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全疯了

作品:《至尊天子

    秦昊转过头,望向静公公,询问道:“紫禁城内,还有什么宫殿空着,适合炼丹?”


    静公公思索片刻,毕恭毕敬答道:“回皇上的话,太玄殿曾经是大夏历朝历代皇帝炼丹的地方。”


    “丹炉、火龙、硝石一应俱全。”


    “不过,您不喜欢服丹,太玄殿荒废已久...”


    秦昊闻言,点了点头:“你立刻派人,将太玄殿打扫一番!”


    静公公躬身行礼:“奴才遵旨!那里面的炼丹炉...虽然破旧,却是古物,要不然命人修补一下,应该还能用。”


    在静公公的认知中,炼丹炉这种东西,当然是越古老越好。


    而且炼丹炉是青铜铸造,若是换新的,需要不少银子。


    秦昊摇了摇头,开口道:“那炼丹炉比朕的年龄都大,一堆破铜烂铁,早就该丢掉换新的!”


    “朕会让天工院,铸造新的炼丹炉,以及其他器材,送到太玄殿。”


    化学,是一项很精细的科学。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若是用几百年的破炼丹炉,别说炼制出化肥,很可能会发生爆炸,酿成惨剧!


    因此,秦昊打算亲自画图纸,让天工院的工匠连夜加班加点,铸造出新的炼丹炉,以及坩埚等化学器具。


    这至少需要几天时间。


    趁着这个空档,秦昊打算给这群道士普及最基础的化学知识。


    至少让他们看懂元素周期表,明白最基础的化学反应原理。


    否则。


    这群老道士,若是闷着头,用以前的老办法瞎炼。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就算是终其一生,也是徒劳无功!


    玄苦真人听说秦昊要将太玄殿赐给自己炼丹,炼丹炉全都换新的,顿时激动坏了。


    看来皇上果然开窍,打算炼丹修仙,跟历朝历代的帝皇一样,走上炼丹长生的老路!


    毕竟,哪个皇上不想长生不死,江山永固呢?


    自己一定要竭尽全力,把天书钻研透彻,炼制出皇上所说的“化肥”。


    道门振兴,指日可待!


    秦昊挥了挥手,道:“退下吧!”


    玄苦真人满脸喜色,跪拜离开。


    一直缄默不语的诸葛云眉头紧皱,忍不住开口:“皇上,这群老道士,真的能看懂天书?炼制出化肥?”


    “臣怎么觉得不太靠谱...”


    诸葛云是读书人出身,对道门的成见根深蒂固。


    在诸葛云看来,这群老道士,就是一群骗子。


    他们骗皇上炼丹,说能长生不死,要耗费国库大量银子。


    要知道,道士炼丹,不仅要用铅汞金银,还要用玉屑、珍珠、珊瑚等珠宝。


    前朝有皇上沉迷炼丹,所耗费的钱是天文数字。到了最后,就因为炼丹,国库都被掏空!


    结果,只能盘剥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惹得百姓怨声载道,只能谋逆造反,反了这昏君的江山!


    除了耗钱之外,炼丹还会让皇上荒废朝政。


    甚至曾经有皇帝,为了炼丹修行,几十年都不上朝。


    总而言之。


    皇上重用道士,打算炼丹。


    虽说是为了炼制化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可诸葛云心里却觉得很不舒服。


    秦昊笑了笑,道:“爱卿,你不要小瞧了这些道士!在你看来,他们只会坐玄清修,除了武功不错之外,没有什么能耐。”


    “但是,他们在炼丹一道,却是经验丰富,有着数千年的积淀!”


    “可惜,他们空有经验,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不过,朕将化学知识倾囊相授之后,相信以他们的才智,很快就会开窍!”


    “到时候,他们就不是普通的道士了,而是化学家...”


    “朕要他们炼制的,可不仅仅只有化肥而已。”


    若是仅仅炼制化肥,秦昊根本不需要把元素周期表拿出来。


    只要人数够多,规模够大,肯烧钱,碰运气也能炼制出化肥。


    秦昊真正的目的,是将这群无用的老道士,物尽其用,培养成化学家。


    大夏人才济济,并不缺少聪明人。


    若是有人领路,说不定这群老道士里面能出几个门捷列夫、居里夫人、诺贝尔...


    到时候,大夏的科技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屹立于世界前列!


    话已至此。


    诸葛云也不敢妄自揣测圣意,只能拱手:“既然如此,臣告退!”


    接下来的几天。


    秦昊一有时间,就往太玄殿跑,给玄苦真人这群老道士,讲解元素周期表,以及化学的基础知识。


    摘星楼。


    鱼幼薇将皇子秦瑞哄睡,便从枕下拿出一本诗集,美眸中绽放出流光溢彩。


    这本诗集,名为《柳如是诗集》,据说是柔妃柳如是所著,在秦淮河畔引起轰动,引得无数才子佳人倾慕不已。


    鱼幼薇除了观星之外,还痴迷诗词歌赋。


    她偶然间得到这本诗集,看到其中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便惊为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鱼幼薇刚刚坐完月子,养好身体,就立刻去见柳如是,想要与她探讨诗词。


    结果,从柳如是的口中,鱼幼薇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这本诗集之中,所有的诗,都是皇上假托柳如是之名所做!


    这让鱼幼薇更加震惊!


    天下两大才子,一个是皇上,斗酒诗百篇,震惊大夏儒坛。


    当时被誉为大夏第一才子的诸葛云,在皇上的才华面前,也是自愧不如,主动将第一才子的名头让给皇上。


    另一个人,就是震惊秦淮的江南才女柳如是!


    她所做的诗句,情感细腻,虽然没有男子的壮怀激烈,却道尽世间情之滋味。


    可是鱼幼薇没有想到。


    这些诗句,全都是皇上所写!


    天下两大才子,无论男女,全都是皇上...


    “不知天意,如何化为此人!”


    “我能与皇上共结连理,实在太幸运了。”


    鱼幼薇朝着摇篮看了一眼,见到秦瑞酣睡的可爱脸庞,心中一阵甜蜜。


    就在这时候。


    一名道童脚步匆匆,来到房门前,喊道:“娘娘...娘娘不好了!”


    鱼幼薇认出是师兄身旁的童子采药,心中生出不详预感:“采药,发生什么事了?”


    采药小脸煞白,跪在地上,声音颤抖,眼泪直流:“疯了!疯了...”


    “师父和长老们,全都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