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朱元璋治水,筑造百年工程

作品:《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早在朱元璋决定下江南治水的时候。


    朝廷就已经开始进行筹备工作。


    朝廷的各个衙门也开始协调运作。


    从各地调集物资,并且规划出来治水的路线。


    挑选了合适的地方修建烧制水泥的水泥窑。


    从朱雄英提出想法,到开始改革商税到现在。


    大明每年的税收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现在的大明已经不缺钱了。


    在强大的钞能力带动下。


    以及整个国家机器的疯狂运转。


    很快,所需要的物资就已经全部齐备。


    之后就是征调民夫。


    开始夜以继日的烧制水泥。


    等到水泥烧好之后,又按照朱雄英给出的 比例 。


    开始浇筑混凝土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中原王朝的统治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


    从王朝建立的第一天,就开始想方设法的和这些天灾做斗争。


    所以积攒的治水方案也非常多。


    只是受限于材料的原因。


    很多方案都不能实施。


    比如开凿山石。


    现在有了水泥这个宝贝。


    很多想法就能够付诸现实。


    最简单的就是浇筑成巨大的混凝土块。


    像石头一样的修筑河堤,把洪水给拦下来。


    而工部此次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


    倒不是不想做更复杂的工程。


    而是时间上实在不允许。


    因为制定计划的时候。


    江南已经处于汛期。


    只能找出几个最薄弱的地方把水堵上。


    把危害降到最低。


    至于彻底治理水患,还需要等到汛期结束,水位下降之后才可以重新规划。


    一旁的锦衣卫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雨衣等物。


    听到朱元璋的话,徐达一脸担忧的说道:


    “四哥,要不你跟嫂子还是留在这里吧。”


    “我跟三哥去就行了。”


    “到时候 人多手杂,再有个什么事儿就不好了。”


    汤和也附和道:


    “是啊,不如你们两个留在这里。”


    “我跟老八去就行了。”


    朱元璋一边接过蓑衣一边说道:


    “怕什么,那都是咱们大明的子民。”


    “咱是大明的皇帝,自然要跟咱的子民站在一起。”


    “真要是有百姓想要对咱不利。”


    “那也只能说明咱这个皇帝当的不合格。”


    “咱不怨旁人。”


    朱元璋乞丐出身,对底层百姓的想法了如指掌。


    他们毕生的追求不过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只要有一碗饱饭吃,他们根本就不会造反。


    就像自己当初但凡有一碗饭吃,也不会走到现在这个位置。


    自己已经让他们吃饱饭。


    现在又花了大心思治理水患。


    他们感激自己还来不及。


    怎么会对 自己不利?


    再说了,这个时候正是体现皇帝仁爱百姓的时候。


    这么好的机会自己怎么会放过。


    朱元璋 原本想让马皇后留下。


    但是看着马皇后眼里的神色。


    顿时 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随后就一头扎进了雨中。


    徐达见到马皇后也要去拿所以,赶紧转过身来劝说马皇后。


    “嫂子,你可千万要留在这里。”


    “我和三哥去陪着四哥就行了。”


    马皇后却说道:


    “我的性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当年守和州的时候,我也是亲自组织过民夫的。”


    “后来打下应天,我也为将士们缝衣做鞋。”


    “怎么,如今我当了皇后,你们就觉得我性子变了?”


    马皇后的一番话把徐达等人的劝说全都堵在了嗓子眼里。


    只能任由马皇后取了蓑衣。


    跟在朱元璋的身后。


    徐达和汤和也不敢怠慢。


    同样接过蓑衣,跟在两人的身后就向外走去。


    一行人在陆祥的引导下。


    来到了准备修筑堤坝的地方。


    沿途的泥土已经被踩的紧实且光滑。


    稍不注意就有滑倒的危险。


    朱元璋一行人好不容易走到河堤之上。


    水情一览无余的展现在朱元璋的面前。


    此时虽然雨量还不大。


    但由于是整个江南都在经历大范围的降水。


    水位已经有了明显的上涨,并且水面也开始变得浑浊了起来。


    这是大水要来的征兆。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担忧之色:


    “谁料想今年的汛情竟然来的如此激烈迅猛。”


    陆祥见状赶紧说道:


    “若是往年,这样的汛情肯定会成为大灾。”


    “今年朝廷有了水泥,水患肯定会消弭!”


    “并且上游沿途也在同时施工。”


    “所以陛下完全不用担忧。”


    治理水患 当然不可能只在一个地方治理。


    而是整条河道都要治理。


    否则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朱元璋自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自己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些信心。


    此时周围的民夫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只是 他们不知道的是,大明的皇帝陛下就在自己的身边。


    见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朱元璋便下令开始动工。


    陆祥赶紧把朱元璋的命令传下去。


    早就已经 准备好的民夫。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


    开始在河堤旁边规划出来的地方开挖。


    “陛下,整条河道要拓宽一丈的距离。”


    “挖开一道两丈深的沟槽。”


    “先用混凝土块固定出一个基本的堤坝形状。”


    “再用水泥进行浇筑。”


    “等到里面的水泥干透,新的堤坝就算修成了。”


    “到时候堤坝修筑的同时,河道也会被拓宽。”


    “这样一来,就能够容纳更大的水量。”


    陆祥一边指挥着民夫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


    一边向朱元璋解释。


    朱元璋听了一会儿说道:


    “具体的事情咱不懂。”


    “既然已经交给你,咱就不会插手。”


    “你尽管放心去做。”


    “咱信得过你!”


    听到朱元璋的话,陆祥心中大为感动:


    “多谢陛下信任。”


    “臣一定帮陛下把这水患治理好!”


    说完便对着朱元璋行了一礼。


    然后转身离开。


    朱元璋则是面带忧色的看着眼前的河水。


    虽然水泥的作用 已经被证实。


    但是就眼前的水情来看。


    着实不容乐观。


    仿佛感受到了 朱元璋 心中的担忧。


    马皇后再次悄悄的握住了朱元璋的手。


    感受到手上传递来的温暖。


    朱元璋心中一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