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作品:《至尊天子

    维克托的一番话,让叶卡捷琳娜热血沸腾。


    她终于找到了强国的良药!


    那便是大夏儒学!


    她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皇,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雄心壮志。


    现如今,叶卡捷琳娜虽然崇拜秦昊,却不肯永远屈尊其下。


    她所追求的,是终有一天,罗刹帝国变得跟大夏一样强大,甚至超越大夏!


    “不过...”


    叶卡捷琳娜秀眉紧蹙:“这些大儒,都是大夏的瑰宝,是大夏耗费大量资源,才培育出来的。”


    “皇上未必肯答应,让他们远赴罗刹,让这些大儒们设学讲经...”


    维克托道:“陛下,您不试试,怎么会知道呢?”


    “您跟皇上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也许会看在您的颜面上,考虑考虑。”


    “何况...”


    “您可曾听过,皇上派遣太傅王孝儒,率领三千门生,以及众多门生,前往南洋传授儒学!”


    “南洋去得,我们罗刹难道就去不得?”


    叶卡捷琳娜眼眸一亮,点头道:“有理!我这就去求皇上,让他派遣大儒,前往罗刹!”


    此刻,御书房。


    秦昊正在批阅奏疏。


    静公公前来禀报:“皇上,宰相诸葛云觐见。”


    秦昊颔首:“宣!”


    诸葛云进了御书房,躬身行礼,口呼万岁。


    秦昊放下手中的奏疏,目光落在诸葛云身上,道:“爱卿,朕明日就要启程,前往大洋洲!”


    “朝堂的事,就辛苦你了!”


    诸葛云忙道:“臣在京师,哪有什么辛苦。倒是皇上,此行万里,危机重重,臣实在是放心不下...”


    秦昊笑道:“朕会小心的!”


    言罢。


    秦昊再次拿起奏疏,继续看了起来。


    按理来说,诸葛云应该主动告退。


    可是他依然站在原地,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秦昊重新仰起头,望着诸葛云,道:“爱卿,你还有什么事吗?”


    诸葛云道:“皇上,您可听说,最近京师出了一件大事。”


    秦昊扬眉:“什么大事,说来听听。”


    诸葛云道:“罗刹的使臣维克托,在鸿胪寺与天下读书人辩经,赏金百两。”


    秦昊点了点头,道:“此事朕略有耳闻。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诸葛云眉头紧皱,道:“罗刹使者以辩经之名,实则是在打探大夏的强国之秘...”


    秦昊笑道:“那他打探出什么结果了吗?”


    诸葛云答道:“他得出结论,大夏强大的秘密在于文化,在于儒学!于是,他对儒学十分感兴趣!”


    “据说,他还想请求皇上,让大夏派遣儒生到罗刹,在那里建立书院,传授儒学。”


    秦昊笑了起来:“这不是好事吗?若是先贤得知,有朝一日,儒学能够在西洋发扬光大,他一定也会欣慰吧!”


    诸葛云连连摇头:“皇上,您此言差矣!这些大儒,可是大夏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是大夏的至宝!”


    “岂能把他们白白送给罗刹人?”


    “何况,王孝儒等一众大儒,还在南洋,尚未归朝。”


    “若是皇上您再答应罗刹人的求情。”


    “只怕各大书院教书的先生,都所剩无几。’


    “而且...”


    秦昊见到诸葛云欲言又止,道:“而且什么,爱卿大可以直言不讳!”


    诸葛云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现如今,罗刹虽然跟大夏结盟,互为友邦!”


    “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而且,在大夏旁边酣睡的,不是人,而是一头北极熊...”


    “臣是担心,罗刹人若是掌握了儒学经义,国力突飞猛进,终有一日,对大夏不利...”


    “哈哈哈...”秦昊听完诸葛云这话,忍不住捧腹大笑,以至于眼泪都笑了出来。


    诸葛云眉头紧皱,不解道:“皇上,您笑什么?臣的这番话,难道就这么可笑吗?”


    秦昊止住笑,拭去了眼角的泪痕,正色道:“爱卿,你的担忧,完全是无稽之谈!”


    “就算朕答应,将大儒们派往罗刹。”


    “他们也不可能在罗刹站稳脚跟。”


    诸葛云挠了挠头,不解道:“可是,王孝儒为首的一众大儒,却是在南洋风生水起,被南洋国主奉为座上宾!”


    “如今,南洋儒风渐盛,王孝儒也确实立下了教化之功!”


    秦昊沉声道:“南洋可以,罗刹不行!”


    诸葛云追问:“为什么?南洋也好,罗刹也罢,不都是蛮夷之邦?为什么南洋可受儒学教化,而罗刹不行?”


    秦昊解释道:“道理很简单。南洋本就属于儒学文化圈,千百年来,受儒学潜移默化,影响极重。”


    “除此之外,南洋诸国除了儒学思想之外,并不信奉其他的宗教学说。”


    “而罗刹不同。”


    “罗刹帝国千百年来,都是教宗的所在之地,容不下其他思想和宗教。”


    诸葛云依然不解:“为什么会容不下?大夏原本也有佛释道三家,互相融合,相安无事...”


    秦昊摇了摇头:“佛释道三家融合,归根结底,还是儒家的思想,讲究兼容并包!”


    “可是,罗刹帝国的教宗,是典型的一神教。”


    “除了他们信奉的神明之外,其他神明皆是异端。”


    “如果朕真的答应罗刹人的请求,将大儒们派到罗刹去。”


    “过不了多久。”


    “他们就会被绞死!”


    “就算叶卡捷琳娜出面,也保不住他们!”


    “甚至...”


    “叶卡捷琳娜自己,也会受到牵连!”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真能在罗刹站稳脚跟。”


    “你不会真的以为,大夏如今的强盛,是靠儒学吧?”


    诸葛云的身体一震,神色愕然。


    虽然大儒们言之凿凿,说大夏的强大,要归功于儒学。


    可是,其中有一个逻辑谬误。


    那就是,儒学真的能让一个国家变得强大,那么世界霸主为什么是日不落帝国,而不是大夏?


    说的更直白一点。


    在皇上实行新政,进行改革之前,大夏早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那时候。


    大儒们鼓吹的儒学,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