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被赶出来了

作品:《我的红楼生涯

    仔细端详了好一会,昌平帝忍不住道:“贾爱卿,这块布料看起来色泽艳丽,摸起来分外舒服,一看就很保暖。


    依朕看啊,这块布甚至跟锦缎有的一比,只是这种布料朕为何从未见过啊?”


    听了昌平帝的话,贾瑜只是含笑不语。


    昌平帝又看了一会后将布料放桌上,“诸位爱卿,你们也看一下吧。”


    戴权赶紧拿起布料递给了下面的汪知节等人。


    布料在众人手中转了一圈后,所有人都被这块布料给震到了。


    色泽艳丽不说,摸起来还格外的柔软舒服,一看就是一种上好的布料,以他们的眼光来看,这种布料即便是跟苏锦、素锦等最名贵的绸缎比也毫不逊色。


    最重要的是,这种布料非常的保暖透气,这才是最难得的。


    户部尚书耿本成第一个忍不住问:“贾爵爷,现在您可以说了吧,这块布料到底是何物所制?”


    贾瑜嘴角微微上翘,“这种布料便是适才被我们的杨大学士所鄙夷的羊毛制成的。


    它不但柔软透气,还非常的保暖,比起棉衣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可惜,这么好的羊毛,这么多年来在鞑子的手中只能连皮带毛的制成衣裳,实在可惜了。”


    “羊毛?”


    众人一听,所有人的眼中立刻放出了光芒。


    这玩意居然是用羊毛制成的?


    这时候,汪知节等人提到那些脏兮兮的羊毛时再也不是一脸嫌弃的神情了,仿佛在看一座金山。


    在座的都是什么人?


    不是皇帝就是内阁大佬、户部尚书。


    俗话说得好,人生在世四件事,那就是衣食住行。


    衣排在最前面,由此可见衣服的重要性。


    要是真的能把羊毛变成这种轻薄保暖的布料,那就是一座金山银山啊。


    只是兴奋过后,杨继林又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贾爵爷,既然羊毛这么好,为何这么多年来,蒙古鞑子只能连皮带毛的制作衣裳?”


    贾瑜冷笑一声:“杨大人,这有何难的。


    草原上也不是没有铁矿,但为何蒙古人连一個铁锅都造不出来?


    究其原因当然是蒙古鞑子没有那方面的技术了。


    开矿要旷工,炼铁也要工匠,将生铁制成熟铁,再制成铁锅、农具乃至兵器甲胄也需要大量的匠人。


    这羊毛是一样的道理。


    即便鞑子知道羊毛能制成布料和衣物,可他们知道如何将羊毛漂洗干净吗?他们会织布吗?他们会将布料染色吗?


    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除了知道将羊皮剥下来制成衣物外,什么也做不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连杨阁老都认为羊毛是粗鄙无用之物,那些更加粗鄙的蒙古鞑子又怎么可能想得到,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杨继林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随后又通红起来。


    贾瑜这句话简直就是戳到了他的肺管子里,这简直就是在明着骂他跟蒙古鞑子一样,是个粗鄙之人啊。


    可他偏偏还不能反驳,谁让他刚才还信誓旦旦的说羊毛就是一种粗鄙的东西呢。


    活了五十多岁的他做梦也没想到,看似粗糙肮脏的羊毛,经过加工后居然能做出如此优良的布料。


    或许是不忍看到自己的内阁大臣被贾瑜反复摁在地上摩擦,昌平帝及时转移了话题:


    “贾爱卿,这么说你手里头有如何制作加工羊毛的技术啰?”


    “是的陛下!”


    贾瑜点点头,“微臣正好知道一些,能够如何更好的清洗羊毛,并将其制成布料的技术。


    微臣也愿意将此技术献给陛下和朝廷,让朝廷来经营。”


    “大善!”


    听到贾瑜愿意主动上交这项技术,昌平帝心中格外高兴。


    谁都知道谁有了这项技术就同等于掌握了一个聚宝盆,贾瑜却能毫不犹豫的献出来,由此可见他对自己的忠心。


    龙心大悦的昌平帝此时看贾瑜是怎么看怎么满意,心中也有些可惜。


    “若非此子已经成亲,将他招为驸马,也是极好的。毕竟雪燕和雪雅已到了适婚之龄。


    尤其是雪燕,替朕掌管内务府多年,辛苦不说,到现在居然还孤身一人,朕实在是对不住她啊。”


    想到这里,昌平帝不禁怔怔出了神。


    过了好一会,昌平帝这才看向了贾瑜。


    “贾爱卿,你又为朝廷立下了一个大功。


    按说我朝历来是有功必赏,只是前些日子你刚被封爵,现在朕倒是不知如何赏赐你了。


    你自己说说吧,你想要何赏赐?只要不是太过份的,朕都依你!”


    心情大好的昌平帝当场就给出了承诺。


    贾瑜:“…………”


    我能怎么说?我该怎么说?


    说我想当国公?还是世袭罔替的?


    恐怕刚说完就被昌平帝拖下去暴打了。


    汪知节等几位大佬也饶有兴致的看着贾瑜,尤其是杨继林的眼中更是不怀好意。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轻了重了都不行。


    轻了会让皇帝以为你瞧不起他,重了会让皇帝认为你贪得无厌。


    想了半天,贾瑜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亮光。


    他看着昌平帝,小心翼翼道:“陛下……微臣一直有一个心愿一直想实现来着,希望您能成全。”


    “哦……说说看。”昌平帝不置可否道。


    “是这么着。”


    贾瑜道:“微臣虽然是独子,可事实上臣的上头还有一个哥哥,只是六岁的时候夭折了。


    臣的老娘临终前还对此念念不忘。


    臣打小就有个愿望,就想着等哪天发达了,就多娶一个媳妇,顺带着兼挑,给臣的哥哥那一房留个香火。


    不知陛下能否成全臣这个小小的心愿。”


    “嗯……你对朕就是这个要求?”


    昌平帝听后,面色依旧沉静,看不出是喜是怒,只是语气有些古怪的看着贾瑜。


    “对……就是这个愿望。”


    贾瑜小心翼翼的打量了一下昌平帝,想从他脸上分辨出一丝喜怒,只可惜眼睛都看得发酸了也看不出什么东西。


    最后他忍不住问:“陛下,这事到底行不行啊?”


    昌平帝长呼了口气,“贾瑜,你确定只为了这点小事来跟朕讨封赏?”


    “臣确定。”贾瑜用非常肯定的语气道,最后又说了句:“陛下,倘若您认为这件事太小的话,


    臣的下面其实还有一个夭折的弟弟,您要是不嫌弃,可以下旨让臣兼挑两房也是……”


    “滚……”


    贾瑜的话音刚落,昌平帝的声音就在御书房里咆哮起来。


    随后一个黑影就朝着贾瑜的面门砸了过来。


    眼疾手快的贾瑜来不及细想,伸手抓住了飞来的东西,只觉得入手沉甸甸的,很是有点份量。


    他还不及细想,昌平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滚出朕的御书房……朕不想再看到你!”


    看着几乎是抱头鼠穿逃出御书房的贾瑜,汪知节等人不但没笑,神情反而变得凝重起来。


    这家伙跟皇帝的关系已经好到这种程度了?


    一个勋贵居然如此受皇帝宠信,于国于朝廷可不是什么好事。


    几位大学士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浓浓的警惕味道。


    被撵出御书房的贾瑜刚出大明宫,就看到一道妙曼的身影正朝着这边走来。


    等来人靠近后,贾瑜赶紧低头躬身行礼,“臣见过皇后娘娘!”


    白皇后看着有些狼狈的贾瑜抿嘴一笑,瞬间犹如一朵盛开的牡丹。


    只见她脆声道:“贾瑜,你刚从陛下的御书房里出来的吧,怎的如此狼狈?”


    贾瑜垂头丧气的说:“也没什么,刚刚被陛下给赶出来了。”


    “赶出来……不应该啊?”


    白皇后疑惑道,“本宫记得,前两日你刚被陛下封了定远伯,陛下提到你时还一脸的欣慰,怎么突然就把你给赶出来了?不应该啊?”


    “也没什么,微臣只是向陛下要了一个小小的恩典,陛下便龙颜大怒,将微臣给赶出来了。”贾瑜一脸的悻悻。


    “到底是何事?”


    白皇后愈发好奇了。


    “这个……”


    贾瑜迟疑了一下,觉得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


    否则他也不敢保证这位皇后娘娘会不会也和昌平帝一样突然对他施展狮子吼神功。


    只见他干笑一声:“娘娘若是想知道的话还是亲自去问陛下吧,臣委实不方便说。”


    说完,这厮便一溜烟的跑了,只留下一脸愕然的白皇后。


    “这孩子……”


    看着贾瑜很快便消失不见的身影,白皇后哑然失笑起来,摇了摇头后这才迈步进了大明宫。


    等他进了御书房后,正好听到昌平帝正吩咐汪知节:“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汪爱卿你尽快从贾瑜手中拿到制作加工羊毛的技术。


    然后让工部赶紧在京郊开设一个加工羊毛的场所,规模要尽量大些,多抽调一些工匠。


    务必要在三个月之内看到大夏朝廷纺织出来的第一批羊毛布。”


    “臣遵旨。”汪知节站了起来恭敬的回答。


    “就这样,尔等先跪安吧。”


    “是……臣等先行告退。”


    汪知节等人听了昌平帝的话后,站了起来齐声告退。


    白皇后就站在御书房的门口,汪知节等人从她身边路过时也向她行礼时,她也微笑着颔首回礼,显得格外落落大方。


    等到汪知节等人离开后,白皇后这才莲步轻移,来到昌平帝身旁,从提着的食盒中取出一碗莲子羹放在龙案上。


    “陛下,适才臣妾过来时遇到贾瑜了,看到他一脸狼狈的出去,臣妾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这小家伙却支支吾吾什么都不肯说,莫非他又惹了什么祸事被您训斥了不成?”


    昌平帝冷哼了一声,“梓童你是不知道那小子有多气人,适才……”


    随着昌平帝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的原委说出来后,白皇后这才明白自己丈夫为什么会发火了。


    她强忍着笑意道:“臣妾明白了,那贾瑜的意思是想求您给他一个恩典,让他兼挑他们家那夭折的哥哥和弟弟那两房呗?”


    “何止啊!”


    昌平帝怒道:“那混小子的意思是让朕下旨给他赐婚呢。


    他也不想想,从古至今,我华夏子民从来都只有一房正室。纵然是兼挑充其量也就是平妻,和正室平起平坐而已。


    这小子倒好,一口气就想兼挑三房,还想让朕替他背书。


    感情好事全让他占了,却让朕来当这个恶人,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倘若真有这样的好事,朕早就自己干了,还轮得到他!”


    话音刚落,昌平帝这才发现有些不妥,一抬头就看到白皇后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陛下,感情这种美事您自己也想啊?”


    昌平帝面色一僵,半晌才有些结巴道:“啊……这个……梓童啊,朕只不过是随口这么一说而已,并没有其他意思。”


    白皇后幽幽道:“其实纵然有这个意思也没什么,臣妾如今也已经是人老珠黄,自然比不上那些十六七岁的黄花闺女,陛下生出别的心思也是正常的。”


    昌平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随口一抱怨,却让自家皇后打翻了醋坛子。


    郁闷之下,他只好拿起一本奏折看了起来。


    不过白皇后也知道吃醋这种东西偶尔为之确实可以起到调剂夫妻感情的作用。


    可若是不依不饶的,那就不是调剂夫妻感情,而是会让丈夫心生怨倦的。


    只见她轻笑一声,转移了话题:“陛下,那您打算如何办呢?


    先前您可是把话都放了出去,让那贾瑜自己提要求的。


    可人家不过就提了这么一个小要求,您却大发雷霆,甚至还将人给赶了出去,这可不是为君之道哟。”


    昌平帝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最后才颓然道:“唉……摊上了这么一个臣子,朕真是上辈子欠了他的。


    好吧,这件事朕应下了。


    不过却不能这么快答应他,得晾他一段时间,再给他旨意。


    否则他要是看上哪家的姑娘就屁颠颠跑来让朕给他说媒,他把朕这个皇帝当成什么了?走街串巷的媒婆吗?”


    说到这里,昌平帝自己也被气乐了。


    这个贾瑜,会打仗、还会给朕挣银子,但就是有些事办得太过荒唐,连兼挑这种见不得人的破事也敢堂而皇之的在御书房这种国之重地里提出来,真当朕不要面子么?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