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事反常,必有妖

作品:《至尊天子

    深夜时分。


    李万松才心满意足离开金公公的住处。


    马车上。


    李万松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位金公公,可是一个心狠手辣的角色!”


    “他居然能想出来这等计谋!”


    “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只要我依计行事,一定可以让大夏万劫不复!”


    当天晚上,李万松回到鸿胪寺,便让手下收拾行李,连夜离开京师。


    御书房。


    灯火摇曳,秦昊还在批阅奏疏。


    江离走了进来:“万岁爷,高丽使臣连夜离开京师,返回高丽了。”


    秦昊从案牍中仰起头,问道:“李万松走了?有些古怪...他今天去过什么地方?”


    江离跪在地上,支支吾吾,不敢吭声。


    秦昊蹙眉:“他去过什么地方,尽管说!朕给你做主!”


    江离方才开口:“李万松去了静公公的宅邸。”


    秦昊脸色难看:“静公公...他难道去找静公公了?不可能啊!静公公一整天,都在朕的身边。”


    “莫非...”


    秦昊猜想到一些可能性。


    平日里。


    静公公就住在后宫里,很少回外面的宅邸。


    宅邸里面,住的人是静公公收养的几个义子。


    他们都是高丽人。


    很显然,李万松离开京师前,是去见了静公公的义子。


    秦昊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他思忖片刻,开口道:“江离,东厂之中,可有高丽人?”


    江离摇头:“没有!”


    秦昊继续问道:“锦衣卫呢?”


    江离不假思索,点头道:“有一些,不超过百人。”


    秦昊眸光闪烁,道:“朕交给你一个任务!你立刻安排东厂的人,盯着锦衣卫中那些高丽人!”


    “特别是静公公收养的义子。”


    “一定要给朕盯紧了!”


    “一旦有风吹草动,就立刻告诉朕!”


    “还有,这件事一定要瞒着静公公!”


    江离心头一惊。


    难道,皇上在怀疑静公公?


    他不敢胡乱推测圣意,连忙躬身退下。


    江离离开之后。


    秦昊缓缓站起身,在御书房内左右踱步,嘴角浮现出一抹笑容:“高丽...朕倒是要看看,你们这群跳梁小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接下来的一个月,风平浪静,没有什么事发生。


    秦昊命工部,加紧修建武英院。


    等武英院完工之后。


    谢紫烟就开始正式任职,将《武经》传授给武英院的武者,再由他们将《武经》传遍天下。


    这一日。


    秦昊刚刚上朝。


    军机大臣左宗元上前一步,开口道:“禀告皇上!高丽国主送来奏折,向大夏请罪!”


    秦昊淡淡道:“把奏折呈上来!”


    静公公从左宗元手中接过奏疏,呈到秦昊手中。


    秦昊打开奏疏一看,顿时脸上露出笑容。


    李万松连夜逃回高丽,是回去通风报信,向高丽国主禀报,大夏打算征伐高丽。


    这一下。


    高丽国主还有文武百官全都吓得魂飞魄散。


    高丽国主连忙写了奏折请罪,而且送来了大量的礼物,向大夏赔礼道歉。


    奏折之中,高丽国主的态度极其卑微,堂堂一国之君,却跟一条哈巴狗一样,又是求又是拜,并且对天发誓,绝不敢侵吞大夏的土地。


    不过。


    秦昊心里面却清楚。


    这高丽,是喂不熟的狗。


    表面上是讨好,可是暗地里,却把大夏恨到骨头里。


    秦昊手里拿着奏折,开口念道:“高丽之山再高,比不上泰山!”


    “高丽之河再丽,比不过黄河。”


    “高丽乃小国,地处偏荒,岂敢挑衅上国威严...”


    “高丽愿生生世世,为大夏臣子,绝不敢有二心。”


    秦昊将这奏疏放下,冷笑道:“这高丽国主,真是拍马屁的高手!”


    “如此恬不知耻,一点脸皮不要,也算是枭雄。”


    闻言。


    大臣们都是一阵哄堂大笑。


    王孝儒眼珠一转,开口道:“皇上,这高丽国主的奏折,确实有几分文采。”


    “不如将这篇文章刊登在大夏日报之上,让天下读书人品鉴一番!”


    大臣们一怔。


    毒!


    太狠毒了!


    论心肠毒,还得是读书人。


    王孝儒这老腐儒,平日里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结果心里坏的冒泡。


    这么狠毒的计谋都能想出来!


    如果高丽国主的请罪奏折,真的刊登在大夏日报上,公诸天下。


    高丽必定名声扫地!


    大夏却能扬我国威!


    实在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秦昊一脸为难,道:“这样不好吧?高丽毕竟是大夏番邦,朕这么做,岂不是折辱高丽?”


    王孝儒意正言辞,道:“皇上,您这话,臣不同意。大夏日报上,刊载的都是传世之作。”


    “皇上刊印这篇文章,是帮高丽国主扬名!”


    “这不是折辱,而是让他名扬天下!”


    “他不仅不该怨愤,还要感谢皇上!”


    其他大臣也都纷纷附和,道:“王大人所言极是!”


    “如此绝妙文章,若是不能传世,实在是可惜。”


    “臣附议!”


    秦昊见到群臣赞同,笑道:“好!那朕就勉为其难,准王爱卿所奏。”


    秦昊的目光落在左宗明身上,道:“左爱卿,高丽的进贡单子,念出来听听。”


    左宗明拿出一份单子,读了起来。


    “黄金一千两,白银十万两,良马一百匹,盐一万斤...”


    “上等木料若干...”


    “除此之外,还有宫女太监百余人,歌姬舞女二十人...”


    “金银器皿,陶器,高丽参,熊皮、虎皮、虎骨...”


    大臣们越听越是心惊。


    高丽这一次,居然送来了这么多贡品。


    这也太夸张了!


    当然,高丽国家虽小,拿出这点东西,并不是什么难事。


    难就难在,年年纳贡,岁岁称臣。


    以后每一年,高丽都要拿出这么多贡品。


    日积月累,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由此可见。


    高丽是真的认怂了!


    一时间,大臣们都是眉开眼笑,乐不可支。


    秦昊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


    并非高丽送来的贡品太少。


    恰恰相反,是太多了!


    正所谓,事反常,必有妖。


    高丽如此谄媚,卑躬屈膝,送上如此多的贡品。


    也许是想让自己掉以轻心,真的以为他们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