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买了套四合院

作品:《1979我的文艺时代

    这处四合院,是一座二进的四合院,正门就开在金鱼胡同,地理位置相当不错。


    刘哥说道:“以前这四合院开过饭庄,后来嘛,你们知道的,饭庄没了,就成了住人的地方。”


    刘哥名叫刘三通,现在是个工人,早年也上山下乡过。


    至于父母,死得早,就给他留了这套四合院。不过,听他说,在美利坚还有个富亲戚,是早年移民过去的。


    姜玉楼问道:“这套四合院我挺满意的,不过刘哥你为什么要卖?”


    “这……”刘三通迟疑了起来。


    卫国平在一旁道:“刘哥,我介绍的人你还信不过吗?”


    “行,都这时候了,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刘三通说道:“我刚才说了,我有个亲戚在国外生活,我想去那边投奔他。出去了,国内的四合院也就没用了,还不如卖了换点钱呢。”


    “哦,出国啊。”姜玉楼点了点头。


    他语气平淡,但是看刘三通的眼神却很诡异。


    四合院啊,你卖了就为了去美利坚给别人打工?


    这套四合院要是留到后世,最少都能卖好几个亿,你去美利坚干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赚这么多呢。


    不是他小看刘三通,而是对方年纪大了,也不是技术人才,美利坚那地方,知道的都知道。


    这年代去那边的,百分八九十都是去中餐馆打工,钱途有限得很。


    不过他也不会劝,刘三通要是不卖房,哪里有他的机会。


    反正姜玉楼已经动心了,恨不得立刻就买下来。


    他觉得这地方不错,地段好,人气更旺,吉祥大戏院、南边是东安市场,西边紧邻王府井大街,这特么简直是黄金地段啊。


    以后就算是要拆了,拆迁费都够他吃一辈子了。


    这么好的位置,刘三通随便做点生意都比卖了四合院去美利坚洗碗强啊。


    想到这里,一股子优越感油然而生。


    当然,说不定别人还觉得他傻呢。


    有那么多钱买破四合院?


    纯纯的脑子有病。


    刘三通问道:“小兄弟是真的有意要买这套四合院?”


    “当然了,你不信我,总该信老卫吧。”姜玉楼哈哈一笑道。


    “不过,这面积和价格刘哥可得好好说道说道吧。”


    “那是当然的。”刘三通说道:


    “这本来是一个典型的三进四合院,但后来房主把南边沿街的倒座房跟一进院打通,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变成门面房,搞成了个打开门做生意的沿街饭庄,后面则依旧住人。


    所以说,这么一改,一进院没了,少了一个院子,就成了二进的四合院了。


    但不管怎么样,总面积在那,也是个六百多平的中型四合院。”


    姜玉楼眉头一挑,淡淡道:“六百多平的面积,已经不算小了。”


    实际上,他心里开心的要死。


    要知道,这时期还没从南方传来万恶的公摊面积,这所谓六百多平,那都是妥妥的套内面积。


    是的,这只是住房套内面积,院子没算在套内面积里!


    要是算上院子,这起码再加一两百平,四合院的面积不得直奔八百多平去了!


    刘三通沉吟片刻后,开了个良心价:“价格的话,这套房子你要是诚心想要,你给我一万二。”


    “你说多少?”姜玉楼不动声色道。


    卫国平以为姜玉楼嫌弃价格高,于是说道:“刘哥,一万二的价格太高了。你人都要走了,还不如卖便宜点早些出手呢。”


    “你看看你这套院子,太大了。这年头,有多少人手里有那么现钱?也就我这哥们了,能碰到都算你的运气。我看啊,你就抹个零,我兄弟肯定要。”


    刘三通不确定道:“抹零?”


    这一万二怎么抹零?


    “嗯,一万块怎么样,干脆点。”


    刘三通瞠目结舌道:“一……一万?”


    原来是这样抹零,一下子把两千当零头抹掉了。


    卫国平好心提醒道:“刘哥,你不是马上要走了吗?你离开了,可没人帮你卖房子了。”


    “这……好吧。”刘三通垂头丧气道。


    也就是他要出国了,而且一去回了,否则绝对不会卖这么便宜,还是太急了啊。


    刘三通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一万可以,不过得给现钱,而且要一次结清。对了,还要两天之内。”


    “行,一万现钱,两天内付清。”


    姜玉楼面上不动声色,心里都快乐疯了。


    卫国平,一辈子的兄弟!


    至于什么条件,他都无所谓,关键是太TM便宜了!


    套内六百多平的沿街四合院,外带两百多平的院子,位置还这么好,才要一万多块钱!


    合着一平米才不到二十多块钱?


    这价格你敢信?


    不过还别说,要是在这时候,这房子确实就这价。


    同样是80年,后世家有儿女的刘姥姥在故宫旁边买了一套四合院,也就花了两万多。


    那是哪里,是故宫啊!


    那个位置的四合院也就两万多,可想而知此时燕京的房价有多低了。


    八十年代的平均工资四十块一个月,还要养活一家老小,一个月下来可能会有十块钱存起来,一年大概一百二十块,还要过年可能要三十块,一万块大概需要一百年的才可以攒够。


    很少有人会奢侈到买房,而且这个年代还是公房,更没有必要买房。


    再说了,这个时候的四合院都是挤得满满的,根本没有人卖啊,估计,一万块钱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最重要的是,此时商品房交易虽然放开了,允许自由买卖房产,但还没真正兴起。


    就是说,此时真肯买房,尤其是买四合院的人不多。


    因为就算你想卖房子,也没多少人能拿得出钱来买。


    而能拿出这笔钱来的人,要么就对这些房子不感兴趣,要么找不到房源。


    姜玉楼主要是总拿后世比,才觉得这房价便宜,实际上这就是市场价,本地人能买得起的没几个。


    好吧,这都无所谓,最关键的是房价便宜。


    这地方以后可是寸土寸金啊。


    要是换了二十一世纪初,这房子不卖个三五亿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想到这里,姜玉楼就觉得心里美滋滋,这便宜捡大了。


    “刘哥,我们现在签购房合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