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作品:《至尊天子

    “地球仪?”


    水师学堂内,上百名水师将领皆面露惊容!


    这金属球体,就是世界全貌?


    天圆地方,世界不是平的吗?


    世界为什么会是圆的?


    一双双眼睛看着秦昊,眼神难以置信。


    李画眉双目圆瞪,神色震惊:“皇上,世界是球体?那么西洋人生活在世界另一端,莫非是头朝下生活?”


    “他们难道要在身上拴上绳子,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掉向天空?”


    其他水师将领都是纷纷点头,他们都有跟李画眉一样的疑惑。


    秦昊解释道:“这叫万有引力!你们若是感兴趣,可以去太学院旁听,学习格物学,自然明白。”


    “朕今日,就不继续展开了!”


    “你们只需要知道,朕之所言,皆为真理!”


    “世界是球形,围绕着太阳转动。”


    “如此形成了季风和洋流!”


    “大海上的天气,虽然变幻莫测,只要懂得季风洋流,那么就可以预测!”


    鱼幼薇闻言,美眸一闪,忍不住惊呼:“季风和洋流!皇上,您要讲的地理,难道是风水术?”


    秦昊笑了笑,道:“你们如果这么理解,也不是不行!地理确实跟风水术息息相关。”


    风水术,是一门真实存在的学问。


    不仅可以看清楚天上的星象,而且可以根据山川河流,来推算出一城,甚至是一个王朝的气运。


    只不过,风水术虽然传承了数千年,但是无论谁写的风水书籍,都是晦涩难懂,能看懂的人极少。


    鱼幼薇俏脸惊讶,担忧道:“皇上,风水术极其晦涩,就算是臣妾,也算有几分天资,二十年来也只学到一些皮毛。”


    “您让这些将领们,人人都学习风水术,会不会太过强人所难...”


    秦昊笑了笑,道:“放心!地理,不像风水术那样晦涩艰深,只是一些简单的道理。”


    “大夏人才济济,卧虎藏龙。”


    “朕相信,这水师学堂内,能听懂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秦昊并不担忧。


    在后世,地理这门学科是初中就开始学的科目。


    而且,在数理化的科目之中,地利算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了。


    真正抽象难懂的物理化学,大夏也有人能学会。


    秦昊相信,学堂里的水师将领,心智不可能比不上十几岁的初中生。


    当然。


    这些人之中,肯定有人聪明,有人愚钝,有人学得会,有人学不会。


    秦昊早就想好了。


    自己只教七天,然后进行测试。


    测试通过的人,无论家境如何,是寒门子弟还是勋贵,直接提升为真正的将领。


    至于测试失败的人。


    哪怕是田无忌这样的勋贵,也直接降为大头兵。


    如果不服。


    就直接卷铺盖走人!


    靖海水师可不是养闲人的地方!


    “静一静!”


    “朕开始讲课了!”


    “今天讲的是洋流和季风!”


    “朕只讲一遍!”


    秦昊接替了李画眉的位置,来到讲台前,大声说道。


    学堂内,陡然安静了下来。


    皇上讲课,这可是天子门生的待遇,何等的荣耀!


    日后提起来,也是吹嘘的资本!


    无论是勋贵还是寒门子弟,全都竖起耳朵,神情凝重,仔细聆听。


    就连李画眉、鱼幼薇两女,以及田光这些兵部重臣,也都连忙搬来桌椅,聚精会神,听着秦昊的讲课。


    “所谓神风,其实就是亚热带低气压形成的台风...”


    “台风的行进路线,虽然迥异,但是大部分都会沿着这条轨迹行进,最后在出云国登陆!”


    “至于台风形成的成因,给洋流和季风有关...”


    接下来的七天,秦昊在水师学堂,滔滔不绝,将自己所知的地理知识,全都倾囊相授。


    学堂内,水师将领们的反应,则是截然不同。


    田无忌这些纨绔子弟的反应,大多数是一脸茫然。


    “皇上讲的是天书吗?”


    “什么洋流季风,每个字我都认识,加在一起,我怎么就听不懂?”


    “难!太难了!”


    “这怎么可能学会!”


    他们愁眉苦脸,一个个发着牢骚。


    不过,也有许多寒门子弟,双眸闪亮,不时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是这样...”


    “难怪,八月到十月份出海打渔会大有收获!原来是洋流的关系!”


    “听皇上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地理太有用了!学会地理,不仅可以下南洋,征伐出云,天地之大,任我遨游!”


    “出云算什么!总有一日,靖海水师要远征新大陆!皇上说了,那里土地肥沃,遍地黄金!”


    他们都充满期待和干劲,低落的士气无限高涨!


    为什么勋贵和寒门子弟,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同样是地理。


    勋贵听不懂,寒门子弟却能听得懂?


    难道,勋贵子弟都是蠢材?


    显然不是这样。


    勋贵子弟,都是自幼饱读诗书,受过良好的教育。


    寒门子弟里面,识字的人都不多。


    论才智,勋贵远胜于寒门!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差距,原因是经验!


    田无忌这些勋贵子弟,都是京师的公子哥,别说出海,大部分不懂水性。


    他们听到季风洋流这些知识,心里面一点概念都没有,当然是听天书。


    至于寒门子弟,大部分都是大夏沿海的渔民。


    他们千里迢迢来参军,就是为了向倭寇报仇雪恨。


    对于季风洋流,他们从小都是耳濡目染,再熟悉不过。


    秦昊把道理一讲,大部分寒门子弟都是醍醐灌顶,一点就透!


    可是,秦昊明白这个道理,田无忌这些勋贵纨绔却不明白。


    他们本来就晕头转向,头大如斗,心里烦躁,憋着一股子邪火。


    他们自己学不会就算了。


    偏偏他们一向瞧不起的寒门子弟,居然一个个恍然大悟的模样,似乎全都学会了。


    这让他们心里更气。


    一节课结束。


    趁着休息的时间,田无忌勃然大怒,指着一个寒门子弟,厉声喝道:“徐庆!”


    “你他妈算是什么东西!”


    “一个臭渔民!”


    “大字不识几个,若不是走了狗屎运,得到两江总督左宗明的举荐,就凭你这种人,也配进靖海水师?”


    “你现在摇头晃脑,说自己学会了?”


    “皇上讲的天书,老子都学不会,你凭什么学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