上尽是失望。


    都这个时候了,你才想到要去向寿春江东大军求援!


    六天前,我就让你去了!


    你不去!


    说要考虑!


    一考虑就考虑到现在,人家大军压境!


    要是我是江东吴侯,我也不来!


    虽然这么说,耿纪还是压制下去愤怒,耐心道:“臣已经派长子亲自过去了,现在还没有任何回应。应该——”


    耿纪叹了口气道:“不想来吧。”


    刘协急道:“朕乃天子,他陆翊可是汉臣,勤王救驾,是他本分!”


    耿纪和孔融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没有回应。


    如今这天下,除了之前的曹操,谁又管伱是不是天子?


    天子早就名存实亡了。


    耿纪看向城外大军,对刘协道:“陛下,现在任何人都靠不住,只能靠我们自己。”


    “倘若今天真守不住城,臣等皆会和城池共存亡。”


    “陛下,你作为天子,更不可受辱。”


    “届时——”


    耿纪没有说下去。


    可这已经让刘协不寒而栗了。


    刘协看向城外密密麻麻的大军,声音有些哆嗦道:“如果,如果我们开城投降,袁绍还会杀朕?”


    耿纪:“.”


    孔融:“.”


    刘协见城墙上众将领都看了过来,讪讪挤出个笑容。


    一行人在城墙上等了近半个时辰。


    城外大军才集结完毕。


    十个方阵。


    一眼看过去,完全看不到头。


    而且,军容极为严整。


    十数万大军,竟然听不到一点喧闹声。


    只有战马不停地喷响鼻发出了一些声响。


    相比较城外的大军,城墙上,虽然有两万多将士。但是,这些将士全是各个家族的部曲临时拼凑而成。


    压根没有过大战的经验。


    此刻,看着城外的大军,很多人都差点直接被吓昏死过去。


    城下的老百姓,虽然没有看到城外的场景,但是,通过城墙上的将士,看着他们那一个个面如死灰的脸,这些老百姓也判断出局势凶险万分,一个个小声嘀咕着。


    很多老人都在那抹眼泪。


    一些妇人更是在那里小声啼哭了起来。


    若非有士兵在身侧督导,她们都忍不住放声哭泣了起来。


    在城外大军汇聚完毕之后,极远处,一阵阵马蹄声响起。


    只见数十将士骑着战马,簇拥着一辆车辇缓缓而来。


    车辇上,一个穿着明晃晃铠甲,一脸意气风发的中年大汉眺望着城墙上,嘴角微微上扬。


    赫然是冀州牧袁绍。


    看着城墙上守军瑟瑟发抖的模样,袁绍脸上压抑不住的兴奋。


    今天攻城,拿下天子。


    大汉,就亡了!


    至于天子。


    待会乱军之中,自有人处理。


    他早已经安排好了人手。


    如今,这个天下,已经不需要这个大汉天子了。


    他袁绍,就是未来的天子!


    想到田丰和沮授之前的话,袁绍眉头微微上扬。


    没有你们。


    不按照你们说的去做。


    我袁绍依旧是天下之主!


    我袁绍就是如今天下大势所在!


    车辇载着袁绍来到护城河边上,停了下来。


    车辇前的数十将士分开,让出路来,好让袁绍能够看到城墙之上。


    袁绍仰头看着城墙上的刘协、耿纪、孔融等人,朗声道:“臣袁绍,见过陛下!”


    耿纪、孔融等人让开路来,让刘协走到最前面。


    刘协俯瞰着下方车辇上的袁绍,有些打怵。


    他有些无助地看向耿纪和孔融。


    耿纪见状,叹了口气,快步上前,拔出佩剑,指着袁绍道:“袁绍,你世代食汉禄,享受国恩,如今却带兵造反,你有何面目面对你的列祖列宗?”


    袁绍嗤笑了一声,甚至没有回应耿纪,而是对刘协道:“陛下,臣此次来,可就是为了保护你啊!”


    “你身边奸臣贼子太多,需要肃清,才能清明。”


    “现在立即打开城门,放臣等进城。”


    “否则,臣为了这大汉,只能冒犯了。”


    “城破,肃清奸臣贼子之后,臣再向陛下你负荆请罪。”


    耿纪呵斥道:“速速退去,袁绍!”


    袁绍笑了一声。


    见刘协都不敢出来说话,袁绍这才缓缓拔出腰间佩剑,眯着眼睛道:“全军将士,为了保护陛下,为了肃清奸臣贼子,我们要不要一战?”


    “战!”十数万将士齐齐嘶吼。


    “战!”


    “战!”


    震耳欲聋的声音,震得整个世界簌簌作响。


    城墙上的将士,有些人甚至直接昏倒了过去。


    耿纪、孔融等人脸色极为难看。


    果然只是各大家族部曲,没有见过世面,连这点压迫都无法承受。


    刘协吓得嘴皮子也在微微哆嗦着。


    但是,他还勉强能够支撑住。


    他脑海里闪现过一幕幕场景。


    当年他还是陈留王时,董卓带领千军万马赶到身边。


    当年他带着文武百官,被李傕、郭祀四处挟持。


    似乎,真的只有他面对曹操时,曹操还给以了他一定的尊重。


    虽然,他依旧无权无势。


    但是,基本礼节,曹操都给了。


    袁绍听着四面八方整齐的吼叫声,闭上眼睛,极为享受。


    一直过了好一会儿,袁绍才放下佩剑。


    整齐一致的嘶吼声瞬间安静下来。


    袁绍仰望着城墙上被吓惨的守军,脸上浮现一抹促狭和残忍,大声道:“号角起,攻!”


    许都城外,旗手不停地挥动旗帜。


    肃穆的号角声响彻苍穹。


    随着号角声响起,前两个方阵的将士瞬间朝着护城河冲了过去。


    云梯迅速搭在护城河上。


    无数的士兵抬着攻城梯如潮水一般越过护城河,将攻城梯搭上城墙。


    箭塔和投石车缓缓推过护城河。


    箭塔上,弓箭手朝着城墙的守军不断放箭。


    投石车边,士兵不断在木框上放置石头。


    随着数十个士兵齐齐用力,三十多架投石车不断朝着城墙投掷石头。


    漫天的羽箭、石头落在城墙四周。


    惨叫声此起彼伏。


    城墙上的守军抱头鼠窜!


    耿纪看着乱成了一团的守军将士,城下无数的敌军顺着攻城梯爬上来,呼吸都停止了下来。


    让众将士保护天子刘协,耿纪冲向抱头鼠窜的守军将士,连连砍杀十数人,依旧无法阻止混乱局面。


    投石车和箭塔攻击停止下来。


    袁绍将士已经顺着攻城梯爬上了城墙。


    城墙上,厮杀声此起彼伏。


    守军将士节节败退,毫无招架之力!


    天子刘协被孔融等人护佑着离开城墙,朝着皇宫方向跑去。


    城下协助守城的老百姓,朝着四周疯狂逃窜。


    一些老人和妇女被撞翻在地,还没爬起来,就被后面的人群踩踏在脚下。


    惨叫声。


    哭嚎声。


    连成了一片。


    袁绍站在城外,看着城墙上如此一边倒的一幕,忍不住放声大笑。


    这就是我袁绍的大势!


    无可阻挡!


    很快,城门被从里面打开。


    刘备、张郃率领骑兵直接杀入城内。


    到处都是厮杀。


    到处都是尸体。


    鲜血流淌得如河。


    逃入房屋里面,想要躲起来的老百姓还没有来得及松一口气,房屋大门就被撞开。


    少女的尖叫声,老人跪地求饶声,不绝于耳。


    皇宫。


    大将军耿纪、镇南将军孔融带领着一群将士赶到。


    皇宫大大殿门口,一群文臣武将一个个惊恐地看着他们簇拥着刘协。


    听着四面八方的厮杀声,惨叫声,这些文臣武将一个个腿脚发软。


    他们想到了董卓、李傕、郭祀等人入城的场景。


    皇宫里面,宫女、宦官一个个抱头痛哭。


    刘协正要逃入皇宫大殿。


    可看着文武百官出来,一个个绝望的模样,刘协的脚步缓缓停了下来。


    他想到董卓。


    他想到了王允。


    他想到了李傕、郭祀。


    他想到了曹操。


    他想到了荀彧。


    这些平日里忠心耿耿的大臣。


    这些平日里心系天下,指手画脚的大臣。


    此时,竟然显得如此可怜,如此卑微。


    和那些大街上逃窜的老百姓没有任何差别。


    刘协转过身,看向跟着的大将军耿纪,镇南将军孔融,挤出个凄惨的笑容道:“朕,真的无力回天。”


    耿纪低下头。


    孔融闭上眼睛。


    在他们身后,众将士们纷纷落下泪来。


    刘协浑身哆嗦着,看向天空,颤声道:“列祖列宗在上,朕,把这传承四百余年的江山给弄没了!弄没了!”


    耿纪听刘协这么说,抬起头,两行热泪滚落而下,拔出佩剑道:“陛下,大汉气数已尽,你我皆是罪臣!你先行一步,臣稍后就到。下了黄泉,你我再向列祖列宗告罪!”


    说完,一剑刺入刘协的腹部。


    大殿门口,文物百官看着这一幕,纷纷跪倒在地。


    “天啊,我大汉就这样亡了!”


    “我大汉四百余年的江山,竟然亡于我等之手!”


    “陛下!”


    刘协缓缓低下头,看着耿纪刺入自己腹部的长剑,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


    可终究,他没有说出口。


    随着耿纪拔出佩剑,刘协直接挺挺地向后倒了下去。


    耿纪见状,一剑自己抹在脖子上,倒在刘协脚下。


    他的身后,众将士纷纷环顾四周,或者嚎啕大哭,或者疯狂大笑,最终,纷纷举起佩剑,倒在血泊中。


    孔融看着满地的尸体,拔出佩剑,目光从佩剑寒芒上缓缓流转。


    他想到了他在北海为相之时,有一个叫做左承祖的幕僚。


    左承祖曾劝过他投降曹操或者袁绍,当初,他以左承祖祸乱朝纲为由,杀了对方全家。


    对方临死前痛骂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腐儒的场景,历历在目。


    孔融将佩剑架在脖子上,长叹道:“承祖,我误会你了。今日下地府,我来向你赔罪!”


    说完,一剑抹了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