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朱雄英的种子培育计划

作品:《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听到观音婢的话。


    朱镜静立刻起身说道:


    “既然 雄英还有事情要办。”


    “那我就先走了。”


    朱英饶也站起来说道:


    “我跟大姐一起走。”


    说完两人便一起离开太子府。


    等到两人离开之后。


    朱雄英点了点头说道:


    “让他们进来吧!”


    紧接着,几个官员就走了进来。


    除了这几个官员外,还有几个农民打扮的人跟在他们的身后一起进来。


    “臣等参见皇孙殿下!”


    几个官员对着朱雄英行礼道。


    朱雄英点了点头 道:


    “众卿免礼。”


    几个农民正准备给朱雄英下跪行礼。


    被朱雄英给拦住了:


    “你们也不必多礼。”


    “坐下吧!”


    府中下人闻言赶紧搬来几个凳子。


    等到众人坐定之后。


    其中的一个官员说道:


    “不知道皇孙殿下召臣等前来,所为何事?”


    几个农民打扮的人也纷纷将目光看向朱雄英。


    不知道这位贵人找自己来做什么。


    朱雄英看着面前的这群人。


    这些官员是朝廷里的几位司农。


    这些百姓则是朱雄英让观音婢从江南各地找来的善长农事的老农民。


    总之,这些人基本上算是大明最擅长种地的一批人。


    堪称是这个时代的农学大家。


    朱雄英笑着说道:


    “之前从占城和大越弄回来的那些粮种,诸位培育的怎么样了?”


    当初除了在昆山之外,朱雄英也挑出来一部分上好的种子。


    交到了这些官员的手上。


    让他们进行培育。


    两年的时间,已经轮种了好几茬。


    是时候验证自己的成果了。


    听到朱雄英的询问,为首的官员起身说道:


    “皇孙殿下,那些种子已经 种下去了大概三轮。”


    “第四轮如今也在茁壮成长。”


    “但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


    “不过单看长势的话,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并且前三茬的收获也表明这些种子的产量正在稳步上升。”


    “若是朝廷需要的话,这些种子完全可以放开种植。”


    听到这些官员的话,朱雄英又将目光看向那些老农民。


    农民赶紧说道:


    “咱们对朝廷培育的种子 倒是不清楚。”


    “不过江南这两年的粮食产量确实有所提升。”


    “这都是朝廷的恩德所致。”


    听到这些人的话,朱雄英的心里大致就有数了。


    不过朱雄英今天叫他们来的目的显然不在这方面:


    “我今天叫你们来。”


    “不是为了这些种子。”


    “若只是为了你们自己迭代出来的这些种子的话。”


    “何必大费周章?”


    迭代?听到这个词,众人的脸上感到十分疑惑。


    朱雄英说道:


    “就是你们所谓的筛选和培育。”


    为首的官员眼睛一亮:


    “皇孙殿下这个词倒是挺贴切。”


    朱雄英摆了摆手说道:


    “这不是重点,今天真正叫你们来 的重点。”


    “是希望你们能够为大明迭代出来一种产量极高的种子。”


    听到朱雄英的话,一个官员试探着问道:


    “敢问皇孙殿下所说的产量极高,究竟有多高?”


    朱雄英说道:


    “每亩的产量最起码要比现在翻上一番。”


    “甚至两番到三番,也不是不行!”


    朱雄英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官员 惊声呼道:


    “这不可能!”


    但是随即就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赶紧向朱雄英请罪道:


    “臣失态,请皇孙殿下降罪!”


    朱雄英摆了摆手说道:


    “无妨!”


    其余人的脸上也都露出了惊疑之色。


    尤其是那些农民。


    脸上的惊疑之色中还夹杂了几分荒唐。


    不是觉得自己荒唐,而是觉得眼前这个皇孙殿下荒唐。


    自己种地种了一辈子。


    算得上是其中好手。


    但却从来没有想过种粮食会种出翻一番甚至两番三番的产量。


    能够比一般的产量多出来二分之一 甚至是三分之一。


    就已经足够让县里对自己进行褒奖了。


    翻几番这种事情,从来都没有人敢想!


    这位皇孙殿下莫不是疯了?


    当然这话他们是不敢说的,只敢在心中暗自揣度一番。


    但是那些官员的胆子显然要 大不少。


    “皇孙殿下,恕臣直言。”


    “您嘴里说的那种翻一番甚至几番的产量。”


    “莫说是咱们大明了。”


    “哪怕是历朝历代也不曾有过的。”


    “除非传说中的谷神或者是稷神才行!”


    “臣等着实办不到!”


    其余人听到此人的话,也是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表示赞同!


    朱雄英对此倒没有什么意外之色。


    毕竟这个年代可没有那么高的科技,以及那位神仙一样的老人存在。


    不过即便是这样,朱雄英还是打算做一番尝试。


    因为这收益比实在是太高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大明的快速发展。


    必然会迎来一个人口大爆发的时期。


    相比较于运输艰难这些难题。


    人口大爆发才是朱雄英真正担心的 。


    大越一地,配合上大明本土。


    粮食供应绰绰有余。


    可是等到人口增加呢?


    朱雄英也知道大明肯定不会停下扩张的脚步。


    但是扩张意味着可不完全只有好处。


    农耕文明向外扩张的大小。


    几乎完全取决于本土粮食的产量。


    而那些扩张的地盘最起码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正向收益的。


    尤其是中原王朝所处的这片位置。


    几乎已经把农耕文明能够得到的精华部分全都收入自己的囊中了。


    一方面是扩张的土地需要从中原地区吸血。


    一方面是即将迎来的人口大爆发需要无数的粮食供应。


    再加上商业的繁荣,必然会有大量的人口和土地 脱离本职生产。


    皇爷爷和父王或许还没与意识到。


    但是自己已经看到了潜伏在繁荣之下的危机。


    自己和两个姑姑讨论的广西甘蔗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因素罢了。


    所以自己必须要在危机爆发之前。


    找到新的出路。


    而自己眼下要做的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想到这里。


    朱雄英笑着说道:


    “诸位,我的法子还没有说。”


    “你们怎么就知道不可能?”


    “或许我的法子,真的能让大明的粮食产量翻上几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