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朕在,大夏昌

作品:《至尊天子

    秦昊迈步来到大儒面前,声音冷冽无比:“刚刚你骂朕,骂的很开心啊!现在又求朕,让朕为你做主?你还要不要脸?”


    大儒顿时脸色一片惨白!


    皇上好记仇啊!


    大儒拭去嘴角血丝,道:“皇上,若是您能为吾等读书人做主!那么,天下读书人就知道,你还是跟读书人站在一边!”


    “只要您收回成命,停止科举改革,并且严惩这些乱党!”


    “您不下罪己诏,也不是不行!”


    大儒这一番话,已经是服软。


    翰林院染血,大儒被打,可谓是奇耻大辱。


    此刻,大儒们只想严惩凶徒,找回一些颜面。


    同时,给皇上一个台阶下。


    秦昊冷冷一笑,鄙夷的眼神从大儒和翰林身上扫过:“你们也配自称读书人?”


    秦昊缓缓抬起手,指向满面惊恐的儒生们,道:“他们才是真正的读书人!他们才代表着真正的民意!”


    大儒震惊,浑身颤抖,脸色铁青。


    他可是当世大儒,饱读诗书,满腹经纶!


    可是在皇上口中,自己连个读书人都算不上?


    这成何体统!


    大儒仰起头,眼神死死盯着秦昊:“皇上,你当真要帮着这群凶徒,草菅人命?”


    “信不信,吾等一头撞死,碧血染玉阶,撞碎大夏仅剩不多的气运!”


    “让大夏山河破碎,江山尽毁!”


    一时间,全场寂静,众人脸色大变。


    自古以来,杀儒是大灾祸,对于一个王朝来说,乃是不详。


    曾经有皇帝残暴,民不聊生。


    大儒为民请命,一头撞碎王朝气运。


    还不到三年时间,王朝彻底崩塌。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


    秦昊霸气无比,声若洪钟:“又是死谏!除了以死相逼,你们还会什么?”


    “还一头撞碎大夏气运?“


    “告诉你们,朕乃大夏气运所在!”


    “朕在,大夏昌!朕不在,大夏亡!”


    “朕还告诉你们!朕今天就要为这些读书人撑腰!”


    “他们的所作所为,皆是朕指使!就算闹出人命,也全都算到朕的头上!与他们无关!”


    听到这话,数万儒生感激涕零,纷纷跪倒在地,山呼道:“吾皇圣明!”


    翰林院的文官们,全都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给了皇上台阶,他偏偏不下,这摆明了要跟自己死磕啊!


    卢欣然停住脚步,俏脸上满是惊容,不解道:“皇上把黑锅全都揽在自己身上!他...他这是在干什么?”


    徐长老惊愕道:“这下该如何收场?难道皇上不怕,这些大儒真的一头撞死?”


    卢欣然来了兴致,美眸闪烁:“走,凑近点看看!看来,是我误会皇上了!他不仅仅是一位雄主!兴许,他真的能改变这个世界...”


    唐太师站了出来,望着秦昊,冷笑连连:“皇上,你这一次,下了一步臭棋!必定背负万世骂名,被天下读书人唾弃!”


    “呸!昏君!”


    “狗皇帝!”


    “大夏有你这样的暴君,气数已尽!”


    大儒、翰林,以及他们的数千门徒,都是横眉冷竖,唾弃秦昊。


    特别是那数千门徒。


    他们大部分都是四大书院的学生,出身矜贵的世家子弟。


    他们坚信,自己所作所为皆为正义!


    而皇上恶贯满盈,所作所为皆是不义!


    今日,只要他们不死!


    回去之后,他们必定会添油加醋,将今日之事,告知自己的父辈,也就是世家豪门的家主!


    到时候,天下世家皆反,大夏必亡!


    “住口!”


    秦昊脸色一冷,厉声道:“你们也敢大言不惭,自称正义!你们有敢以读书人自居?”


    “你们全都是学阀!全都是既得利益者!”


    “朕推行科举改革,你们为什么跳着脚反对?还不是因为,朕动了你们的利益?”


    学阀?


    听到这两个字,数千书院门生全都炸了锅。


    他们都知道学阀存在。


    但他们不承认自己就是学阀。


    而且,他们之中,能看懂皇上科举改革的人,凤毛麟角!


    大部分学生,还是被他们的老师,被大儒蒙蔽双眼,人云亦云,给蛊惑了。


    秦昊冷冷一笑,继续说道:“学阀垄断科举,乃是大夏朝的顽疾。也是科举制度的顽疾!”


    “科举制度,本来是为了选贤任能。从天下读书人之中,选出有才能的人才,入朝为官,为朝廷效命,为天下百姓谋福利。”


    “结果呢!


    “学阀垄断科举,那些所谓的大儒,偏袒自己的学生,给自己的门生打高分!”


    “真正有才能的读书人,名落孙山,屡试不中!”


    “而那些一肚子草包的世家子弟,却凭借着人脉关系,溜须拍马,榜上有名,入朝为官!”


    “为什么朕的朝堂上,朽木为官,除了贪官污吏之外,尽是庸碌浅薄之辈?”


    “根源就在科举制度上,就在学阀上!”


    “若是学阀继续垄断科举,天下有才能的读书人无出头之日,朝堂上的大臣全都是草包!”


    “那时候,大夏才是真正的气数已尽!”


    秦昊一席话犹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


    这些书院的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面露愧色。


    是啊!


    他们扪心自问,自己的学识、才华,比外地的儒生能高多少?


    不仅不高,反而要低吧!


    因为,外地儒生在萤囊映雪,寒窗苦读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


    饮酒作乐,吃喝应酬,勾栏听曲!


    凭什么自己学识低,反而能榜上有名,入朝为官?


    外地儒生学识高,反而名落孙山,只能黯然回到老家,去学塾里面当一个教书先生,一生郁郁不得志,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


    这公平吗?


    当然不公平!


    而且不公平到了极点!


    只是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早就已经习惯了!


    在他们看来,这世界本该如此,学阀本就应该存在。


    而他们因为父辈是朝廷官员,但他们本就应该高中状元,入朝为官,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至于外地的儒生,本就应该落榜,本就应该回家种地,跟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当个泥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