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这包子也太软太白了吧

作品:《穿书七零,炮灰死了三次后逆袭了

    易小秋几人在国营饭店吃得热火朝天的,丝毫不知道二狗子兄弟俩的惨状。


    刀疤子带着几个兄弟回到小院子。


    那小院子是几人的临时落脚点,也不怕暴露,几人这才把易小秋两人往这院子带。


    没想到这没有成为易小秋的关押之地,倒是成了二狗的挨揍的地方。


    三狗跟刀疤子一进院子就见自家哥哥跟个死狗似的趴在院子里。


    “哥!你怎么啦?”三狗见自个儿亲哥一动也不动地趴在那儿,还以为人死了。


    “谁?打了我哥?”三狗子跑过去探了探二狗的鼻息,见他还有气,松了一口气后,又觉得气愤不已。


    这么冷的天,就这么把他哥扔在院子里,是怕他死得太慢吗?


    “怎么回事?”刀疤子走进屋里,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大哥,咱们被那二狗子给坑了,那两个娘们可真能打,把我胳膊都卸了!这仇我必须得报!”


    “是啊!我们被二狗子骗了,这不,打他一顿出气罢了。”


    刀疤子嘴角抽了抽,“意思说你们还打不过一个小娘们咯?还被人家小姑娘打了!”


    “大哥,话不能这么说,我们是一时没注意。被那个娘们给偷袭了。”大眼男人鼓着一双眼睛,气汹汹道。


    抓宋莹的两个男人倒是想附和一二,却发现这话无论如何都没有底气说出口。


    “放屁!我哥可是提醒你了,那易知青有一把子力气不说,还有点儿手段,你们打不过人家姑娘,就拿我哥一个断了腿的人出气,还是个男人吗?”


    “你!敢这么说老子,不要命了是吧?”王麻子脸一黑,抬手就要打三狗子。


    “够了!”刀疤子怒吼一声,王麻子不敢动了。


    “这事儿咱们再合计合计,别再出这种馊主意了!”


    “大哥,我有一计。”一个尖嘴猴腮的干瘦男人凑到刀疤子身边,同刀疤子耳语了一番。


    “好!这主意好!等下次那些娘们上公社来…不,咱们也可以找过去。”刀疤子终于露出了个笑脸。


    …………


    易小秋几人有惊无险地回到了七连队。


    几人回到知青点才发现池舒年回来了。


    大家都惊讶得不行了,都以为池知青会过完年回来,没想到居然年都没过就来了。


    池舒年这次回来,远没有第一次下乡时的那种精气神。


    也不知道回去干了什么,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比秋收那会儿还瘦。


    胡子拉碴的,衣服也不知道多久没换了,跟咸菜似的。


    苏绵绵看到他那模样,心都快碎了。


    池舒年见到苏绵绵,第一时间就拉着苏绵绵回了后院那屋。


    两人在屋子里不知道说了什么,自那天以后池舒年又一副重新开始追求苏绵绵的模样。


    劈柴挑水那都是最基本的。


    池知青这一积极直接把莫恒安衬托得跟那吃闲饭的似的。


    洛婉琳不高兴了,她一日三餐做饭,莫恒安一天到晚躺在前面那屋里吹牛打屁,到了饭点儿往后院一钻,吃饱了,又拍拍屁股走人。


    洛婉琳不干了。


    人家谈恋爱,是找个劳动力。


    她谈恋爱就是找个祖宗,这怎么行?


    必须改!


    这不,莫恒安自从池舒年回来后,日子就没有之前那么潇洒。


    劈柴挑水烧坑,烧火洗碗打扫卫生……总之每天要干的活儿,都推给了他。


    他要是不想做,也行,结果就是,不止受冷脸,还没饭吃。


    这怎么行呢!他所有的粮都已经搬到洛婉琳那屋了。


    莫恒安觉得都是池知青连累了他,要不是池知青这么积极,衬托出他对洛婉琳的怠慢,也不会受洛婉琳冷脸,还没饭吃。


    两人一时间在后院较起了劲儿。


    你劈一天烧的柴,我劈两天的。


    你挑一担水,我挑两担水。


    易小秋看了几天热闹,就把目光放在宋莹和蓝知青身上了,这两人居然搭伙吃饭了。


    这在知青点代表什么意思,恐怕没人会不知道了吧!


    易小秋也顾不得宋莹的冷脸了,跑过去就是一顿打听。


    “你想太多了,蓝知青这段时间跟我一起弄到不少肉,不方便在前面大厨房做,干脆就跟我一起开火了。”


    宋莹居然破天荒地说那么多跟她解释。


    这太异常了,打死易易小秋也不相信两人什么事都没有。


    以她的了解,宋莹可不是什么热心的人。


    “哦!原来是这样啊!”易小秋夸张道。


    宋莹被说得有些不自在。


    这天,沈若菲也不知道从哪儿听了八卦回来,一进后院,就神神秘秘地拉着易小秋说起了悄悄话。


    “小秋,我跟你说个秘密。”沈若菲兴奋得不得了,就跟那捡了钱似的。


    上次见沈若菲这么兴奋,还是在她挖到人参换到很多钱的时候。


    “什么事?”


    “我告诉你,咱们要发财了!”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沈若菲。


    易小秋对沈若菲说的发不发财没什么感觉。


    她现在光批发农产品给主角们拿去卖,就已经存下十多万元了。


    那么多钱,现在的十多万元有多值钱,易小秋心里多少有些数。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更何况她还有那么多小黄鱼,只要她理财得当,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怎么发财?”易小秋见沈若菲这么兴奋多少还是有些好奇,她究竟是发了什么了不得的財。


    “我刚才去茅房,无意中听到有人在说玉兴山有宝藏,咱们要是找到宝藏……”沈若菲说着竟痴痴地笑了起来。


    “哦,你要去找吗?”易小秋没笑她异想天开,沈若菲可是女主,如果真的有宝藏,她发现宝藏的机会也不是没有。


    “你咋一点儿也不激动呢?我可是亲耳听到的,人家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沈若菲见易小秋很平静,以为她是不相信。


    “除非宝藏就在我眼前,我才会激动,一个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消息有什么好兴奋的?”易小秋可理智了。


    沈若菲见她不信,将听来的消息又一次跟易小秋说了起来。


    说起来这事跟王老根还有点儿关系。


    王老根在七连队有个同宗堂叔,已经快七十岁了。


    他见被下放来的王姓族人越来越少,和他血缘最近的王老根都被送去劳改了,一时间感叹这块的王姓族人凋零,回忆起了往日王家繁盛时期。


    王家祖上数三代都是当官的,泰来县很多原住居民大部分都是王家的佃户,可以想象到王家多有钱。


    王家祖上当年还跟着慈禧北上,从宫里带出不少宝贝,最后大部分都不知所踪。


    后来又因为动荡局势,早年举家都搬到了海外,余下的都是一些血缘远的族人。


    听知情人说,王家离开得急,大量财宝都没来得及搬走,肯定被藏了起来的。


    “你还想去寻宝啊?”


    易小秋看着沈若菲心里暗自嘀咕:这要是别人发现这么大一笔宝藏,肯定那它没法子,但沈若菲不一样,她有空间,随便藏一点儿,下半辈子不用愁了。


    沈若菲还真有这个想法,为什么别人没听到,偏偏她听到了这个消息,则说明什么?


    说明她跟宝藏有缘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