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作品:《至尊天子

    秦昊面沉如水,冷冷开口:“朕当然知道,免除士绅特权,让他们也交赋税,难度极大!”


    “天底下的门阀世家,都会站出来骂朕!”


    “朕甚至有可能成为千古罪人,遗臭万年!”


    但是,朕不后悔!”


    “虽千万人,吾往矣!”


    “有些陋习,朕必须改正!”


    “古时候,有许多先贤都站出来,甘为先驱,去改变陋习!”


    “没有商君变法,就没有祖龙一统天下!朕也要效仿商君,当这个先驱者!”


    “况且,朕的机会,比任何朝代的帝皇都要大!”


    诸葛云一怔:“皇上,此话怎讲?”


    秦昊笑了笑,道:“以前的皇帝,哪怕是祖龙,最多也只是掌握兵权和朝政大权!”


    “而朕比他们多掌握一件东西,就是话语权!”


    “朕是儒门圣人,朕的手底下,还有一众南楚大儒!天下读书人,皆在朕的掌控之中!”


    “门阀世家,胆敢造次!朕就让大儒写文章,把他们骂的狗血淋头!”


    “没有读书人支持,朕就不信门阀世家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反对朕!”


    “更何况,朕麾下的大夏铁蹄,可不是吃素的!”


    诸葛云感受到秦昊的狂暴杀意,心中无比震撼,宛如掀起了滔天巨浪!


    王孝儒、宋鸾等一众南楚大儒,已经去京师走马上任,进了翰林院,担任大学士。


    原来,皇上从那时候就开始布局,拉拢南楚大儒,来应对今日的局面!


    诸葛云眉头紧锁,沉思许久,才开口道:“若是大儒们跟皇上站在一起,那么门阀世家确实不足为虑!”


    “皇上布局深远,臣佩服!”


    “可是,仅凭这两点,只能让门阀伤皮肉,却不会动筋骨...”


    秦昊微微一笑,道:“朕还有第三个政策,也是最核心的政策!那便是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


    诸葛云眉头一皱,不解道:“臣不明白,何为摊丁入亩?”


    秦昊解释道:“大夏的赋税,由人头税和徭役构成。这种税赋制度,极其不合理!也是门阀兼并土地的根源所在。”


    “所谓摊丁入亩,就是将人头税和徭役等苛捐杂税,全部取消!按照占有土地面积的多少,来交税!”


    “门阀不是兼并土地吗?他们土地多,就多交税!”


    “老百姓手中也没有多少土地,就少交税。”


    诸葛云听完之后,宛如五雷轰顶,大脑中一片空白,整个人都晕乎乎的。


    他震撼到无可附加的地步,三魂七魄仿佛飞到天外,嘴唇哆嗦,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摊丁入亩。


    这个政策,简直是太天才了!


    从根本上,解决了门阀兼并土地的顽疾!


    富有者多交赋税。


    贫穷者少交赋税。


    这就是公平!


    这就是公道!


    摊丁入亩,可以说是将公平公道,重新还给天下百姓!


    诸葛云震惊之余,脸上的忧虑却越来越浓郁。


    恢复士绅赋税,门阀世家一定会反对的很激烈。


    再加上摊丁入亩。


    门阀一定会吵破天!


    皇上的政策虽好。


    可是想要实施下去,可以说是难比登天!


    而且,任何的政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摊丁入亩,看似公平,却一定会有漏洞。


    诸葛云的才智虽然逆天,但仓促之间,看不出摊丁入亩的漏洞在什么地方。


    但门阀世家人才济济,比诸葛云聪明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也许能找出摊丁入亩的漏洞!


    到时候,若是门阀世家利用这政策漏洞,来挑起民愤。


    老百姓可不会管那么多。


    他们一定会骂秦昊缺德到祖坟冒青烟!


    诸葛云摸着下巴,沉思了片刻,道:“皇上,摊丁入亩虽好!但是,不可操之过急!”


    “最好是找一个试点,比如北安城,去实践个几年。”


    “确定没有什么纰漏了,便在南楚乃至整个大夏推广开来。”


    秦昊自然知道诸葛云的想法。


    这是摸着石头过河,是最稳妥的办法。


    摊丁入亩这个国策的冲击力极大,动摇了门阀世家,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哪怕是诸葛云,也不知道推行摊丁入亩之后,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改革者,所遇到的难题。


    他们并非不聪明,并非没有魄力。


    可是,他们眼前没有路,只有一片漆黑。


    他们只能摸着黑,一点点前进...


    可是在秦昊的眼里,却没有他们眼里的黑暗,只有一片康庄大道,光明坦途!


    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在后世经历了几百年的实践和研究。


    已经被证实,虽然摊丁入亩确实有一些弊端。


    但是,利却远远大于弊!


    啪!


    秦昊伸出手,重重放在诸葛云的肩膀上,神情凝重:“爱卿,你可知道,朕为什么要将三个国策,提前告诉你?”


    诸葛云皱眉:“皇上,莫非是要臣的支持?可是,臣无论如何,也一定会跟皇上站在一边...”


    秦昊缓缓摇头,眼眸深邃,凝视着诸葛云。


    诸葛云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瞬间从秦昊的眼神中,读懂了他的意思。


    嗡...


    诸葛云的大脑轰鸣,震惊道:“皇上,您难道...想让臣去提出这三项国策?”


    秦昊脸上绽放出笑容,欣慰道:“知朕者!爱卿也!朕毕竟是皇上!”


    “朕亲自提出国策,多有不便!”


    “若是爱卿提出来,朕来批准,许多事就好办了!”


    “不过...”


    秦昊眸光一闪,望着诸葛云道:“若是成功,你诸葛云便名留青史,后世之楷模!”


    “若是失败!那你就会被钉在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你相信朕吗?”


    诸葛云身体一震,没有任何迟疑,道:“臣相信陛下!”


    “好!”


    秦昊哈哈大笑,拍着诸葛云的肩膀:“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诸葛云,朕只会成功,没有失败!”


    “你就等着名垂千古,青史留名,成万世之楷模吧!”


    “走走走,今晚朕兴致好!”


    “朕要跟你促膝长谈,将摊丁入亩这三项国策的细节敲定!”


    言罢。


    秦昊拉着诸葛云的手,来到住处,两人秉烛夜谈,推敲国策的实施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