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儒门与佛门

作品:《至尊天子

    其他大臣们一起拱手:“皇上,还请您收回成命!”


    翰林院的文官们听说要罢官,全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求饶,痛哭流涕:“皇上,臣知错了!还请皇上宽宏大量,饶我们这一次吧!”


    秦昊摇头,眸光冰冷:“朕若是饶了你们,如何对得起他们!”


    唰!


    秦昊猛然伸手,指向身后数以万计的外地儒生!


    “朕答应他们!要铲除学阀!”


    “你们就是学阀!”


    “你们压迫这些儒生,已经太久太久!”


    “朕今日,就要给他们一个公道!”


    “朕要告诉他们!告诉天下黎民!这世界上,是有正义,是有公道存在的!”


    轰!


    儒生们再次跪拜,眼泪止不住滑落:“多谢圣上!”


    秦昊挥手,厉声喝道:“朕心意已决,任何人都不用劝朕!郭子玉,带人摘去他们的乌纱帽,贬为庶民!”


    “遵旨!”


    郭子玉拱手,立刻带着锦衣卫上前,把这些文官身上的官服扒了下来,摘了乌纱帽。


    文官们跪在地上,又是哀嚎,又是磕头。


    然而,秦昊的心仿佛是钢铁铸就,根本不为所动。


    他的目光缓缓落在唐太师的身上。


    唐太师猛的打了个冷战,不由通体生寒。


    难道,皇上也要罢免自己的官职?


    唐太师脸色大变,连忙跪在地上:“皇上,臣也是被他们蒙蔽了!臣知罪!”


    秦昊冷冷道:“唐太师!你可不要忘记了!你刚才明明承认,自己就是幕后黑手!现在,你怎么又矢口否认了呢?”


    唐太师冷汗直冒,浑身颤抖,衣衫都被汗水浸湿了。


    他声音颤抖,道:“皇上...臣...臣...”


    秦昊挥挥手,冷着脸道:“你不用再说了!朕罚你一年俸禄,在家中面壁思过!你可答应?”


    唐太师哭丧着脸,下意识回答:“臣冤枉...”


    等一下?


    罚俸一年,在家里面壁思过?


    唐太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本以为,皇上会重罚自己。


    翰林院的文官们,只是棋子,都被摘了乌纱帽,罢免了官职。


    皇上一怒之下,把自己打入天牢,并非没有可能。


    可是,皇上对自己也太宽宏大量了。


    仅仅是罚俸,在家中面壁。


    这跟没有处罚,又有什么区别?


    秦昊冷声道:“怎么?你不愿意?”


    唐太师忙不迭道:“愿意,愿意,臣愿意受罚!谢主隆恩!”


    秦昊点点头,对郭子玉吩咐道:“把翰林院收拾一下。受伤的人,送进太医院疗伤!”


    “朕倦了!回宫了!”


    数万读书人再次跪地行礼:“恭迎皇上!”


    御书房。


    诸葛云百思不得其解,眉头紧皱:“皇上,臣不明白。既然您明知道唐太师是幕后黑手...”


    秦昊淡笑道:“你认为,朕处罚唐太师,罚的太轻了?”


    诸葛云点了点头。


    翰林院的文官,全都被罢官。


    唐太师却只是面壁思过。


    相比之下,唐太师跟没有被处罚,又有什么区别?


    秦昊眸光一闪:“你认为,朕应该如何惩罚唐太师?”


    “这...”


    诸葛云瞠目结舌,低声道:“臣哪敢妄自替陛下决断。”


    秦昊缓缓站起身,来到窗前,望着外面花园里的景致,道:“道理很简单!朕这一次,是要除学阀,给天下读书人一个公道!”


    “唐太师他是学阀吗?”


    诸葛云思索了一阵,说道:“唐太师一心修佛,已经跟书院关系不大,反倒跟寺庙关系匪浅。”


    学阀是儒门。


    而唐太师,曾经也是儒门的领袖。


    可是现在,唐太师却一心修佛,属于佛门。


    他在儒门的威望,早已大不如前。


    诸葛云恍然大悟,道:“陛下,臣明白了!此次学阀之争,其实是儒门闹事。只是颜青死后,儒门清贵没有像样的领袖。”


    “因此,他们才拉虎皮做大旗,让唐太师过来坐镇。”


    “实则,唐太师早已是佛门中人,根本不受儒门待见。他也不过是一枚棋子,却不自知!”


    秦昊双目迸发寒芒,道:“不错!如果朕预料的不错,唐太师背后,还有一人,他才是真正的黑手!”


    “朕这次放过唐太师,就是为了顺藤摸瓜,找出隐藏在幕后这人!”


    诸葛云感慨:“皇上圣明!既然您早有决断,那是臣多嘴了!”


    “对了。”


    秦昊脸色猛然一沉,道:“今日翰林院之乱,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啊?”


    诸葛云微微一怔,说道:“难道不是科举改革,损害了文官的利益,在唐太师的煽动下,才上演了这一出闹剧...”


    秦昊揉了揉额头,望向诸葛云:“朕说的不是表面的原因。而是更深层次的根本原因。”


    “这...”


    诸葛云沉吟一番,脸色涨红,惭愧道:“臣愚钝,还请皇上指点迷津。”


    秦昊摆摆手,道:“你想不出来,也不奇怪。毕竟,你是臣,不可能站在朕的立场上想问题。”


    “朕问你,如果那些儒生,能看懂朕科举改革的真正目的,除了为了选拔算学人才之外,还为了遏制学阀。”


    “你说,他们还会被学阀带节奏,蒙蔽双眼,犯上行乱吗?”


    诸葛云立刻道:“那肯定不会。可是,就连臣都不太明白科举改革的真正含义,何况是他们呢...”


    “对!”


    秦昊双目一亮,惊喜道:“朕知道问题所在了!这是朕的错!朕的思想教育工作没做好!”


    “思想教育?”


    诸葛云一脸茫然。


    秦昊解释道:“朕的政策虽然好,但是上至大臣,下到百姓。大家根本不明白,朕颁布的国策,到底是为了干什么!”


    “百姓们的思想觉悟太低,愚昧无知!叛党们煽风点火,他们就被蒙蔽双眼,跟着造反!”


    “如此一来,大夏的江山,如何能稳固?”


    诸葛云张大了嘴巴,感觉自己像是在听天书,结结巴巴道:“皇上,臣不太懂...您就直说吧!您到底想干什么?”


    秦昊昂首挺胸,傲然说道:“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上下团结一心,为了建设大夏更好的明天,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