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奉摄政王之命

作品:《白天威风女帝,夜里被摄政王宠哭

    顾清月回到寝殿后,福康让慧儿离开,只自己一人陪同在她身边:“皇上,你的后背有没有受伤,让我看看吧。”


    “朕的后背没事,摄政王他只是……”顾清月疲惫的闭上了眼睛,把今天的事情,总结成一句话:“摄政王他疯了。”


    福康听后若有所思,他自然也感觉出来陆怀瑾今日的不对劲。


    他是喜欢顾清月不假,但此人绝不可能干出强迫女子的事情,尤其这个人还是皇上。


    因此事实在是太可疑了,福康决定冒着风险也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皇上,敢问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恕我多说一句,皇上实在是不应该与摄政王发生冲突。”


    顾清月一脸愁容,她无奈扶额,反正这件事情福康知道也没什么,于是便开始话头:“这件事情,真的不怨朕。”


    她将今日从头到尾发生过的事情说了一遍,福康听后惊骇之色,浮与颜表,他怎么都没想到陆怀瑾居然会怀疑顾清月不是顾清月。


    “简直是太荒唐,朕原来不好的时候,他不喜欢,现在朕决意改邪归正,他竟然开始起疑,朕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他满意。”


    “福康你说说看,难不成朕看上去就这么不堪,活生生就站在你们面前,都不像是真的?”


    “朕做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顾清月一甩衣袖,气愤地转身。


    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内心中的想法,其实与表现的完全不同。


    她在庆幸今天的事情过去了,陆怀瑾的怀疑绝不是今天一时兴起,现在此人已经验证完成,日后肯定不会再有疑心。


    然而自己也生气,气他摄政王居然敢来扒皇上的衣服,看来他根本就没有将皇帝当回事。


    这个认知,给顾清月敲响了警钟。


    对陆怀瑾千万不能不掉以轻心!


    他就如同枪支弹药,有用的时候,可保护自己,万一炸膛自己便会反受其害,不死也残。


    “皇上?”福康在后轻声说道:“摄政王此事是糊涂,但还请您念及先帝的面子上,万不能和摄政王再计较。”


    “您羽翼未满,强行和摄政王硬杠,绝无好处,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皇上万事千万要三思而后行。”


    福康一番话,和顾清月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眼前福康端来一杯热茶,她接过,看向杯中茶水内自己的倒影,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朕知道其中道理,,但摄政王其行实在逾越,让朕颜面扫地,万幸有你反应及时,没让旁人知晓。”


    福康眼眸一动,很合事宜的将手搭在了顾清月的肩膀上。


    果然顾清月主动握住了他的手背。


    福康心思一转,开始转移话题:“皇上,我今日有事没能来看你试验枪支,不如皇上和我讲一讲,这个枪支的威力如何。”


    提起这个,顾清月很愿意为他讲解。


    就在顾清月将这个东西如何厉害的时候,声音在瞬间戛然而止。


    福康不明所以的看向顾清月:“皇上?”


    顾清月快步朝着门口走去,她这是想起来,枪支忘记拿回来了。


    自己怎么会忘记这么重要的事情呢?


    如若东西被陆怀瑾拿走,他本来就嚣张,会不会就此威胁自己什么?


    越想越感觉不好。


    先知道这东西在哪里才是最重要的。


    这手刚落在殿门的门栓上,外面慧儿声音同时响起:“皇上,摄政王侍卫乘风把枪支送进来了。”


    “慧儿把东西到呈进来。”


    “是。”


    等慧儿将东西拿进屋,顾清月立马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从子弹看到每一个细小的地方,因为不放心,顾清月甚至将东西拆开来,数了数零件全部在这儿,才放心下来。


    慧儿把这些都看在眼里。


    得令退下以后,她在外立马告知众人:“日后看到摄政王,若我不在,你们便拦着,让他不可擅自进入御书房或尚书房。”


    有太监看起来很为难:“慧儿姑姑,奴才们都是下人,拦摄政王,还能活了吗?”


    “若是摄政王恼怒,你们就说是我吩咐的,我吩咐的也就是皇上的意思,这样说,明白了吗?”


    “明白。”


    慧儿是察觉到女帝和摄政王两个人又发生矛盾了。


    以防万一总是好的。


    不然皇上不敢拿摄政王撒气,保准怪罪自己。


    她这样防患于未然,总比祸到临头强。


    不多时,慧儿听福康准备让御膳房传膳。


    殿内,福康主动伺候顾清月洗手擦脸,嘴上不忘说些事情,排解她的心情:“皇上,如今东西制作完成,填满武器库房指日可待。”


    “朕也盼着那天呢,不过在那之前,朕决定带你出去走走,一来散散心,放松一下,二来陪朕去一个地方。”


    “皇上准备带着我去哪里?”


    “军营。”


    闻言,福康脸色微变,有些不放心的问她:“皇上,该不会是还想和人比武吧?那可不行,皇上你忘了上一次的事情了?”


    顾清月想到上次的冲动,自己也挺不好意思,她笑道:“这次朕绝不会那么鲁莽了,你呢,就把心放在肚子里。”


    顾清月说了一会话,心思被转移,整个人轻松不少。


    饭后难得和福康在宫里走一走。


    天色渐深,顾清月送福康回宫后,自己没回寝殿,而是前往就近的御书房。


    一人独坐书房内,展开一张纸,将现在朝堂上所有文武百官的姓名写在上面。


    写好后,她认真的看着上面每一个人的名字,恨不得看出来一个大窟窿。


    整整一个时辰,顾清月看明白了。


    这文臣中,太傅有一派人,中立党也不少,他们见风使舵,不拘是谁,只管谁厉害就听谁的。


    在剩下一些,看起来是自己的。


    但张生是陆怀瑾先结识,后入朝为官,其余提上来新贵,皆为自己和张生商讨所决定。


    顾清月在思考,这些人是否会对自己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他们是否因张生,而结识摄政王。


    亦或者,张生就是奉了摄政王之命,举荐他们上位?


    自己暂且不担心陆怀瑾造反,可今日之事着实让人寒心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