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守代攻,镇守西京

作品:《至尊天子

    南楚,公主府。


    大臣们一片平静站在大殿之中,跟平时一样,开着朝会。


    不同的是。


    王座上不是秦昊和纳兰雪两人。


    又多了一个皇后苏晴儿。


    她们一左一右,坐在秦昊的身侧,聆听朝政。


    大臣之中。


    大夏首辅诸葛云,工部尚书卢班,尚书令张仲文都在场。


    武将之中,赵辽、霍武、萧天志三位年轻武将为首。


    可以说。


    大夏的朝廷,已经半数搬到了南楚。


    前半段,大臣们商讨国家大事,新年事宜,以及镇国公苏起的葬礼。


    这时候,有一位将领快步走了进来,神态有些焦急:“禀告皇上,西方边境传来军情!”


    “匈奴有异动,已经绕过了玉门关和嘉峪关,朝着西京的方向进发!”


    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群臣一片哗然。


    “匈奴异动?难道,他们要入侵大夏?”


    “匈奴实在是狼子野心!亡我大夏之心不死!”


    “若是苏元帅在世,匈奴胆敢如此嚣张!”


    大臣们个个义愤填膺,怒火中烧。


    他们的心里都很清楚。


    一定是苏起的死讯,已经传到了匈奴的耳朵里。


    匈奴才会如此胆大妄为!


    甚至有老臣跪在地上,嚎啕大哭:“镇国公,你尸骨未寒,尚未下葬,匈奴就犯我大夏!你在九泉之下,岂能瞑目啊!”


    霍武、赵辽等一众武将,都是勃然大怒。


    特别是赵辽,在西域征战多年,多少兄弟都战死沙场,才将匈奴逐出大夏!


    如今,匈奴再犯我大夏国土,赵辽愤怒到了极点,厉声喝道:“哭什么哭!”


    “匈奴有什么可怕的?”


    “这群狼崽子,胆敢犯我大夏!我大夏可不是好惹的!这一次,一定要将匈奴彻底击溃,亡国灭种,永绝后患!”


    当即。


    赵辽上前一步,主动请战:“皇上,臣恳请皇上,下旨开战!”


    “如今我大夏今非昔比,兵强马壮!”


    “匈奴不识抬举,居然胆敢再犯大夏!”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借机出兵,彻底灭绝匈奴,平定西域草原!”


    “臣愿意率领旧部出战,讨伐匈奴!”


    此言一出。


    霍武、萧天志等将领,也都是齐刷刷开口。


    “臣等同意!”


    “臣愿意率兵出战,征战西域!”


    经过秦昊的一系列改革,大夏重文轻武的颓势一扫而空。


    百姓尚武,以参军为荣。


    将领们也没有一个是胆小怕事之辈。


    他们都巴不得上战场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看到武将们都想开战。


    文官们顿时坐不住了。


    不过,这一次不是张仲文开口,跟武将们唱反调。


    毕竟张仲文在权力斗争中失败,已经将户部的权力都交给了诸葛云。


    是诸葛云站出来,一脸苦涩:“皇上,臣也支持开战!可是,国库里的银子,不够了啊!”


    以前诸葛云总觉得,张仲文总是哭穷,极其做作,故意跟皇上唱反调,让皇上难堪。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诸葛云执掌了户部,管理天下钱粮之后。


    他才发现,大夏的财政状况,简直是一塌糊涂!


    是。


    国库里确实有不少银子。


    但这些银子,都是皇上用各种手段,抄家来的。


    至于税收的银子。


    皇上先是免了北莽百姓三年赋税。


    然后又承诺,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现在,皇上又推出摊丁入亩的制度。


    老百姓的税收压力,是减轻了不少,个个对皇上歌功颂德。


    可是税收减少。


    国库自然空虚。


    朝廷的财政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皇上还要修建学塾,实行三年义务教育,让大夏的蒙童都免费读书。


    更要命的是。


    工部还在建造大夏龙船,要打造出一支无敌舰队!


    需要的银子,都是天文数字!


    还有襄阳水患,也要赈灾。


    最近南楚又下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大雪,也要银子赈灾...


    在这个节骨眼上,匈奴又入侵...


    总而言之,两个字——没钱!


    诸葛云苦着脸,道:“皇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大夏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足够的军饷!”


    “还请皇上三思!”


    张仲文和一众文官,都是纷纷开口:“请皇上三思!”


    虽然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可是,这是对武将们来说的。


    打仗,武将们一个个赚够了功勋,丰爵厚禄。


    文官们却要跟在他们后面,处理后勤,准备军饷粮草,为他们擦屁股,苦不堪言。


    每个朝代都一样。


    武将主战,文官主和。


    这不是谁忠谁奸。


    单纯是利益问题,立场问题。


    文官武将争的不可开交。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方主战,一方主和。


    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大臣们都沉默了下来,目光望向秦昊。


    是战,是和。


    终究是要由皇上亲自定夺。


    王座上。


    秦昊没有吭声,一直沉默。


    他也在考虑,是否出兵的问题。


    说实话。


    南楚的门阀尚未平定,他并不打算开战。


    如果西境贸然跟匈奴开战。


    南楚的门阀在后方搞风搞雨。


    前线就算能打胜仗,后院也会失火。


    这仗,就没办法打下去了!


    可是不打。


    匈奴确实是心腹大患。


    趁着这次机会,将匈奴一网打尽,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让匈奴再一次逃走,逃进茫茫西域荒野草原。


    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后。


    他们依然会卷土重来!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于大夏来说,就像是牛皮癣,除非彻底铲除,否则极难根治!


    秦昊思索片刻,缓缓道:“匈奴狼子野心,再犯我大夏!事态严重,必须做好战争准备!”


    “不过,大夏国库空虚,也是事实!”


    “这样吧!”


    “霍武、萧天志、赵辽!你们三人立刻率领南楚二十万大夏军,前往西京镇守!”


    “西京,乃是大夏西面的门户,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诸葛云,你命户部控制全国粮价,调动粮草!若是有粮商胆敢囤积居奇,杀无赦!”


    “卢班,你让工部清点军需品,将辎重运往西京。”


    秦昊这一次,并未直接跟匈奴开战。


    而是命大军开往西京,以守代攻。


    毕竟。


    西域风雪极大,天气极其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跟开战,驱逐匈奴,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


    等到明年春天。


    南楚小麦丰收,朝廷有了粮食,天气回暖,再跟匈奴正式开战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