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三十七章 稷下学宫

作品:《至尊天子

    王孝儒拜谢:“皇上谬赞了!学生这点学问,在皇上面前,根本算不了什么。”


    此言一出,周遭众人皆震惊。


    特别是南洋的贵族们,全都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王孝儒已经是儒门圣人。


    在他们的眼里,简直如同神明一般。


    他被称为世界上最博学的人,也并不过分。


    结果。


    王孝儒在大夏皇帝面前,居然如此自谦,而且以皇上自居?


    更可怕的是。


    所有的大夏人,都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一点都不感到惊讶。


    甚至有一些大儒,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大夏皇帝的学问,又高深到何等地步?


    他们实在是难以想象。


    有了解大夏的知情人士解释道:“如今大夏,有两个圣人!其一就是当今圣上,其二就是王孝儒!”


    “皇上乃是天纵之才,凡人无法企及!”


    “据说,就连那横行四海的火轮船,以及威力无穷的神武大炮,都是皇上发明的...”


    “王孝儒的学问再高,在皇上面前,也不算什么。”


    听到这番话,南洋众人瞬间对秦昊肃然起敬。


    另一边。


    秦昊迈步来到王孝儒面前,亲手将其搀扶起来,道:“爱卿,朕这一次如果吕宋,特意来探望你!”


    “而且,还有一事问你。”


    王孝儒忙道:“皇上请问,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秦昊道:“南洋教化,已初见成效。爱卿乃有功之臣,国之栋梁!你可愿意,随朕返回大夏?”


    王孝儒呆愣当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己梦寐以求的事,居然尚未开口,皇上就主动提了出来。


    这是何等仁慈的君主,何等关心臣子的帝皇?


    王孝儒热泪盈眶,向秦昊拜谢:“臣...求之不得。”


    “不过...”


    秦昊的话锋一转,道:“不过,你回去之后,太傅一职,就算了吧!”


    此言一出。


    全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是瞠目结舌,一脸茫然。


    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太傅一职,就算了吧?


    难道,这是要王孝儒辞官?


    不过。


    王孝儒心中,却明白其中的道理。


    正所谓。


    国不可一日无君。


    太子年幼,也不可能一日没有老师。


    自己虽有太傅之名,却被流放南洋,离开了大夏的权力中枢。


    太傅,乃是三公之位,权势极高。


    朝堂之上,垂涎这位置的人,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也就是说。


    王孝儒既然到了南洋,那么太傅之位,早已是理所当然的落入到他人手中。


    就算王孝儒回到大夏,也不可能重任太傅一职。


    王孝儒摇头苦笑,道:“皇上,您能恩准罪臣叶落归根,重返故土,已是莫大的恩情。”


    “至于太傅的职位,罪臣不敢奢求。”


    “罪臣只求告老还乡,当一个闲散之人,种上几亩薄田,颐养天年...”


    众人无不是一阵唏嘘。


    朝堂上的权势之争,看不见摸不着,实则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异常血腥残酷。


    哪怕王孝儒成圣,满腹经纶,也是无用武之地,只能被逼辞官。


    说实话。


    在场的不少人,都是王孝儒的门生,拳头紧紧攥住,额头上青筋暴跳,嘴上虽然不是说,心中是愤愤不平,为王孝儒感到不值。


    甚至有人低声道:“师尊!要不然,咱们不回大夏了!”


    “是啊,师尊!咱们在南洋,好歹贵为座上宾,各国皇族都是礼遇有加!”


    “您有圣人之名,却无法得到重用,实在是令人不甘!”


    王孝儒脸色一沉,怒道:“都住口!老夫教你们的东西,你们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圣意难测,天威难测!”


    “皇上的安排,自有他的道理!”


    “老夫尚且不懂皇上心思,轮得到你们在此饶舌?”


    “你们再敢放肆,妄议皇上,小心老夫翻脸无情,将你们逐出师门!”


    众门生呆愣当场,低头不语。


    他们心中却是一阵感慨,自己分明是向着王孝儒说话,反而被当众训斥了一顿,实在是自讨无趣。


    秦昊笑了笑,道:“爱卿,你似乎误会了什么。太傅的位置,朕一直给你留着,并未给太子找其他老师。”


    “而且,太子也一直念叨着你,记挂着你,只等你回去后,聆听你的教诲。”


    王孝儒一怔,不解道:“可是皇上,您刚刚明明说,让臣不要任职太傅...”


    秦昊开口道:“太傅,只是不过是太子的老师,纵然是位高权重,却只能教化一人。”


    “而你如今成就三大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成就圣人,乃是当世大才之人!”


    “朕若让你只教导太傅一人,岂不是屈才?”


    “圣人当教化天下!”


    “朕说的可对?”


    王孝儒激动无比,忙点头:“皇上所言极是!臣的梦想,正是教化天下!然而,知易行难...”


    秦昊摆了摆手,道:“没有什么难的!所谓教化天下!你就要明白,何为天下!”


    “这天下,不仅仅是大夏九州!”


    “是百越,是南洋,是高丽,是罗刹...”


    “甚至,以后还有西洋诸国!”


    “朕要将大夏五千年儒道,传遍天下。”


    “让天下万国,皆受大夏教化,称颂圣人之名!”


    听到秦昊这等豪言壮语,所有人皆震撼到无可附加的地步。


    王孝儒更是激动的白须乱抖,颤声道:“皇上,您的气魄和格局,实在是令臣钦佩!”


    “臣只是教化南洋,就以为是终点。”


    “没想到,皇上却要教化天下万国...”


    “可是,这谈何容易...”


    秦昊点点头,道:“教化天下万国,并非易事。不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世间的事,最怕坚持二字。”


    “只要能够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总有一日回过头来,已经攀上巅峰,一览众山小!”


    “罗刹帝国那边,已经派出年轻贵族,不日抵达大夏,学习文化和科技。”


    “除了罗刹之外。”


    “不久的将来,南洋、天竺、南岛等国,都会各自派出留学生。”


    “朕想要重建稷下学宫,作为大夏最高学府,由你来执掌,让这些留学生,以及大夏才子,入稷下学宫进修,你可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