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37 日光匆匆,不及他们……
作品:《久别难逢》 三月中旬,媒体行业纪录片展览会在榕市开展。
原制作二组报送项目之一的《引路人》,除了荣获主题版块一等奖之外,更是获得了全展三大奖之一的“行业风向标奖”。
千幕的制作团队实至名归,负责文案和主题创意把控的尹清竹更是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业内新星。
展片会为期一周,在最后一天的交流会上,尹清竹作为千幕制作团队代表发言。
“各位同仁,各位伙伴,大家好!”
“很荣幸在如此盛大的专业展片会上和大家一起交流心得、分享经验。我谨代表千幕影视制作公司,感谢评委会的辛苦付出,和对千幕参选成片的质量认可。”
“千幕抽到的纪录片主题是《聚焦行业中育的力量》,几经辗转,我们联系到了医药学的老前辈林钲潼。在结束对林教授的跟踪拍摄后,最终我们确定了纪录片的名字——《引路人》。”
“在纪录片名称背后有三重解读:
林教授出自书香世家,德高望重,一辈子教书育人,桃李天下,这是第一重;
他在医药公司任职,将毕身所学转化为医药研究,给无数为药所困的患者重燃生的希望,这是第二重;
他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又给患者拨开求医问药的迷雾,是无数为医学药学奉献青春的工作者代表,更是无数以所学终其生的行业缩影,足以给后来人指明前行的方向,这是第三重。”
“而在此刻,我又有了第四重的感想。
身处在这样盛大的场合,不仅仅源于团队的付出和我的努力,更要感谢我的前辈、师父梁诺的栽培。他不仅仅是我初入这一行时的组长,更是这一路上支持我坚定走下来的指南。”
“我想,这就是所有引路人的意义和力量。”
法式衬衫搭配墨绿色西装套裙,尹清竹身形板直,仪态端庄,她手持话筒,立于舞台中央,带着亲和的微笑,不卑不亢,娓娓道来。
如修竹般盎然,蓬勃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相较于一年前的业内交流会,尹清竹如今又添了几分干练沉稳。
当然,依旧不减的是,她谈起媒体的责任与媒体人的作为时眼中不灭的光。
“在本届展片会上,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透过这些作品,我感受到了业内同仁们对行业的热爱、对社会的探求、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这些作品,有的出自行业龙头,有的出自业内新秀。以小见大,我们从小人物记录大世界;以大观小,我们从整体视野聚焦个体成长。”
“今年是千幕走过的第十年,交出的答卷对得起所有人的关注和期待。虽有不同视角,但有共同展望。”
“千幕有幸与各位同仁为邻,见证传媒行业有如此发展;也愿同大家一道,在每一个值得期待的明天,发现新视角,追求新思考,为助力传媒行业发展贡献新力量!”
掌声雷动中,尹清竹在舞台中心鞠躬致谢。
她身前是传媒行业的优秀同仁,身后是千幕影视制作公司的十年新启。
尹清竹起身微笑,眼眸如星辰闪亮。
-
展片会后,千幕和盛景传媒的合拍综艺项目更是水涨船高。节目录制到中期,连赞助商都多了两个。
尹清竹的事业势如破竹,风生水起。沈醉调岗成功后安心磨练厨艺,赶上尹清竹晚上加班,沈醉便拿着爱心便当送货上门。
两人没有明确分工,但都无师自通了体贴包容。
尹清竹会在沈醉每一次奔波时不吝啬感谢,沈醉也从不觉得自己的付出是牺牲。
他们用行动践行爱意,也时常记得把爱讲给对方听。
久而久之,千幕的所有前台接待都知道了沈醉这么一号人。
制作部的新人不认识沈醉,老人却是知道他是谁的。
几位曾经在背后议论过尹清竹与沈醉利益关系的关系户都安分许多,自闻修远回到管理层,没少借着由头修理他们。
如今他们见着沈醉出现在公司也收起了八卦的心思,几次过后更是纷纷绕着道走。
“看你把他们吓的。”尹清竹笑。
沈醉问:“我这张脸,怎么也不能说是吓人吧?”
这天沈醉来接尹清竹下班,春雨绵绵,雷声却震震,沈醉索性进了楼内在接待区等着。
尹清竹和同事一同走出来,在老位置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高高帅帅的往那儿一站,如若不是那张生人勿近的脸,怕是微信号都得排了一圈。
尹清竹听着同事小声的细语,快走两步挽住沈醉的手臂,低声逗他:“哥哥好帅。”
沈醉喉结滚动,猛然看向罪魁祸首。
尹清竹抬眸看他,催促道:“快回家,雨下大了。”
两人虽是同岁,但沈醉比他大两个月,这周末就是生日。
尹清竹之前从没叫过哥哥。
沈醉面色如常,步子却加快了。
等坐到车里,他压着尹清竹讨了个深吻,半晌才喘|息着问:“刚才算是过生日的特权吗?”
尹清竹眨着水蒙蒙的眼睛说:“你要是喜欢听,我可以天天说。”
沈醉抬手遮住尹清竹的眼睛:“以后只能在家说。”
末了他又补充一句:“也不要天天说。”
尹清竹明知故问:“为什么啊,哥哥?”
沈醉脖子的青筋都起来了。
尹清竹不再惹火,低笑着打开车载音乐给沈醉降火。
-
五月中旬,尹清竹和沈醉各自请了年假。
他们回到铄城,去探望了许久未见的沈醉的姥姥,然后便在江边的一处酒店住下。
白天的时候,他们便出去逛逛这座老城。
淋过雨的石板路,屋顶长了杂草的拆迁房,老小区里不知开了多少茬的紫藤罗花,还有校门口开了十多年的小餐馆。
沈醉拿着DV一一记录下来,他牵着尹清竹的手,和她重走染着青春记忆的少时路。
最后一站,是铄城实验高中。
学校装了新的大门,教学楼重新刷了外墙,操场也焕然一新。
两人拿着保存完好的学生证也没能打动体面无私的门卫大叔,他们无意打扰从前的老师,正要遗憾离开时,门卫大叔不忍,指了一条明路:“要不你们去侧门看看。”
两人站在侧门外,隔着高墙和栅栏,看到了记忆中那棵歪脖子树。
临近高考,树上又挂满了彩色便签,下课铃响,前院的教学楼传来阵阵笑闹声。
清风一吹,院中丁香花的香味更盛。
三五成群的学生来到歪脖子树下的石阶上坐着,趁着课间休息凑在一起躲懒。
“可惜不能进去许愿。”沈醉说。
尹清竹莞尔,闭着眼感受久违的少年朝气。
“已经实现了。”她说。
沈醉牵住尹清竹的手,会心一笑。
日光匆匆,不及他们的回忆灼灼。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接下来会陆续更新番外,感谢陪伴到这里的读者,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