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三十六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作品:《至尊天子

    金銮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是一脸懵。


    也许,皇上和苏放可以伪造王孝儒一人的家书。


    可是他们却无法伪造,那么多大儒的家书。


    况且。


    王孝儒和大儒们,又不是死了。


    如此拙劣的谎言,一旦他们从南洋回来,就会被轻易戳穿!


    皇上岂会拿着自己的名声,去做这种无谓之事?


    也就是说。


    包括王孝儒在内,所有的书信都是真的。


    南洋的物产,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加丰富。


    问题是。


    就算南洋物产丰富,他们吃得饱穿得暖,那里毕竟是异国他乡。


    夜深人静之际,哪怕王孝儒是圣人,也难免有思乡之情,难免会觉得无聊苦闷。


    不光是王致远,包括诸葛云在内,也都很诧异。


    南洋再好,也不是家乡。


    王孝儒为什么说出乐不思夏这种话?


    秦昊看出众人的疑惑,笑道:“苏放,你来给他们解释清楚,免得一直误会朕。”


    苏放点了点头,开口道:“其实,很简单!因为,王孝儒在内的大儒,在南洋,被各国国主都奉为座上宾,尊为老师!”


    “他们的学说,在大夏朝堂上,难免会遭到质疑,甚至是打压。”


    “比如王孝儒,他虽然是太傅,但是手中并无实权,没有受到重用...”


    “可是在南洋,王孝儒的话,就是圣人之言,就是金科玉律。”


    “其他大儒,也皆是如此。”


    “他们每一次讲课,国主们都要赏赐给他们大量的土地,以及金银珠宝。”


    “现如今,光是王孝儒名下的土地,就超过十万亩,应该比你们王家加起来还要多吧!”


    听到这番解释,所有人都懵了。


    原来是这样。


    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王孝儒为什么在南洋过的很开心,甚至乐不思夏。


    一来,他在南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二来,他在南洋,仅凭着讲学,就能获得国主们的大量赏赐,收益极其惊人。


    如此名利双收,不是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吗?


    至于在大夏,还是南洋,在这庞大的利益面前,还重要吗?


    让众人震惊的是。


    南洋的国主居然送给王孝儒十万亩土地?


    那可是能够产三季稻的良田啊!


    他们难道全都是冤大头不成?


    “十...十万亩地?”


    王致远听到这个数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也太夸张了!


    等同于大夏一个县的面积了。


    王家辛辛苦苦坑蒙拐骗,用各种手段兼并土地,也远远没有十万亩地。


    要知道。


    其实,王致远一直都瞧不起王孝儒,认为他就是个书呆子。


    现如今。


    这书呆子,靠着在南洋讲学,居然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坐拥十万亩地的大地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人生无常,变幻莫测!


    诸葛云恍然大悟,道:“王太傅,在南洋,居然成了大地主!难怪,他在信的结尾提到,可以来王家人迁徙南洋,替他来管理这些土地...”


    听到这话。


    王致远心如死灰。


    他本来能指望的,只有王孝儒。


    结果,王孝儒在南洋发迹,有了大量土地,虽然可以雇佣当地土人来种植,却苦于没有人管理。


    要知道,管理土地,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至少,王孝儒这读书人,不擅长干这种事。


    于是王孝儒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王家人,期望他们能够迁徙南洋,来帮自己减轻一些压力。


    总而言之。


    王孝儒并未向皇上求情,期望他网开一面,免除王家人迁徙南洋的罪过。


    恰恰相反。


    最希望王家人迁徙南洋的,正是王孝儒。


    苏放笑道:“南洋确实是宝地!你们去了自然会知道!哪怕是寻常大夏百姓,到了南洋,也是人上人!”


    “那里的土地肥沃,人力低贱,而且能够种植蔗糖、烟草,以及各种香料。”


    “你们这些士绅到了南洋,等同于老鼠掉进米缸里,就偷着乐吧!”


    “结果,你们还误会皇上,觉得皇上是流放你们。”


    “我要是你们,早就跪地谢恩,感谢皇上给你们这个绝佳的机会...”


    江南士绅们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他们若是一穷二白的寻常百姓,也许真的会去南洋搏一把,碰一碰运气,说不定就真的飞黄腾达了呢?


    可是,他们都是底蕴深厚的高门大族。


    不用去南洋,他们在大夏,也是人上人。


    无论皇上和苏放说的再好听,让他们放弃现有的家业,去南洋白手起家,他们当然是一百个不情愿的。


    但形势逼人,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跪在地上,哭丧着脸:“草民...谢过皇上隆恩!”


    秦昊的脸上,露出笑容:“看来,你们终于知道南洋的好!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朕就先把你们送去南洋再说。”


    “至于丈量置换土地的事,朕就交给户部。”


    “爱妃,你要抓紧一些。”


    卢欣然点头:“臣当竭尽所能,不会让皇上失望。”


    秦昊笑道:“其实南洋距离你们江南,也不算遥远,不过是十天半个月的路程。”


    “苏放,舰船方面,就交给你了。”


    “一定要将他们安全送到南洋。”


    “至于沿途的花销,从朕的内帑里出,就不需要他们自己出钱了!”


    “朕会写信给徐庆,等他们到南洋后,让靖海水师好好照应,绝不会让当地人欺负朕的子民!”


    秦昊将相关事宜,一桩桩一件件,全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江南士绅们这下算是明白了,自己再怎么挣扎也是徒劳。


    从一开始。


    皇上就把他们算计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事到如今。


    他们只能认命,跪在地上,眼眶含泪,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多谢皇上隆恩!皇上圣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昊挥手笑道:“卿等终究是朕的子民!记住,无论世界任何地方,南洋也好,其他地方也罢。”


    “朕都不会大夏子民,被异族欺负。”


    “你们不用有什么后顾之忧。”


    “回去通知家眷,收拾行礼,朕这里有你们各大家族的名册,到时候按照名册登船,绝不会少你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