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回到居巢

作品:《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再说陆翊和阎象相约五天之后准备好金银珠宝,到时候,陆翊下居巢,最后回吴郡。


    接下来的几天,陆翊哪里都没有去,而是安抚陆家族人。


    陆家族人经历过此次劫难,都被吓得六神无主。


    虽然被放出来,他们依旧战战兢兢,不敢放下心来,生怕袁术反悔,再把他们抓回去。


    第四天上午,阎象让人送来了金银珠宝十大箱!


    陆翊检查了下,确认了数目,这才朝阎象道谢,并且让他向袁术转达自己坚决完成任务的意愿。


    之前派来给袁术送信的徐盛和两个小兵也都找到了陆翊。


    陆家众族人见到这些金银珠宝,才纷纷安定下来。


    这也意味着,他们是真正的安全了。


    否则,袁术不可能送来这么多金银珠宝。


    陆翊从陆家族人中选择了四十个年轻力壮的男人,每四个人负责保护一箱子的金银珠宝的安全。


    之后,陆翊便邀请南宫雁和徐庶在寿春走走。


    陆翊十分清楚,这将会是他最后一次来到袁术治下的寿春。


    下一次再来,这里就会成为第二個舒县:一切物是人非。


    徐庶却不想出去。


    这段时间,他痴迷于研读陆康送给他的两本兵书。


    陆翊也没有强迫他。


    相反,让陆家族人中的年轻人向徐庶学习。


    他自己则和南宫雁在四周逛了起来。


    逛到城东门口,看着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人流,陆翊本想感慨一番。


    却没有想到,一列骑兵护送着一辆马车而来。


    这列骑兵数目足足有百人!


    他们全部穿着铠甲,披着披风,披风上用金线镶嵌“周”字,极尽奢华!


    城门守卫非但不敢阻拦,还急忙清除主干道上的人群。


    骑兵护送着马车进入城中。


    路边的人群议论纷纷。


    “周家的人!”


    “真有钱!”


    “这可不?就说这一列骑兵身上的铠甲,是我们普通人一辈子都不敢企及的!”


    “听说这支骑兵足足两百人,是周家自己组建起来的,袁公没有给过一点支助。”


    “开什么玩笑?以周家的家业,这点东西何须袁公出手?”


    陆翊也有些羡慕地看着这列骑兵。


    穿越前,他看过的各种小说,电视里,组建骑兵都是那么轻而易举。


    穿越过来之后,他才发现,组建骑兵的困难。


    别说这一列骑兵,就是一个骑兵的装备,可能都需要一个小县一年的财力。


    就说居巢那地方,别说组建骑兵了,就是组建普通士兵都组建不起来。


    南宫雁见陆翊一脸羡慕的模样,低声道:“回到吴郡,一切会有的。到时候,我去见父亲,让他帮忙出资。”


    陆翊看了一眼南宫雁,嗯了一声。


    马车在骑兵的簇拥下缓缓驶来。


    马车右侧的车窗被打开。


    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上半身依靠着马车,脑袋探出窗外,两只水灵灵的眼睛张望着四周,一脸好奇的模样。


    一个青年捏着她的衣袖,很明显怕她摔下去。


    青年男子意气风发,玉树临风,嘴角含笑,赫然是周瑜。


    在周瑜的旁边,一个四旬左右,一脸长须的中年文士则低头沉思着什么。


    并不是周瑜的父亲周异。


    陆翊透过马车车窗看着里面的周瑜和中年文士,徐徐吐了口气。


    应该是周瑜的从父,如今在丹阳郡担任太守的周尚。


    他们俩到了这里,应该是袁术叫他们过来的。


    接下来,袁术应该是考验周瑜了,询问周瑜愿不愿意在寿春任职。


    按照原历史,周瑜势必不会答应。


    周瑜一家一向看不起袁术。


    就是不知道,周瑜还会不会按照原历史的发展,要求去居巢任职了。


    当然,这于陆翊而言,也无所谓了。


    他的居巢长印信已经交给了阎象。


    之后居巢怎么发展,他已经不在意了。


    没有再看周瑜和车队,陆翊带着南宫雁又在寿春城内逛了一番,一直到黄昏时分才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陆翊让徐盛领路,一行人朝着庐江居巢出发。


    赶到庐江居巢的时候,居巢已经不像一年前的样子了。


    到处的农田都种植了农作物。


    虽然依旧干旱,但是可以看到农田之间的沟渠里有流水流动。


    经过其中叫做麻田的镇子时,水库边上有大量的人聚在一起。


    陆翊让车队停住。


    聚集在水库边的人群见状,也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一个戴着草帽的身影,腰间挂着佩剑,带着人群走了过来。


    陆翊也迎了上去。


    很快,他就看清楚了来人。


    为首戴着草帽的,不是别人,正是鲁肃!


    不过,和之前在下邳圩台见到的鲁肃有明显的不同。


    之前的鲁肃,一身奢华穿着,贵公子气质逼人。


    而现在的鲁肃,满脸黝黑,甚至鼻尖上还有泥土。


    鲁肃也认出了陆翊。


    冲陆翊露出笑容,鲁肃快步走过来。


    陆翊也快步迎上去。


    两人再次见面,陆翊当先朝鲁肃行了一礼道:“公子,感谢这段时间的帮忙。”


    鲁肃忙道:“居巢长,使不得!”


    鲁肃身后的,也不是别人,正是麻田镇的百姓。


    此刻,见到陆翊回来,众人都围了过来。


    “县令这次不走了吗?”


    “县令,鲁县令是个好官啊,能不能也让他留下来?”


    鲁肃只是笑着,没有回答。


    陆翊迎着百姓的询问,一脸歉意道:“抱歉,我这次来,是向大家告别的。”


    看向鲁肃,陆翊道:“关于公子能不能在居巢留下来任职,也不是我能决定的。如今,我已经不是居巢长了。下一个居巢长,要等寿春府衙那边来定。”


    百姓顿时都有些急切起来。


    “这怎么行?”


    “县令你走了,那我们怎么办?”


    “居巢来来往往多少县令了?就没有一个像县令一样愿意做事的!”


    陆翊见百姓有些狂暴,微微皱了下眉头。


    一旁一直话很少的徐庶上前一步,在陆翊耳边低声道:“要不,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去吴郡?如今陆家族人不多,前往吴郡,肯定需要引入其他人。”


    “相比于其他人,居巢的百姓对使君你的感情都不一样,更好控制。”


    陆翊看了一眼徐庶,点了点头,对喧闹的百姓道:“这样,诸位,我马上要回吴郡。吴郡是我本家,那里有许多田舍。如果大家愿意过去,三天之内,赶到府衙门口。到时候,我们一起出发。”


    “我陆翊不敢保证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发财致富,但是,只要我陆翊有一口粥喝,就不会让大家饿着!”


    百姓这才纷纷议论起来。


    “吴郡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


    “有我们这里方便吗?”


    “有水库吗?”


    陆翊笑道:“吴郡是一个郡,和我们庐江一样大!我们陆家的土地,至少比居巢大很多很多!我就是从吴郡迁移过来的,因为当时陆康太守在这里。如今,我们要回去了。”


    “可能吴郡还有干旱,但是,这一次,我带了很多钱财来。到时候,我们购买很多粮食,将我们大家的田地打造成居巢一样。”


    “大家真跟过去,你们也算是陆家的一员。”


    “我作为陆家的家族长,向大家保证,绝对不会区别对待!”


    “至少,大家在居巢这里有多少田地,到了吴郡,我会以相同数目的田地兑换给你们。”


    众百姓这才散开。


    “我回去跟我兄弟商量下。”


    “县令,你可别唬我们!”


    陆翊见状,忙道:“告诉下其他人。”


    看着百姓离开,陆翊才看向鲁肃道:“公子,你有何打算?”


    鲁肃沉吟了片刻道:“伱这也没有提前通知我,我一下子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做,我得回去和我祖母商量下。”


    陆翊道:“公子,我有个建议,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鲁肃疑惑道:“你说。”


    陆翊道:“祖母年纪也大了,并不适合经常颠簸。”


    鲁肃点了点头。


    陆翊道:“你们肯定回不了徐州老家。最近徐州由刘备占据,袁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大战难免。而且,我来的时候,袁术也和我确认过这点。”


    鲁肃再次点头。


    陆翊又道:“居巢这里,原本挺适合你留下来。但是,这些百姓一跟我走,到时候,这里绝对有其他流民闯入,势必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新的居巢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赶到。就算来了,也不知道他对这里的态度。”


    “所以,公子你考虑下,跟我一起去吴郡。”


    指着不远处的车队,陆翊道:“这里有我从袁术那里带来的大量金银珠宝,我准备用在治理我们本家的田舍上。”


    “公子帮助我甚多,我原本无以为报。”


    “如果此次公子跟着一起去,至少,我绝对不会让公子和祖母受委屈。”


    “而且,吴郡,至少我们陆家的那些地盘,不会受到战火波及。”


    “方今乱世,步步危险,祖母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颐养天年。”


    鲁肃沉默了片刻道:“我回去和祖母商量下。在这里,先行谢过居巢——陆兄的好意了。”


    陆翊笑道:“那一起去吧!”


    鲁肃道:“好。”


    两人赶往车队。


    鲁肃仿佛想到什么,问陆翊道:“陆兄,对了,十天前,有个人自称来自丹阳,和陶相关,他来找你。还说,如果陆兄你回来了,就尽快派人去我们居巢府衙后面的山上找他。”


    陆翊:“......”


    丹阳?


    姓陶?


    难道是陶谦的两个儿子之一?


    陆翊摇了摇头。


    不对。


    这个时代的人注重孝道。


    陶谦才死了几个月,他的两个儿子护送他的棺椁回丹阳郡,肯定也要在那里停留守孝的。


    至少三年。


    不可能这个时候找到这里来。


    陆翊看向鲁肃道:“我知道了。等到了府衙,和大家见了面,我就带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