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朱雄英:这就是我那未来要造反的四叔吗?

作品:《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臣李善长参见陛下!”


    李善长面见朱元璋后,对着朱元璋行礼说道,


    “不知道陛下召臣入宫,有何要事?”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李善长,没有直接开口说话。


    朱雄英曾说过,杨宪排除异己,打压同僚。


    胡惟庸更是怀有谋反之心。


    朱元璋能拿下杨宪,又怎么会对更加危险的胡惟庸没有防备呢。


    所以朱元璋早就已经安排了锦衣卫暗中盯着胡惟庸的动向。


    只是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


    胡惟庸居然心急成这个样子,居然连一天都等不了。


    自己这边才刚刚拿下杨宪,他就迫不及待的去找李善长去了。


    那胡惟庸是李善长的门生,不光是胡惟庸。


    朝中很多大臣也都和李善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自己肯定不能让李善长一家独大。


    只是李善长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劳苦功高。


    本身又没有犯什么错。


    自己肯定不能像对待杨宪那样对待他。


    既然如此,不如让他致仕,也免得将来君臣之间发生什么不愉快。


    “善长啊,赶紧起来,你我之间的感情,非同常人,不必如此多礼。”


    朱元璋笑着对李善长说道。


    李善长起身后回道:


    “臣知道陛下对臣的爱护之意,只是君臣之间 礼不可废。”


    朱元璋招呼太监赶紧来给李善长搬来一个绣凳。


    等到李善长坐定之后。


    朱元璋开口说道:


    “善长啊,你跟了咱多少年了?”


    李善长赶紧回道:


    “回 陛下的话,臣是前元至正十三年跟的陛下。”


    “说来惭愧,当初陛下平定滁州,臣自行举荐自己。”


    “到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


    朱元璋点头叹道:


    “是啊,咱们君臣之间已经相处二十多年了。”


    “也从壮怀激烈到如今 垂垂老矣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李善长赶紧拍马屁:


    “陛下龙精虎猛,正值当年,倒是臣才是真的已经老朽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


    “咱倒是想龙精虎猛,可惜这年岁不饶人。”


    “有时候咱也挺羡慕你的。”


    “能有机会在家颐养天年。”


    “不用操持国事,跟家人共享人伦之乐。”


    李善长原本还想说些什么。


    但是忽然发现朱元璋话里的气氛不对。


    抬头一看,果然眼神中带着一丝玩味。


    李善长心中顿时就明白过来了 。


    这是陛下在劝自己辞官呢!


    李善长心中顿时大警,好端端的,陛下为什么要劝自己辞官?


    莫非是因为杨宪的事?可是杨宪跟自己明明没有什么关系啊。


    甚至自己和他还是政敌一样的存在。


    按理说不是应该更器重自己才是。


    一时间,李善长也拿不定主意了。


    于是便开口试探道:


    “陛下说的是,臣也想早点回家含饴弄孙,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所以臣想请辞官归家,好好的过几年安稳日子。”


    朱元璋闻言说道:


    “善长啊,你这说的什么话。”


    “这朝中这么多的大事,咱还等着你帮咱分担呢。”


    “那些年轻官员做事毛毛躁躁的,哪有你来的老成持重。”


    “你可不能走,你走了咱指望谁去。”


    然而李善长听到朱元璋的话,更加确定了 朱元璋不是在试探自己。


    提到那些年轻官员,不正是要替代自己。


    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偏偏是杨宪被抓的这个敏感时期。


    李善长就算是再傻 ,也知道这位皇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虽然很舍不得这个位置,但是李善长也知道,再坚持下去,对自己没什么好处。


    于是再次说道:


    “陛下不用再劝了,你看臣现在,走路都晃晃悠悠的,臣也担心万一出什么岔子,那臣真是百死莫赎。”


    朱元璋这才长叹一声说道:


    “善长啊,咱是真舍不得你。”


    “可是咱同样也舍不得累着你。”


    “你我君臣二十几年,早就已经相知相得,没必要玩那些虚头巴脑的把戏。”


    “既然你执意要走,咱也就不多劝你了。”


    “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跟咱说。”


    “咱都会满足你。”


    李善长再次起身行礼道:


    “臣多谢陛下!”


    另一边,朱棣来到太子府想要看望自己的小侄子。


    此时的朱棣还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尚未就藩。


    来到太子府之后就一路嚷嚷着要 见朱雄英。


    朱标听到朱棣的喊叫,担心吵到怀里的朱雄英,便出声制止道:


    “多大的人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一点稳重气都没有。”


    听到大哥的话,朱棣脸上还是笑嘻嘻的说道:


    “大哥,我这可不是不稳重,我是太想见我小侄子了。”


    朱棣是朱标从小看着长大的。


    怎么能不知道他的心思:


    “你先别看你小侄子了。”


    “来我问问你,你最近功课怎么样了?”


    听到朱标的话,原本还一脸兴奋的朱棣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


    “大哥,我就跑来看看小侄子。”


    “你怎么还要考校功课啊。”


    朱棣最喜欢的是行军打仗,而不是读书写字。


    看到那些书本头都是疼的。


    这大哥哪都好,就是对自己功课管教的太严了。


    听到朱棣的话,朱标顿时就生气了:


    “父皇给你请了教授教你圣贤书。”


    “是为了让你懂其中的道理。”


    “没想到你整天就知道玩玩玩。”


    “过几年就要就藩的人了。”


    “到时候让我怎么放心得下。”


    听到朱标的话,朱棣小声嘟囔道:


    “读书?读书可把蒙古人读不走,还是刀剑厉害一些。”


    然而两人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还是被朱标给听见了。


    当场就要呵斥。


    一旁的常氏看到事态要开始变得不可控。


    赶紧对朱标说道:


    “好了好了,难得老四今天来看雄英。”


    “你还在这考校功课。”


    “真要是这样,老四还不如不来了呢。”


    今天朱棣来太子府看雄英是家事,不是国事。


    既然不是国事,作为长嫂,常氏就需要拿出长嫂的态度来。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这一点常氏还是分的清楚的。


    听到常氏帮腔,朱棣的脸上再次露出笑意:


    “就是就是,还是皇嫂疼我。”


    “我好不容易得了空,来看我的小侄子,大哥还要训我。”


    朱标见状还要再说些什么。


    正好此时朱标怀里的朱雄英也醒了。


    常氏赶紧开口说道:


    “雄英醒了。”


    “快,你四叔来看你来了。”


    有了台阶的朱标也不再提这件事。


    而是笑着说道:


    “正好雄英醒了,你想看就好好看看。”


    朱棣见状赶紧走上前去。


    开始逗弄 朱标怀里的朱雄英:


    “雄英,你赶紧长大,到时候四叔带你骑马玩 !”


    刚刚睡醒的朱雄英听到四叔两个字。


    立刻就来了兴致。


    【这就是自己那个将来要造反的四叔吗?】


    原本还想阻止朱棣胡言乱语的朱标在听到朱雄英的心声之后。


    顿时愣住了。


    看向朱棣的眼神也充满了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