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朱元璋:咱得给咱孙子铺好路

作品:《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在这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们当中。


    汤和自认为是为人比较聪明谨慎的。


    对于刘伯温这个人,汤和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刘伯温和自己这些跟着陛下一起起兵的功臣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不同不仅仅只是在文武之分上。


    更重要的是出身。


    如果说非要在历史上找一个跟刘伯温的经历比较相似的人。


    汤和觉得应该是唐朝的李靖。


    李靖先是在隋朝做官。


    后来不得不投靠李渊,成了唐朝的官。


    刘伯温自己也差不多。


    先是在前元做官。


    也是后来才投靠的陛下。


    并且还不是一开始就投靠陛下的那种。


    刘伯温投靠陛下的时候。


    陛下已经成了气候。


    而自己和徐达、常遇春。


    还有李善长以及那些淮西勋贵们。


    都是在皇帝还一无所有的时候。


    就已经跟在陛下的身边了。


    尤其是自己这帮老兄弟。


    当初陛下被人排挤。


    不就是自己这些老兄弟义无反顾的跟着陛下一起远走金陵。


    才一点一点的打到今天这个局面。


    现在大明定都金陵。


    未必没有当年的那份情分在。


    所以汤和心里很清楚 。


    刘伯温这个人在陛下心里的分量。


    远远没有自己这些人重。


    而在汤和看来。


    这也是为什么刘伯温一直被陛下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就像大唐刚开始的时候。


    李靖也得不到重用一样。


    可是现在形势居然来了一个大翻转。


    陛下居然让刘伯温做了大明的宰相。


    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于出乎意料了。


    刘伯温是个什么样的人。


    汤和捉摸不透。


    这个人比自己还要谨小慎微。


    在朝堂上从来不结党营私。


    杨宪被下狱之后。


    在众人眼里更是成为陛下盯死的对象。


    可是这样一个原本应该盯死的人。


    现在却成了大明的宰相。


    汤和的心中顿时升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


    难道陛下是要对淮西勋贵动手不成?


    这个念头的出现,吓了汤和一大跳。


    这怎么 可能!


    那可是都陪着陛下打天下的老兄弟。


    没有功劳也还有苦劳呢。


    汤和不由得自嘲一笑。


    自己真是太过于谨慎了。


    然而很快,汤和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汤和忽然想起来,李善长致仕了!


    随即这个念头便在汤和的脑子里不可抑制的疯涨起来。


    汤和再也坐不住了。


    豁然起身在屋子里面来回踱步。


    杨宪下狱,李善长致仕,刘伯温封相。


    这三件事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件。


    都不会让自己感到过于吃惊。


    可是当这三件事联系到一起之后。


    汤和立刻就察觉出来,这些事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陛下有可能真的要对淮西勋贵动手了!


    良久之后,汤和对着门外喊道:


    “来人!”


    很快一个下人就走了进来。


    对着汤和行礼道:


    “侯爷有什么吩咐?”


    汤和说道:


    “大公子在哪里?”


    “去把他给我叫过来!”


    下人闻声立刻出去寻找 。


    没一会儿,打扮的整整齐齐的汤鼎就走了进来。


    一边进来还一边笑着说道:


    “爹,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这边还等着跟那几个勋贵家的兄弟一起去练骑射呢。”


    听到汤鼎的话。


    汤和的眉头不由得一皱。


    本能的就要说出自己的猜想。


    可是最后关头,汤和还是忍住了。


    因为到目前为止,这件事情都是自己的猜测。


    无论这件事最后是真是假。


    一旦传出去,那就叫妄自揣度上意。


    这是一个可大可小的罪名。


    虽然汤和觉得陛下不会因为这个罪名拿自己怎么样。


    但是现在心中已经有了怀疑,就由不得汤和不小心了。


    所以这件事根本没法跟汤鼎明说。


    于是汤和只能开口说道:


    “整天就知道玩玩玩。”


    “你老子都帮着皇帝把仗打完了。”


    “你还练什么骑射!”


    “这段时间不准跟那些淮西勋贵家的人有往来。”


    “你最好也给我老老实实呆在府里别出去。”


    听到汤和的话,汤鼎顿时就傻眼了 。


    自己已经跟那些人约好了去骑射。


    再说了 ,父亲不是一直都鼓励自己这么做的吗?


    今天怎么突然就改了主意了?


    汤鼎也是当场就叫起了屈:


    “为什么啊!”


    “爹不是一直说让儿子将来继承你的衣钵,为陛下征战天下吗?”


    听到汤鼎的反问,汤和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索性便以势压人,对着汤鼎喝道:


    “你能耐了,连老子的话都敢不听了!”


    汤和毕竟是手中沾过无数人血的。


    那股气势爆发出来,根本不是汤鼎这种没上过战场的富贵公子能够顶得住的。


    当即便怂了下来。


    赶紧对汤和说道:


    “爹你别生气。”


    “儿子听你的就是了。”


    “这段时间儿子就老实的待在府上。”


    汤和闻言点了点头。


    随后汤鼎便灰溜溜的走了。


    等到汤鼎离开之后,汤和也是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


    另外一边,下了朝的朱元璋。


    便来到马皇后所在的坤宁宫。


    果然 就看到常氏正抱着朱雄英和马皇后在有说有笑。


    常氏看到朱元璋之后。


    赶紧抱着朱雄英过来行礼道:


    “儿臣见过父皇。”


    朱元璋一边笑着对常氏说免礼。


    一边从常氏的手中接过朱雄英,抱在自己怀里。


    脸贴在朱雄英的脸上摩挲了一阵后笑着说道:


    “让咱看看咱得好孙儿。”


    “有没有想爷爷。”


    “爷爷可是想你了。”


    马皇后和常氏则是一脸笑意的看着朱元璋逗弄朱雄英。


    就在这时候。


    朱标也从殿外走了进来,向马皇后行礼问安:


    “儿臣见过母后!”


    之前朱标就和朱元璋两个人商量过了。


    想要从朱雄英的嘴里再套出点话来。


    那就得让朱雄英知道刘伯温现在已经当上了宰相。


    对于朱元璋和朱标来说。


    让朱雄英知道刘伯温当上宰相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两个人真正想知道的是。


    朱雄英究竟想让刘伯温做出什么改革。


    如果可以的话。


    自己能够直接帮朱雄英把这些事情做好。


    省得将来还要雄英一点一点的去忙活。


    也算是为这小子将来铺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