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文聘劝学

作品:《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再说马超在潼关城下叫得嗓子都哑了,却依旧没有见吕布出来。


    没有办法,他只能回到军营中,和韩遂等关中诸侯商量着攻城事宜。


    目前,他们手中只有五万骑兵。


    敌人只要固守潼关城内,五万骑兵就没有办法。


    他们只能等待。


    等待弓步兵的到来。


    而与此同时,潼关城内,吕布躺在营帐里,后闹手下枕着双手。


    他的脑海里不断回顾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从五原郡参军开始。


    到因为弓马娴熟,而被丁原看中,被任命为主簿。


    到追随董卓,睥睨群雄。


    到击杀董卓,名动一方。


    到追随袁绍,杀得黑山军丢盔弃甲。


    到进入兖州,几乎拿下整个兖州。


    到徐州,数次杀得刘备亡命逃窜;以四千兵力,杀得袁术十数万大军哭爹喊娘。


    然而,袁术战败之后,他也开始走下坡路。


    圩台一战,被江东大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甚至被活捉。


    期间甚至被江东数个将领连翻追击。


    这次,和马超小儿战斗一百多个回合,竟然被人将头盔给扫落。


    吕布长长叹息了口气。


    真的是老了。


    已经不复当年之勇。


    脑海里浮现女儿吕绮玲对自己说过的话,吕布爬起来,盘坐在床榻上,怔怔地看着营帐里的油灯发呆。


    难道自己要一直这样下去吗?


    已经没了当年勇冠天下的实力,以后只能渐渐沉沦,成为他人的笑料吗?


    之前在吴郡吴县,就连张辽、高顺都比自己地位高了很多。


    已经抬不起头来了。


    以后,还只会更甚吗?


    越想这些,吕布越有些焦躁起来。


    甚至,他感觉全身犹如针扎了一般。


    吕布从床榻上下来,钻出了营帐,来到外面,吹着凉风,让自己冷静下来。


    不知不觉,他竟然来到了凌统的营帐。


    此时,徐盛和周泰也在凌统营帐里。


    两人正在凌统的教育下,在写字。


    看着凌统稚嫩的脸庞,徐盛和周泰粗犷的相貌,吕布脚步停了下来。


    凌统察觉有异样,疑惑地看向营帐外。


    待看到是吕布在外面,凌统就要出来。


    吕布见状,快步离开。


    凌统这才又坐了回去。


    徐盛和周泰也注意到了吕布。


    徐盛道:“吕布这厮,他在外面作甚?不会是心思叵测,想要向吴侯举报统儿你偷偷来到了前线吧?”


    原来,凌统虽然之前被任命到荆州,可因为被华佗检测出身体还未康复,所以被陆翊强制留在了吴县陆家休养。


    可他怎么甘心?


    于是,他找了个时间,溜出了陆家,回到老家,招募了三百个族人,然后直接来到了荆州宛城。


    文聘并不知道他被吴侯陆翊强制留在吴县陆家,所以也没有怀疑。


    这次文聘接到吴郡的任务,率军来到上洛到潼关附近,准备应对关中诸侯,并且肩负监视曹操大军动向,防止他们带走天子、家眷等事,文聘想到凌统虽然年轻,却很有见识,也很勇猛,所以便带上了他。


    但是,文聘不知道凌统的事情,吕布却知道。


    因为吕布赶到吴县之后,因为他女儿吕绮玲是陆翊妾室的身份,也一直住在陆家府邸,是见到凌统等人被陆翊强制留在陆家养伤这事。


    凌统听徐盛这么一说,摇了摇头道:“不会吧?要举报,他早就举报了。我来宛城也待了这么长时间了,他也没说甚。而且,都已经在战场上了,吴侯就算真有命令,我还能直接回去不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顿了顿,凌统又道:“我倒是觉得他今天受到打击了,一副有心事的模样。”


    徐盛道:“要不要派人监视他?万一他又关闯祸——”


    凌统摆了摆手道:“感觉不会。先不管他了,你们练字吧!时候不早了,练完这些字,你们早点睡,明天有可能要面对突发情况。”


    徐盛哦了一声,继续写字。


    吕布从凌统的营帐门口,又溜达了一圈,终究回到了营帐。


    跪坐在案几前,犹豫了片刻,他还是拿来笔墨纸砚,给文聘写起了信来。


    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向人讨教。


    期间涂涂改改,耗费了一个晚上,才写完了一封信,让士兵送出关,送给文聘。


    文聘正在宛城大军驻地的瞭望塔上,用望远镜看极远处的关中诸侯军营情况。


    去年三朝汇聚,四大军区都得到了一个望远镜。


    他这个望远镜,原本是朱治拿着的。


    这次从宛城出征,朱治让人将望远镜送给了他。


    通过望远镜看着极远处的关中诸侯军营,文聘咂舌不已。


    不愧是望远镜,望得真远。


    有这望远镜在,还要派什么斥候,直接看过去就得了。


    正看得起劲,瞭望塔下,一个将领高声道:“将军,潼关有信函送来!”


    文聘疑惑地“嗯?”了一声,一边下去,一边问道:“谁的?凌统的?还是朝廷的?”


    将领道:“好像是吕布将军的。”


    文聘:“.”


    吕布的?


    吕布给自己送信作甚?


    虽然好奇,文聘还是快速下去,从将领手中接过信函,打开,取出里面的纸张。


    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确切地说,是涂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很多地方,涂涂改改,一塌糊涂。


    不过,还是能看出里面的意思:吕布感觉自己已老,不复当年之勇。想要改变,却不知道从何下手。而且,年事已高,恐怕只能蹉跎岁月。


    文聘看完信,颇有些震惊。


    吕布竟然会有烦恼!


    而且,还会主动向自己诉说!


    而且,这信中,那些涂涂改改的痕迹,分明说明,吕布写信的时候,内心十分焦急和复杂。


    这吕布,这次去和马超应战,到底发生了什么?


    虽然好奇,文聘还是没有去过多地想那些。


    他那些信回到帅帐,在里面度着脚步。


    许久,他才跪坐在案几前,认真写道:“将军能够幡然醒悟,着实让人欣慰。”


    “将军如今才五旬年纪,又何来蹉跎岁月之说?”


    “姜太公七十有二,垂钓渭水,始得文王重用。”


    “高祖皇帝四十有七,才以泗水亭长之身,举旗反秦。”


    “近者,徐元直仗剑行天下,跟随吴侯才开始习兵法,才有徐州大胜。”


    “将军只要有向上进取之心,终有所成之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将军,此正是读书明智,崛起之时。”


    写完,吹干墨迹,让人立即送往潼关城内。


    看着士兵带着信函匆匆离开,文聘沉默了片刻,再次跪坐了下去,给远在吴郡吴县的吴侯陆翊也写了一封信,告诉陆翊吕布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吕布得到信函,看了一遍,睡了一大觉。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赶到凌统的营帐。


    凌统正在营帐外和徐盛、周泰练武。


    见吕布再次赶来,三人面面相觑。


    凌统迎了上去道:“飞将军有何指教?”


    吕布挠了挠头,有些局促道:“伱之前跟着我女婿读书?”


    凌统嗯了一声。


    吕布道:“那,我那女婿,有没有要求你读什么书?”


    凌统道:“有的,主要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姜太公书》《春秋》。对了,还有经常和其他人一起分析历史上各种战争。”


    吕布道:“这些东西,你身上带了吗?”


    凌统:“.”


    徐盛:“.”


    周泰:“.”


    虽然疑惑,凌统还是让徐盛和周泰帮忙脱下铠甲。


    在铠甲里面,凌统腹部裹着一匹长长的布匹。


    解开布匹,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字,甚至有一些图画。


    凌统卷起布匹道:“这些,都是我和逊哥儿他们一起读书时,大家一起做的笔记,里面还有各种兵书内容。拿着竹简毕竟不方便,我就写在这布条上,贴身带着,这样,一有时间,不管在哪儿,我都能拿出来看看。”


    吕布搓了搓手,嘿嘿笑道:“这个,我能不能借来看看?”


    凌统警惕地将布条藏到身后。


    这可是他的心肝宝贝!


    吕布忙道:“就几天,几天行不行?我保证,看完之后,我一定还给你。你个毛头小子,难道还不信任我?你可别忘了,你偷偷从吴郡跑出来,我都没向我那女婿举报你!这难道不是恩情?”


    凌统:“.”


    怀疑地看了一眼吕布,凌统道:“你确定非得要?可不能给我损坏了,或者丢了。”


    吕布举起右手发誓道:“绝对不会损坏或者丢了!否则,天打雷劈,五雷轰顶!”


    说完,有些不悦道:“我吕布何曾这么卑微求过人?给不给?”


    凌统虽然依旧有些不乐意,可还是将布条递了过去道:“说话算话!可别损坏了,或者丢了!”


    吕布接过布条,兴致勃勃地离开。


    徐盛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一脸古怪道:“真是奇了个怪了,他吕布一个莽夫,竟然有一天,会想要看兵书!”


    周泰也道:“是不是受刺激了,然后神志不清了?”


    看向凌统,周泰道:“万一他把你那东西给毁了,你就哭去吧!”


    凌统正有些揪心,却见吕布又折了回来,对凌统道:“毛头小子,我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再来找你哈!”


    说完,再次离开。


    凌统:“.”


    徐盛:“.”


    周泰:“.”


    敢情吕布这莽夫竟然是来真的?


    这可是天下奇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