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三千里之援:表六皇子彻为嗣君

作品:《请皇兄,赴死!

    砰!


    周明再也没了力气,彻底瘫倒下去。


    他仰面躺在那,盯着大殿上的雕梁画栋。


    原先殿顶红柱上清晰的龙纹,竟变得越来越模糊,似要隐没云间。


    在他的世界中,几乎彻底不可见了。


    大夏皇嗣竞争激烈,首先从出生开始第一道难关就是活着,活到加冠。


    到这时候,你算是成年了。


    但加冠未必立嗣,立嗣说白了就是获得候选人机会。


    储君,只在嗣君中产生。


    当代加冠皇子都很优秀,除了老四脑子有问题没有立嗣,其余四人都是嗣君。


    周彻现在争的,正是这个候选人的资格。


    而周明此刻失去的,也是这个候选人的资格。


    一般而言,一旦被废嗣,就相当于提前出局,政治生命结束。


    被废再立的,不是没有,极少极少。


    他背后最大的支持者,当朝三公之一的王宸,自始至终都没有开一句口。


    不是他已然冷漠无情,而是他清楚:这已是留情了,这也只是刚开始。


    一位皇嗣倒塌,从来没有直接一刀劈了的。


    像周明这样屹立多年、颇有建树的皇嗣,脚下如老树盘根。


    清算,从这开始。


    能否活命,还要看天子、看他的兄弟们,是否留情。


    “张常侍,扶五皇子去偏殿休息吧。”周崇平静开口。


    “是。”


    张辩一施礼,领着两人过来。


    他们试图扶起周明,却发现对方瘫如烂肉,像是醉死的人,竟怎么都立不住。


    无奈,只能一左一右挟住他胳膊,往一旁拖去。


    周明的腿像断了般,在地上拖着。


    周明清楚,自己这样是极丢人的,但他已提不起半分力气了。


    原本……原本他以为自己能吃下这件大功的,一旦如愿,他就是距离储君最近的人。


    一步踏空。


    已悬深渊矣!


    见周明被扶走,周崇又奏:“陛下,罪者当罚,有功者当赏。”


    “然。”天子颔首,道:“杨大,传在京同九卿级官员即刻入殿!”


    “是!”


    杨大应诺,转身之间,笑着冲周彻点头。


    大步走到宫门口,喝道:“传同九卿官员即刻入殿!”


    “喏!”


    殿外绣衣应诺,皆背挂黑红旗一面,急奔出城。


    此旗代表身带紧急皇命,可通行一切门禁。


    周彻退回到他应该在的位置。


    “六皇弟,恭喜了。”


    殿中气氛凝滞,却也陷入了短暂的歇息。


    大皇子轻声开口。


    周彻笑道:“不知道父皇能赏我些什么。”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三皇子周松看了他一眼:“三公和大宗正都在,又召在京同九卿以上官员,你不懂?”


    “这有深意么?”周彻茫然摇头:“还请皇兄赐教。”


    “父皇要立你为嗣君了。”大皇子道。


    未久,在京大员们都正装入殿。


    三公九卿,是整个外朝官员体系的主体框架,是把握中枢权力的人。


    但和他们同级别的人,还有其他人。


    和三公同级的,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此三职不常设,其中大将军要么不设,一旦有了,地位都隐在三公之上。


    上一任大将军,还要追溯到周彻的外公。


    当朝并无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却还有一位行车骑将军——周彻的舅父、皇甫家族当代宗主皇甫征!


    但是他远在凉州,其主要任务是坐镇凉州,稳住诸羌和西域诸国,不涉朝中事。


    与九卿同级的,军中有卫、前、后、左、右将军,亦或者其他加大将军号者。


    还有便是重要地区的封疆之臣,如河南尹魏仲文。


    设储君时,储君太子太傅也与九卿同级。


    迈入殿内的卢晃、魏仲文,此刻是满面红光,兴奋的望着周彻。


    “陛下。”杨大有禀:“廷尉卿李清彦暂缺,府衙报其临时执法去了,正在急联。”


    “不等他了!”天子将袖一摆。


    大宗正周崇即刻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表!”


    “皇叔请讲。”


    “六皇子彻,母系凉州名族皇甫氏,为我大夏皇室子,有皇嗣之表,更兼文武英才。”


    “今不惜以千金之躯深入险地,为国平难;又有宽宏之风,兢行仁义之道,其武功德行,实彰我天家之风。”


    “臣与宗室诸老认为,当为六皇子加冠立嗣,以彰其功,为我宗室子弟之表、为天下之表!”


    为天下之表!


    这五个字一出,场中其余几位皇子都是神情一滞。


    当年,他们进位皇嗣,也是由大宗正周崇出面推举的。


    但这五个字,可是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这进嗣之表,没有一个字会多余,都是要记之于书、传之于世的!


    可想而知,在追名成风的大夏,由老皇叔亲口盖章的天下之表,会造成何等轰动!


    哪些学生士子武人,只怕难抑一睹其风采之心了。


    天子满面堆笑,目扫殿内:“诸卿何议?”


    这个时候,只要不是不开眼的,都不会跳出来唱反调。


    但他们也没有义务出来共同推举。


    推举人愈多,则嗣君得势愈旺,在朝中愈吃得开。


    相反,若是没有朝中大臣响应,便是推上去了,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嗣君罢了。


    诸臣沉默,目视三公所在。


    依旧例,都是由三公中的一位或多位先开口,其余九卿才好附议。


    三公不动如山。


    卢晃急了,一步正迈出,门外响起喊声:“兵曹尚书皇甫龙庭求见!”


    兵曹尚书是内朝官,权力很大,却没有足够的地位参与这种会议。


    天子笑了:“准!”


    皇甫龙庭披挂而入,双手托举一封文书,高声道:“家父行车骑将军皇甫讳征言,举贤不避亲,特寄书信来,推举六皇子为嗣君!”


    周汉眼珠子都要瞪了出来。


    你不是在大河对岸?!


    好好好,卡着点来,一切都盘算好了是吧!?


    群臣心惊。


    皇甫家亮牌了!


    老爷子隔着几千里来站明队。


    宣布自家再涉朝堂,并且直接下场皇嗣斗争!


    卢晃早已迫不及待,见有皇甫征书在,哪还会等三公?


    直接抢了出来:“臣大司农卿卢晃——”


    魏仲文紧随其后:“臣河南尹魏仲文——”


    武将序列中,一名中年武人出列:“臣左将军刘德——”


    “表贺六皇子进位嗣君,请陛下恩准!”


    大皇子周元、三皇子周松,恍若回神,亦忙出列:


    “儿臣元——”


    “儿臣松——”


    “还有我!”


    那个脑子有问题的老四也走了出来。


    他不懂许多,嘿嘿傻笑着,跟着两个哥哥一起奏同。


    “善!善!善!”


    天子大笑,连连点头,看着周彻,一声长叹:“你给了朕惊喜,也没有给你母亲丢人,做得好、做得好啊!”


    眼眸晃动,当中竟有几滴泪光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