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锦囊妙计

作品:《至尊天子

    大都南面,二百里。


    大夏军营。


    天色渐渐亮起。


    苏起走出营帐,正看到郭子玉满面愁容站在雪地里,眼睛里满是血丝:“郭统领,昨晚一夜没睡?”


    郭子玉苦笑道:“蛮族的战鼓敲了一夜,耳朵都快震聋了!哪有心情睡。”


    苏起仰头看了眼晦暗天空,道:“风雪小了点!走,跟我去高处看看。”


    言罢。


    苏起身穿明光铠,披着大氅,双手负后,在郭子玉和几个亲兵的陪同下,来到后面的山坡上。


    他举目远眺,目光穿过风雪。


    远处的雪原上,是一片连绵不绝的蛮族营地。


    此刻。


    蛮族正在埋锅造饭,营地上空炊烟袅袅。


    苏起叹息一声,道:“昨晚两军遭遇,由于风雪太大,天色太晚,老夫并未看清楚对方有多少人马。”


    “本以为是一支部族的军队...”


    “没想到,却是蛮族的主力大军!”


    郭子玉也是倒吸一口凉气,低声道:“看这规模,蛮族的兵力至少有二十万。”


    “只怕大都附近所有的兵力,都被抽调一空,要跟咱们决一死战!”


    “镇国公,如果我们强冲过去,胜算几何?”


    苏起没有回答,而是看着郭子玉:“你说呢?”


    郭子玉没有吭声,低着头,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死一般的沉默。


    答案显而易见。


    胜算是零。


    大夏兵力十万。


    对方兵力二十万。


    苏起为了抓紧时间,在三天内赶到大都,救援秦昊,让大夏将士们舍弃了一切辎重,轻装上阵。


    现如今,大夏军就连干粮都所剩无几。


    更别说神武大炮,这等战场大杀器,由于太过沉重,一架都没有带。


    没有神武大炮,也没有粮饷。


    而且还要在漠北草原,这蛮族的主场作战。


    前方还是一片平坦雪原,根本无险可守,极其适合蛮族骑兵的冲锋。


    最重要的是。


    大夏军的目标,不仅仅是打赢!


    而且还要在两日之内,赶到大都!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郭子玉无比焦急:“镇国公,现在怎么办?这仗怎么打怎么输!”


    “而且,风雪太大,将士们苦不堪言,加上干粮不够,士气低落...”


    “我们师出无名,侵略漠北草原,将士们心中也有怨言。”


    天时地利任何。


    所有的条件,都对大夏军极其不利。


    郭子玉陷入到深深的绝望之中。


    “死局...”


    “镇国公,我们面临的是死局!”


    郭子玉双手掩面,忍不住落泪:“国公,你还有什么破局的办法吗?”


    苏起发出一声长叹,摇头道:“没有。”


    “不过...”


    “皇上也许有。”


    郭子玉猛然抬起头,好奇道:“皇上?”


    苏起点头道:“皇上离开京师之时,曾经让皇后转交给我一份圣旨,还有一个锦囊。”


    “圣旨上,是让我立刻征调十万大军,赶赴漠城,只等你送信过来,大军就会开拔,前往漠北。”


    “还有一个锦囊,是我绝望之时,才可以打开。”


    言罢。


    苏起从怀里取出一枚明黄色的绸缎锦囊:“就是此物。”


    郭子玉眉头紧皱。


    虽说皇上算无遗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可是。


    郭子玉并不认为,眼前的死局,仅凭皇上留下的一枚锦囊,就有能解决。


    更何况。


    皇上留下锦囊的时候,他尚未启程,护送华真公主前往漠北。


    期间发生了那么多事,出现了如此多的变故。


    皇上难道真的能掐会算,算到今日的死局?


    虽然郭子玉对秦昊十分崇拜,将其奉为神明。


    但郭子玉还是不相信,皇上留下的锦囊妙计,真的能破局。


    苏起摇了摇头,笑容苦涩:“别说你不信,老夫也不信!”


    “皇上毕竟是人,不是神。”


    “他若是能算到今天的局面,未免就太恐怖了!”


    “不过,事已至此,老夫实在是无可奈何,想不到任何办法,只能打开锦囊...”


    苏起说完之后,深吸一口气,将锦囊打开,取出里面的纸条。


    下一瞬。


    苏起的脸色大变,比雪还要苍白。


    郭子玉十分好奇,问道:“镇国公,锦囊里真的有妙计吗?”


    苏起失魂落魄,右手止不住颤抖,将纸条递给郭子玉,道:“你自己看吧!”


    “皇上这锦囊,我看不明白。”


    “也许,你能领悟其玄机。”


    郭子玉接过纸条一看,顿时脸色大变。


    只见纸条上只有两字——投降。


    “投降?”


    “这算什么!”


    郭子玉将纸条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发现上面只有这两个字。


    真的只有投降!


    郭子玉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这真的是皇上留下的锦囊?


    他什么意思?


    让大夏十万大军投降?


    这也扯淡了!


    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


    大夏十万将士,从将领到士卒,都有一身铮铮傲骨,岂能降于蛮族之手?


    还有镇国公苏起。


    他一生戎马,战无不胜。


    皇上却留下一枚锦囊,让苏起带着十万将士投降?


    这不是在苏起辉煌的一生上抹黑吗?


    当然。


    更让郭子玉不能理解的是。


    这枚锦囊是皇上跟圣旨一起让皇后转交给苏起的。


    圣旨上,是让苏起兴兵十万,前往漠北。


    锦囊里却是让苏起投降。


    难道皇上的目的,就是让苏起送大夏十万将士过来,投降蛮族,被异族羞辱?


    圣旨跟锦囊完全是自相矛盾。


    根本就说不通!


    郭子玉连连摇头,道:“镇国公,这锦囊里纸条的字迹,确实像是皇上的。”


    “但是,投降这个命令,实在是匪夷所思。”


    “恕卑职愚钝,完全就看不懂。”


    “您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性!这锦囊根本就是假的,是镇国公,或者皇后娘娘搞错了?”


    郭子玉这一番话,其实就是发牢骚。


    但是,苏起却是身体一震,脸上露出恍然之色,口中喃喃:“假的...假的...”


    片刻之后。


    苏起忽然仰头大笑,拍着郭子玉的肩膀,激动道:“郭子玉,你还真是个天才!”


    “老夫明白了!”


    “原来是假的!”


    言罢,苏起恢复了信心,容光焕发,踏着积雪,大步朝着大夏的营地走去。


    郭子玉一脸茫然,挠着头,诧异道:“镇国公,你明白什么了?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苏起的声音穿过风雪,从远处飘了过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