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博弈 如此有才华,如此正直……

作品:《我靠旁白提示破案

    大理寺的温少卿因与同僚发生口角,用剪刀将人捅死的事情传遍了京城。


    但,相信的百姓并不多。温天悦是个相对接地气的官员,这些年破获了许多府衙破不了的案子,很得民心。尽管最近与衡阳王走得近,而在有心人的传播下,衡阳王名声不好,认为她会因为口角杀人的百姓依旧不多。


    街上许多成年乞儿也替温天悦说话。还有曾经得到她帮助,以及受害者家属也积极的站出来。


    相信的官员,那是根本就没有。


    只是有些事,从来都不是相不相信,是否真的发生,而是上位者会如何处理。


    几乎所有带了脑子的官员都知道,这是阳谋。


    目击证人——死者的女儿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指控温天悦。


    而前几日,安怡君就主动与丈夫和离。家中仆人也被遣散大半,留下的仆人当日刚好出门了。


    左邻右舍有人在家,可据证人说,事发突然,每户宅院又大,听不到他们家的动静很正常。


    又因安怡君前脚死,温天悦后脚到,以现有的验尸手段,并不能将死亡时间具体到某时某刻。


    证物——那把剪刀。大理寺的人都能证明那是温天悦常用的剪刀。大理寺属于温天悦的工作位上,也的确遗失了剪刀。没有人能证明当日温天悦没有带剪刀出门。


    人证物证俱在,负责主理此案的赵府尹只纠结了一会,就被可以立功的喜悦吸引,决定定案。让还没推动案件发展的孙相等人狂喜。


    朝廷里还是有人愿意为温天悦奔走,比如衡阳王、程傲云、杨心等,还有温天悦那位早就退休的座师。


    多方拉扯后,最后温天悦被关在大理寺,案件由刑部、府衙和大理寺共同审理,其中刑部主审。


    而刑部左侍郎是程傲云,右侍郎是早就投靠孙相的全鹤骞。


    ……


    大理寺牢房。


    温天悦坐在干草上发呆。


    她想到刚刚匆匆赶来的衡阳王。


    对方满脸阴沉,生硬的扔下一句‘我会救你出来的’,就离开了。她都没来得及将自己掌握的线索告诉对方。


    听到不紧不慢的脚步声,她收拾了下脸上的表情,并不意外看到孙相那张脸。


    掌管男囚的翁狱丞是对方的人。就算这儿是女囚,在此处当了多年狱丞的翁狱丞依旧有法子掩人耳目,将孙相送进来。


    就算不掩人耳目也没关系,朝廷上下,有点脑子的都猜得出这是孙相的手笔。许多人也在看孙相到底能做到哪一点,进而选择阵营。


    她温少卿不过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没能从那张秀丽的脸上看到自己想要的表情,孙相扯了扯唇角,“温少卿该不会期待着陛下救你吧?”


    不等温天悦回答,孙相自顾自的说,“十六岁六元及第,陛下还没登基就迫不及待通过国子监祭酒给你送表字,一登基就把你安排在大理寺。你也不辜负陛下,四年内坐到少卿之位,如今更是成了陛下的心腹。好一个君臣之情。”


    温天悦表情复杂,“孙相,你听过一句话吗?反派死于话多。事情还没落定尘埃,你就迫不及待过来找我,不怕有反转?”


    孙相微微一笑:“温少卿误会了,我从未想过与你为敌。我也欣赏年轻俊才,只是想提醒温少卿,帝王之家无真情。如果陛下发现舍掉你能够更快达到目的,他会如何选?”


    温天悦心里有了猜测,面上不显,“这么说,孙相是在招揽我?我现在改投孙相还来得及?”


    孙相:“那就要看温少卿的诚意了。”


    温天悦翻译了下,那就要看她是否配合销毁证据了。


    ……


    皇宫。


    衡阳王急匆匆入宫。


    这次他没演戏,是真心实意担心温天悦,也认认真真罗列了温天悦数年来的政\\绩。


    不罗列不知道,一罗列才知温天悦一个人做了三四个人的工作量,几乎是全年无休,堪称百官模范。


    衡阳王有分寸,没提孙相,没提劫镖案,他不想让皇帝以为,没了温天悦就发作不了孙相。再温和的皇帝依旧是皇帝,如果某件事少了某个臣子就做不了,皇帝不会觉得欣慰,只会忌惮。


    这也是整个案子皇帝不停派人参与进来的原因。


    武有薛统领,皇室有他,文有温天悦,起初赵府尹也参与进来,现在是程傲云。此外还有大理寺和刑部部分可信的人。


    永和帝依旧是那副蔼然可亲的样子,似乎在耐心的听衡阳王说完。


    衡阳王难以从他的表情窥探出他真正的想法。


    事实上,早就北疆与这位皇兄联络上时,他就没看懂过对方的想法。那时他也不在乎,一个合格的帝王就是不能让旁人猜到自己真正的想法。


    可现在,皇帝的态度决定着温天悦的生死。


    他不信温天悦会杀人,他也认为温天悦不该因为君王与权臣的博弈死去。如此有才华,如此正直,如此可爱,不该在二十二的时候就失去生命。


    大殿内还有内侍监和几个宫人,大家都垂着头,一声不吭。


    让人窒息的沉默在弥漫。


    许久之后,永和帝才笑了声,“怀真是块美玉,当年没雕琢就已绽放光华,十七弟会被其吸引理所当然。”


    跪在地上的衡阳王绷紧了身体。


    他心悦温少卿,但傻子都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表明心意。


    这会让帝王以为,他对温少卿的情谊高于对皇帝的忠诚。事实的确如此,可就是不能摆在明面上。否则皇帝会觉得他这把刀有了太多自己的想法。


    又是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


    永和帝轻笑的朝后一靠,朝内侍监摆摆手,“拿给衡阳王看看。”


    内侍监低着头,将一份密报送到衡阳王手边。


    衡阳王接过来,略一翻,脸色霎时间白了几分。


    他知道永和帝为何迟迟不下决定了。


    ……


    送走了孙相,又见到衡阳王,温天悦眼尖的看到他膝盖处有薄尘。


    这是见过永和帝。


    再看脸色,没什么表情,可唇角绷紧,可见情况有些不妙。再联想到孙相说的话,她了然道,“陛下已经掌握真凶杀害安怡君的证据,对不对?”


    那双桃花眼定定的看着她。


    很快有人打开牢门,盯着衡阳王进了牢房,又把门锁上。


    温天悦逗他,“王爷该不会要陪我坐牢吧?”


    正郁闷的坐在干草上的王爷瞪了她一眼。


    “温少卿这么聪明,怎么还会中计?”


    “啊这……”温天悦摸摸鼻子。


    有点心虚,但又还好,“不是这一招,那也是别的招数,孙相误以为我掌握太多证据,早就想杀我了。这次不过是希望我饱含怨恨死去。”


    对谁的怨恨?


    当然是永和帝的。


    衡阳王听不得‘死’这个字,闷声道,“人是安兰月杀的。其他人证物证都在陛下手里,指向孙相。”


    温天悦眨眨眼,“原来是这样,那不难理解。于陛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她就说吧,薛统领不会轻易放安怡君回家,必然掌握一些证据。现在看来,薛统领和皇帝都知道安怡君会被杀害,用来陷害她。不过,没人提醒她,也没人打算救安怡君。


    永和帝反而借此掌握了孙相谋害朝廷命官的证据。


    只是按照大夏律法,受到责罚的只有孙相,孙家已经入朝为官的降一级,子孙三代不能科举。


    孙相倒了,其实就已经斩断了淮南王最大的依靠。


    可是孙家人反而会更加孤注一掷站在淮南王这条船上,且将孙相的人脉给淮南王用,选择在这个时候发作孙相,依旧有风险。


    摆在皇帝面前的就两条路。要么现在发难,先解决了孙相再说,会留下一些风险。要么只让大家知道是安怡君的女儿杀了她,放出温天悦继续查,而温天悦必须保证要扳倒孙相和淮南王。


    衡阳王更郁闷了,那张漂亮的脸蛋蒙上淡淡的阴霾。


    他见不得温天悦对此事如此洒脱。


    “你真不怨?之前安济院的案子没你根本不可能查明。许多人也是因为你在合作。你其实已经替陛下做了许多。”


    “没什么好怨的。


    温天悦举个例子,“之前我们的确砍掉孙相的一臂,可是我们耗费这么久,依旧没能找到他们造反且一定能定罪的证据,对老板,不,对陛下来说,就是什么事都没做。”


    只有聂姓管事的证词可不够。


    赐给她的宅子更像是一个警告。


    这就好比在现代打工,有时候你费尽心思谈合作,虽然还没成功,虽然花费了许多时间,虽然对方已经动摇,可就是还没签下单子,对老板来说,这一个多月就是什么都没做。


    老板才不会看你努不努力,管你是不是007,管你是不是差点死掉,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b>


    <b>aishu55.c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