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风雨欲来的金陵

作品:《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这段时间以来。


    李善长和胡惟庸一直在对这些淮西勋贵洗脑。


    除了早就已经不再参加聚会的蓝玉。


    其余的淮西勋贵早就已经被李善长画的大饼刺激的群情激动。


    可是尽管李善长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


    这些淮西勋贵在听到李善长的话之后。


    依然还是忍不住的心慌。


    那可是太子殿下啊。


    李善长就这么堂而皇之地说出太子无德四个字来。


    眼见众人的脸色不对。


    胡惟庸赶紧说道:


    “老师说的没错。”


    “陛下好歹还只是对官员动手。”


    “舍不得伤到百姓。”


    “但是太子居然直接对百姓动手。”


    “这不就是在动摇国朝根基吗?”


    “没想到 平时太子表现的温良恭俭。”


    “陛下离开京城之后顿时就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今日敢杀百姓,谁知道明天敢不敢对咱们动手!”


    听到胡惟庸的这番话。


    再加上之前这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


    一众勋贵渐渐的又开始恢复了之前的样子。


    此时,李善长又给众人火上浇油了一番。


    “这次太子不分青红皂白的杀人。”


    “虽说杀的都是 老夫手下的商人。”


    “可是你们别忘了,之前提升商业税的时候。”


    “你们手下的商人也没被他少杀!”


    听到李善长的话,众人顿时变得愤慨了起来。


    当初朝廷改革商业税的时候。


    就是朱标牵的头。


    那一次也杀了不少的人。


    胡惟庸看到众人脸上的表情变化。


    再次开口说道:


    “老师,学生觉得咱们不是怕太子杀人。”


    “而是怕他这个随意的杀人。”


    “咱们未来要是摊上这样的君上,那可真是生不如死了!”


    胡惟庸的话说完,众人立刻聒噪了起来。


    “就是,那些文官杀了就杀了。”


    “反正打天下的时候他们也没参与进来。”


    “将来真要是对咱们这些勋贵下手。”


    “那可又该怎么办!”


    话音刚落。


    就有人趁着酒劲儿说道:


    “既然太子无德,咱们为何不换个有德的太子上来!”


    听到此人的话,李善长和胡惟庸不着痕迹的对视了一眼后说道:


    “这倒是个好主意。”


    “这江山虽说是老朱家的江山。”


    “可是哪一寸土地不是咱们帮他 打下来的。”


    “既然能帮他老朱家打下江山,为何不能换个太子?”


    “老夫觉得,这么多皇子里,总能挑出来个贤良的。”


    “我等也不失为伊尹、霍光也!”


    李善长的话顿时让众人心中激动了起来。


    再加上酒劲儿上涌。


    纷纷开口说道:


    “韩国公,咱们都是粗人。”


    “不会搞什么虚的。”


    “咱们只想要一份荣华富贵。”


    “能够传给后世子孙的荣华富贵。”


    “你怎么说,咱们就 怎么做!”


    直到此时,李善长 和胡惟庸才终于放下心来。


    真是不枉自己这段时间花费的功夫。


    “若是以前,老夫就是 拼了这条命。”


    “也要上书劝谏太子。”


    “可是以太子如今的德行。”


    ‘“别说是老夫一个人了。”


    “就算是贴上你们所有人的命。”


    “也不可能奏效。”


    “为今之计,只能兵谏!”


    李善长的话,让在场的人刚提起的热情,又冷静了下来:


    “韩国公,咱们这是要造反吗?”


    李善长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造反, 是兵谏!”


    “让太子殿下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


    “已经让朝廷上下离心离德了。”


    李善长的话说完。


    又有人问道:


    “可是就凭咱们这些人,怎么兵谏?”


    “手里又没有什么兵马。”


    李善长笑道:


    “怎么没有兵马?”


    “陛下赏赐给诸位的府兵,还有你们府里的那些随从。”


    “不都是可战之兵?”


    当初朱元璋立国之后。


    虽说把这些人的 兵权 全都收了回去。


    但还是给这些勋贵留下了一部分府兵。


    再加上他们从军中 带走的亲信。


    每个人手里也有不少的人可以用。


    眼下这么多的勋贵。


    加起来少说有上万的兵马。


    并且这些人的战斗力,丝毫不比士兵来的差。


    “如今陛下和皇后都不在金陵。”


    “甚至连徐达 和汤和也一起带走了。”


    “咱们又是在内城。”


    “即便朱标发现苗头,想要掉京营人马前来。”


    “也根本来不及。”


    “咱们只需要拿下皇宫,再关闭四门。”


    “等到京营的人反应过来,早就大局已定了!”


    听到李善长的计划。


    众人的心中忐忑尽去。


    “好,既然这样,咱们就回去准备。”


    “早点打下皇宫,早点心静。”


    说罢就要起身离开。


    却不料被李善长给拦了下来:


    “慢着!”


    众人纷纷疑惑道:


    “韩国公,兵贵神速啊!”


    “这种事情可拖不得。”


    李善长招了招手,立刻就有人 拿来一纸帛书。


    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许多字。


    众人疑惑的问道:


    “这是什么?”


    李善长笑着说道:


    “咱们只是要帮朝廷肃清本源。”


    “又不是要造反。”


    “所以必须要师出有名。”


    “这张帛书上面写的是太子的累累罪状。”


    “有了它,就有了出师的名头。”


    众人 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还是韩国公想的周全。”


    “咱们这些粗人就想不到这些。”


    “既然已经师出有名了。 ”


    “咱们就更应该早点回去准备,免得夜长梦多。”


    李善长再次说道:


    “在此之前,还请诸位在 这张帛书上,签下你们的大名。”


    众人闻言顿时皱眉道:


    “韩国公这是信不过我等啊!”


    李善长摇了摇头道:


    “不是老夫信不过你们。”


    “当年献帝为救大汉,写下衣带诏。”


    “后来刘备等人就是借衣带诏起兵。”


    “才有了对抗曹操的正义性。”


    “咱们若是不在这上面签名。”


    “将来陛下回来。”


    “万一把咱们打成逆贼怎么办?”


    “签上自己的名字,就是咱们的护身符!”


    “到时候就算陛下想对咱们动手,也会有所顾忌。”


    说罢就率先提笔在帛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紧接着就是胡惟庸。


    众人看到李善长和胡惟庸的举动。


    都觉得李善长说的有道理。


    于是便不再犹豫,纷纷拿起笔在帛书上写下自己的 名字。


    等到写完之后,便告辞离开。


    回去准备人手去了。


    这一次,李善长便没有再阻拦他们。


    而是任由他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