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因为盛希平的事,盛希安的这个家庭审核就卡住了。


    场里领导讨论,有的人就说盛希安他哥都进去了,这个影响不好,肯定不能让盛希安去上大学。


    也有的人说,那是哥哥,又不是父母,不能这么算。


    盛希安是前川林场这一年唯一考上大学的,整个儿松江河林业局考上的也没几个,这是林场的荣耀。


    不能因为盛希安他哥的事儿,就影响了弟弟的前途。更何况,盛希平那件事本就存在问题。


    场里争执不下,只能听从局里的意见。


    然而孙家此时在局里正红呢,两家既然结了死仇,孙家哪里能让盛家出来个大学生?


    万一盛希安将来有点儿造化,平步青云,岂不是对孙家不利?


    于是盛希安的审核没能通过。


    盛希安因为这一场打击,差点儿疯了,精神状态也不好。


    盛希安的大舅张守志以前参军打过仗,后来受伤了复员在抚顺煤矿工作。


    张守志家里没儿子,只有俩闺女,得知这边的情形后,就写信过来商议,把盛希安过继过去。


    然后他提前退休,让盛希安接班。


    盛连成跟妻儿商议了一下,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盛希安眼看着上学无望,这边有孙家压着,估计招工也麻烦,莫不如去抚顺那边接班,好歹有个工作。


    就这样,盛希安去了抚顺,接了大舅张守志的班,在煤矿当了工人。


    盛希安有文化,又有舅舅的人脉,在那边发展的不错。


    虽然抚顺的煤矿资源逐渐减少,九十年代末也经历了资产重组啥的,但盛希安那时候已经算是核心干部了,倒也没太大影响。


    后来还在集团公司中任职,日子过的不错。


    “老三,你也得多努力才行,将来或许政策能变,备不住你们还有考学的机会。


    要是你和你二哥都能考上大学,咱家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盛希平也给老三盛希康夹了点儿菜。


    “这边的老师讲课怎么样?能听懂么?”


    老三比老二小两岁,但他是腊月出生的,所以晚上学一年,目前在读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