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接下来的二十五枪,决定了她的前途和命运

作品:《重生后,真千金只想为国争光

    “不需要出场费,免费唱歌,不仅免费,还会给大赛赞助。”


    季晏泽心有成竹:“全国青少年射击锦标赛,难得在滨海举办,嘉禾集团不出面,提供点赞助费说不过去,这事包在我身上,不用担心,绝对没问题。”


    “呃。”


    宋凌烟又囧了,无言以对。


    是她错了,忘了眼前这位是富二代。


    不好好唱歌,只能回去继承家业的那种。


    就是这么豪横!


    ~


    两人说悄悄话的功夫,葛教练回来了,与他一同回来了还有另外一个人。


    射击馆内喧闹声骤停,队员们似乎都认识那个人,看清是他,有人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


    “刘助理,小宋的绷带缠好了吗?省队的徐教练亲自过来了,要看一下她的射击水平。”


    葛教练带着人进入射击馆,径直来到宋凌烟面前。


    “好了。”


    刘教练心知肚明,省队的徐教练是为了选拔参赛队员而来,只有经过他的认可,市队的队员才能临时编入省队,拥有参加全国青少年射击锦标赛的资格。


    宋凌烟是葛教练最新发现的人才,之前徐教练对她不了解,本来参赛队员的名单已经大致不差的定下了,经不住葛教练好一通吹嘘,这才动了心,提前来到了滨海城。


    “她为什么要缠绷带?”


    徐教练一眼就看到了宋凌烟肩膀上的绷带,忍不住的蹙眉:“不会是受伤了吧?”


    “是这样的。”


    刘教练代替葛教练解释:“这是我们为了预防受伤做的措施……”


    “唉,毕竟是新人呀。”


    徐教练听完后露出一丝失望。


    一个崭露头角的新人,真的能代表省队,参加全国大赛吗?


    刘教练将装好子弹的五把手枪放在靶位上。


    “小宋,不要紧张,稳定发挥。”


    葛教练看出了他的顾忌,暗自为宋凌烟鼓劲。


    此时此刻,多说无益。


    亮眼的成绩足以证明一切。


    “嗯。”


    宋凌烟晃了晃胳膊,穿好队服,举起手机对准了靶子。


    射击馆内鸦雀无声,无论是队员,还是工作人员,都把目光转向宋凌烟。


    所有人都明白,接下来的二十五枪,决定了她的前途和命运。


    成败在此一举!


    ~


    滨海射击馆设备先进,每一个靶子上方都有一个绿灯。


    绿灯亮起的时间为3秒,每一发子弹的速射必须在3秒内完成。


    相比于慢射,速射对于运动员的要求更高,在国际射击决赛中,每一枪速射的成绩都要在10.2以上,才算做有效。


    10.2环以下均为脱靶。


    3秒内完成射击,必须达到10.2环以上,难度可想而知。


    上届亚运会,华国选手在决赛中以50枪42中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夺冠。


    “25枪,能有18枪在10环以上,我就相信老葛,将她招入省队。”


    徐教练看着靶子上方亮起的绿灯,在心里默默的想。


    ~


    “嘭嘭嘭。”


    一连五发子弹射完,每一发都精准的卡在三秒之内。


    计数器连续报出五个相同的数字,10.3环。


    射击馆鸦雀无声,仅有微弱的呼吸,凸显了旁观者的激动和紧张。


    宋凌烟放下第一把枪,活动了一下肩膀。


    绷带舒适度正好,既缓解了胳臂的冲击,也将受伤的手指从伤口撕裂的痛苦中解救了出来。


    回头瞟了眼刘教练,竖起大拇指,向他表示了感激,她又拿起第二把抢,开始了第二轮的射击。


    “嘭嘭嘭。”


    又是一连五发子弹过后,计数器连续报出五个10.2环以上的数字。


    徐教练看她的眼神变了,逐渐火热起来。


    葛教练早有所料,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笑成了现实版的弥勒佛。


    刘教练细致的观察宋凌烟的动作,举着手机录像,以备教练后续指导使用。


    宋凌烟一气呵成,后续三把手枪之间没有停歇。


    三秒之内一发子弹,速度和稳定性都处于最佳状态。


    二十五发子弹都在10.2环以上。


    徐教练激动的心跳加速,几乎蹦出了嗓子眼。


    ~


    “哈哈哈,怎么样,老徐,我没有骗人吧?”


    葛教练有点飘:“我葛秋明说一不二,说她是射击奇才,她就是射击奇才。”


    “有小宋在,这次全国青少年射击锦标赛女子25米手枪速射项目,咱们省肯定会斩获奖牌,一雪前耻。”


    “速射成绩很好,慢射怎么样?”


    徐教练自认自己毕竟是省队教练,负责挑选参赛队员,不能和他一样飘,该有的省级教练的威严还是要有的。


    “慢射么……”


    宋凌烟心里没底,她射击凭的是感觉,身体的一种本能反应。


    生死危机之时,必须射的足够快,才能保命。


    她的大脑神经反射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拔出枪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射出去。


    速射她有把握,即便在手指受伤的情况下,在决赛中射完50发子弹,也能保证高命中率。


    至于预赛中的30发慢射,反而是她的短板。


    大脑反射和身体的本能反应之间的默契没有了,只能依靠精确的瞄准。


    好在慢射的射击规定,无论选手的成绩是10.9环还是10.1环,都以10环计数。


    预赛30发速射,30发慢射,60发子弹,满分总分600环。


    这个计分规则,对她来说,还是非常有力的。


    ~


    “慢射和速射不同……”


    刘教练知道她是新手,对规则不熟悉,托着她的手臂现场教学:“射击时手臂伸直,缓慢进人瞄区,感觉动作做的不到位,可收枪重新做动作。”


    “慢射的时间比较充足,动作做的比较细,有休息调整的余地。”


    “听到口令的同时,迅速以小臂带收视,盯住,同时扣压,射出子弹,准备下一发动作,一气呵成……”


    ~


    “嗯嗯。”


    宋凌烟听的很认真,聪慧的大脑也在同一时间极速运转,回忆前世在特种兵训练营集训时的感觉。


    那时的她,也是如现在一般的年纪,凭着一枪热血投身军营。


    从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成长为最顶级的反恐精英。


    她的成功没有捷径,唯有用超于常人百倍的毅力,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己。


    如今,她又回到了十七岁。


    想到那段热血沸腾的青春,她的情绪再次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