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拜师学艺

作品:《曹操跟我打天下

    哦,对了,司马氏可是咱曹家天生的冤家啊!


    嗯,得先想办法,先把司马家给干掉。


    哦,不!


    暂时还不行,曹某还得依靠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来推荐我为官的。


    少了他,不行!


    而且,他对我没什么危害。


    只要我活得命长些,司马氏就拿咱老曹家没办法。


    所以,我要熬死司马懿。


    我得长寿。


    哦,不对,我是带着身体穿越过来的。


    我以后的儿子体质不一样。


    对对对,不怕司马氏。


    哈哈!


    ~~


    两人亲热地聊着聊着,曹操忽然又心事重重起来。


    因为他想到了未来,想到了司马氏,想到了心上人。


    袁绍在看着曹操。


    他望着曹操脸上闪烁的神情,不由奇怪地问:“孟德贤弟,你病得不轻啊!算了,别喝酒了。酒小酌,怡情!喝多了,伤身体。”


    ~~


    曹操当然也不想喝酒。


    于是,他把握机会,向袁绍提出要求,请袁绍帮忙,介绍他到蔡邕门下学艺,提升他的形象,提升他的地位,提升他的名声。


    ~~


    这是一个讲出身的时代。


    论出身,曹操远比不上袁绍。


    曹操的出身既好又不好。


    好是因为家里有钱。


    不好是因为他是宦官的后人。


    宦官后代,这是一个曹操想方设法要撕去的标签。


    所以,曹家虽富,但在当时,能看得起曹操的人不多。


    袁绍则把曹操当兄弟看待。


    因为曹操对袁绍是言听计从的,是袁绍的跟班小兄弟。


    他希望跟着袁绍,能让自己出人头地。


    ~~


    因为曹操的爷爷曹腾担任过后宫大长秋,也就是后宫的大总管,是当时宦官的最高职务。


    宦官自然没有儿子。


    但曹腾却有一个养子叫曹嵩。


    由于养父的庇护,曹嵩还担任过司隶校尉。


    而关于他的身世,则是一个谜。


    不过,曹腾去世后,曹嵩的仕途仍然顺利,担任过朝廷的大司农,这是一个掌管农林牧渔业、手工业、制造业及财政等等的职位,职权很大。


    ~~


    曹操是曹嵩的长子。


    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


    曹操从小生活环境十分优越。


    但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头上又贴着宦官后人的标签,这让他与别的士人家的孩子有所不同。


    ~~


    单亲和有缺陷的经历让曹操在性格上出现两种倾向:


    一是自卑、嫉妒心强。


    二是是破罐子破摔,性格暴躁。


    他有的时候甚至表现为残忍。


    他在家一挨训就唯唯诺诺。


    而他在外面遇到弱小者就暴躁凶狠。


    曹操前期身材短小,相貌丑陋。


    所以,看不起他的人太多。


    ~~


    但是,很奇怪,袁绍就对他很好。


    上天总是为你关闭一扇窗,就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所以,曹操生性敏感、自卑又胆大、机灵、不安分,总想引人注目。


    他一有烦心事,也会来找袁绍。


    然后,两人说说笑笑,曹操的心事也就没了。


    ~~


    袁绍喜欢曹操,可能因为与曹操对他言听计从有关。


    所以,今夜,曹操明面上是投奔袁绍而来。


    实际上,他是为了撕开宦官后人这个标签而来的。


    因为此曹操非彼曹操。


    他想找蔡邕,拜蔡邕为师,并借此机会,住进蔡邕的家里,长期与蔡文姬相伴,从小就培养好感情。


    只要能拜蔡邕为师,曹操就会名声大振,形象正面起来。


    名声在这样的年代很重要。


    谁是谁的弟子,谁是谁的老师,也很重要。


    没有这种好声望,很难聚拢人心。


    ~~


    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名臣、文学家、书法家,大才女大美女蔡文姬之父,现任朝廷议郎之职。


    ~~


    当然,此曹操要拜蔡邕为师,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蔡文姬。


    ~~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陈留郡圉县人,大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


    ~~


    此时的蔡文姬也就是几岁的小女孩。


    此前,三岁的蔡文姬在庭院玩耍,其父在房中抚琴。


    忽然,有根琴弦崩断。


    蔡文姬在庭院自信大喊:“断的是第三根琴弦!”。


    蔡邕闻言,甚是高兴,又故意弹断一根弦。


    蔡文姬再次听声辨认,大声说:“此次断的是第五根琴弦!”千古第一琴女由此诞生。


    ~~


    她就像是一株刚刚盛开的出水芙蓉,清疏而香,馥郁而淡雅。曹操不想她的绽放成为一个凄清的梦,美丽却又遥远。


    他要把这个梦变为现实,可触可亲。


    现在,他把她当成他现代社会的柳亦菲。


    此曹操知道,蔡文姬长大后,长得很像柳亦菲。


    在他不可能穿越回去的年代,蔡文姬就是他的柳亦菲,是他永远的梦,他得和她永远在一起。


    蔡文姬也将成为曹操永远的精神寄托。


    ~~


    所以,今晚,曹操心神不宁,是因为有求于袁绍。


    他让袁绍给蔡邕写封信,介绍他去拜蔡邕为师。


    不然,以他一个宦官之后,蔡邕是不会收他为弟子的。


    而曹操也不在乎学什么极品武功。


    因为他的志向是要当统帅,是要指挥千军万马。


    而不是自己与人撕杀。


    能有点武功保护自己就可以了。


    何必那么辛苦学那么武功?


    ~~


    袁绍听完曹操的请求,哈哈大笑,自然同意,也知道曹操身为宦官后人的难堪,也想曹操将来成才,为自己所用。


    因为袁绍也是有大志之人,也有大才。


    他就是性格有些缺陷,处事不够果断。


    其他方面,他比任何的世家公子都优越。


    ~~


    于是,袁绍吩咐书童,拿来纸笔墨,当即给蔡邕写信,介绍曹操情况,并盛赞:“曹孟德貌若宋玉,才如子房,志若萧何,但想进步,请蔡公收为弟子,赋予绝学。袁本初顿首。”曹操看他写完书信,顿时欢天喜地。


    他举杯向袁绍敬酒致谢。


    袁绍调侃地说:“贤弟,但盼汝学成归来,学识如容貌般巨变。”


    哈哈哈哈!


    曹操甚是尴尬,仰天大笑。


    他以笑掩饰窘态。


    当夜,两人皆醉,均斜靠榻而卧。


    他们俩说着一些胡话,聊着理想抱负,慢慢进入梦乡。


    ~~


    翌日一早,曹操拜辞袁绍,去不处远的蔡府,拜蔡邕为师。袁绍相送出府,还赠给曹操一百颗金子。


    他说像蔡邕这样的文酸,清高的很,家贫的很,不肯收礼,仅靠俸禄,又很疼爱其女,总要修书著书,而且,蔡文酸没钱还要买“蔡侯纸”来写书,花费不少。


    所以,孟德贤弟得不时的以弟子名义,给蔡邕送点钱粮,以讨其欢心。


    ~~


    以袁绍的地位,反而是瞧不起蔡邕。


    这恰与曹操相反。


    因为袁绍轻松可以得到的,曹操须付出百倍努力。


    ~~


    曹操抱拳拱手,躬身作揖,向袁绍道谢,感谢他指点自己,并说自己每隔几天会回来看望本初兄的。


    这辈子就以本初兄唯马首是瞻。


    ~~


    袁绍,字:本初,字本初,汝南汝阳人。


    他出生于一个势倾天下的世家“汝南袁氏”。


    从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


    袁绍的生母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婢女。


    他出生在京都雒阳。


    但他出生时恰逢父亲去世。


    袁绍由养母也就是其父正妻等女子抚养长大。


    但袁绍很幸运。


    他一直被其叔父袁逢、袁隗所关爱。


    所以,袁绍幼年时就做了郎官。


    由于他容貌仪态出众,经常被人模仿。


    他弱冠时出任濮阳县长,已有清正能干的名声。


    他相貌俊美,举止威仪,为人仁爱,加上他降低身份倾心结交,当时士人抢着投奔他。


    来的士人不论身份贵贱,袁绍都以礼相待。


    所以,到京都来访袁绍的宾客的各种马车挤满了雒阳的大街小巷。


    如此,曹操也只能当袁绍的跟班小兄弟了。


    ~~


    有了袁绍的这封介绍信,蔡邕也不敢不收曹操,但仍看不起曹操,也不收曹操的钱。


    尴尬啊!


    曹操见到蔡邕时,真是无比的尴尬。


    他心里也是无比的难过。


    ~~


    不过,曹操不在乎他鄙视的目光,也不在乎学什么。


    最重要的是,他能和小女孩蔡文姬在一起玩耍和游戏。


    现在,蔡文姬就是曹操的精神寄托。


    他在等蔡文姬长大,以便娶蔡文姬为妻。


    他把蔡文姬当成心中他的柳亦菲。


    当然,他也会偷偷的溜出去,买些米面回来,偷偷的补充到蔡府的后厨的米缸里。


    ~~


    有一次,蔡文姬看到了,说要向其父亲禀报。


    曹操连忙哄她说,只要她不举报此事,自己也学弹琴。


    蔡文姬这才放过他。


    这个小小女孩,对这个俊哥哥,也寄以重望,希望曹操能文武双全,能成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