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

作品:《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全本免费阅读


    就在镇军将军幕府一行人抓紧时间去范县的时候,邵勋的奏疏已呈递至天子案头。


    天子、重臣看完之后,一时失声。


    就天子而言,愤怒是有的,但愤怒过后更多的是惶恐。


    荀藩叹了口气,怎么还有人不长记性呢?天子的话,能当真吗?一旦事败,天子是不可能认账的。


    司马越第一次出镇兖州之时,原徐州都督、竟陵王楙提议攻杀何伦,天子许之。


    这事其实就像当年长沙王司马乂,纠集一百多党羽突袭齐王冏,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算是规模大一点的刺杀行动。


    事情最终没成功。天子把一切罪责全推到了竟陵王身上,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苟晞一把年纪了,还上这种鬼当,只能说利令智昏吧。


    王衍也来了,坐在一旁没说话。


    天子的目光在他身上逡巡了几下,问道:“太尉为何一言不发?”


    “臣心忧国事,竟不知从何说起。”王衍回道。


    司马炽脸色不好看,语气僵硬地说道:“太尉老成谋国,定有所教。”


    王衍沉吟了下,道:“陛下,陈公此封奏疏,说了很多事。臣看完,只问陛下一句,万一陈公投匈奴,会怎样?”


    司马炽的脸唰得一下白了。


    荀藩、荀组、刘暾、郑豫等人也眉头大皱。


    王衍面无表情地继续说道:“匈奴向来厚遇降人。昔年刘元海极为看重陈公,赠以良弓,一时传为美谈。今陈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威名赫赫,石勒、王弥、石超等人皆为其手下败将。陈公若举众而降,刘聪当喜出望外,或封其为郡王,委以权柄,都督河南数州军事等闲事也。陛下试想一下,若局势走到这一步,该如何脱困?”


    “邵勋帐下诸将,并非全是丧心病狂之徒。”司马炽强辩道。


    “确实。”王衍点了点头,又道:“但最善战的银枪军、义从军皆为其部曲,主家投谁,他们就跟着投谁。洛南亦有曰府兵者,其众数千,田园、屋宅、铠甲、器械皆为邵勋所赐,他们又有几个心向朝廷?邵勋把持牙门军多年,其人善抚军心,每年正旦都不辞辛劳,赏赐不断,抚慰有加,这些人里面又有几人还记得朝廷?”


    “再说禁军。”王衍继续说道:“邵勋数保洛阳,于军中威望极高,如果振臂一呼,变乱起于肘腋矣。陛下不妨想想,此等危局,可能破解?”


    司马炽被说得脸色煞白。


    堂堂天子,没有退路。


    跋扈臣子,跳到匈奴一边,高官厚禄照享。


    你拿他没办法啊,他有刘汉这条退路,一旦投过去,石勒等人说不定都要到他帐下听令。


    到了那时候,别的不说,朝廷多半是没了,众人都沦为阶下囚。


    “陛下,臣闻陈公手里有密诏?”刘暾突然说道。


    司马炽刚被王衍吓了一下,此时听到“密诏”二字,习惯性否认:“传闻谬矣。”


    “那便是苟晞矫诏?”刘暾追问道。


    司马炽语塞。


    “既是矫诏,那便罪无可赦。”刘暾说道:“或可传旨四海,遣人捉拿。”


    司马炽恨恨地看了刘暾一眼,没有反驳。


    苟晞大军覆灭,已然没有价值,死就死吧。


    反正不是第一回做这事了。


    刘暾与王衍对视一眼,又都撇开视线。


    大家不是不愿帮天子,问题是你得掂量掂量,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


    把局势搞坏,所有人的利益都要受损,这时候还愿意陪你玩,那是真的忠臣,只可惜忠臣没几个了。


    就连苟晞,也未必是忠臣。


    “邵勋——”天子安静了一会后,问道:“会进京吗?”


    “不会。”荀藩摇了摇头,说道。


    “或许会。”王衍说道。


    荀藩看了王衍一眼,这时候还吓唬天子作甚?


    司马越可以进京清洗朝堂,邵勋干不了这事。


    他若真干了,那就是天下公敌,面临四方讨伐,豫州、兖州守相们多半也会反对他。


    不过荀藩想着想着,也动摇了,万一邵勋不顾后果,来洛阳乱杀一通,见得事不可为之时投匈奴呢?


    他会不会投匈奴?荀藩思来想去,最后长叹一声,道:“陛下或可下诏安抚陈公。”


    天子的脸一下子红了。


    他给苟晞密诏里的话并不是乱说的。


    “盗窃戈矛”不是事实吗?洛阳武库时不时调拨军械至梁县,有些甚至连他都不知道。


    他还天天偷朕的漕粮。


    离了朕,他能有今天这個局面吗?


    “如何个安抚法?”司马炽咬着牙说道。


    王衍恍若未见他的表情,道:“豫州都督王康上表请辞,今缺督军一员,或可委以此职。”


    司马炽神经质般地笑了起来:“邵勋既非宗室,又非外戚,年不过二十四……国朝可有三十岁以下的都督、刺史?”


    众人闻言沉默。


    年龄确实是他最大的硬伤。别说二十四岁了,哪怕三十岁的都督、刺史都没见过,无论你立下过多少功劳,在选官之时,年龄这一条就否了。


    更别说仪容、风姿、出身等硬性条件了。


    坚持这些,其实也是为了维护规矩。你不断破例,损失的是朝廷的威望,虽然这种威望已然所剩无几了。


    总不能让邵勋娶个公主,然后以驸马身份出任许昌都督吧?


    咦?你别说!伱还真别说!


    王衍看不下去了,直接说道:“若放在两年前,臣亦以为不可。然永嘉四年以来,天下板荡,自封刺史者有之;未得朝命,擅自攻伐者有之;形同割据,不纳钱粮者有之。种种情形,历历在目。陈公督守漕运,屡破顽敌,可谓恭顺已极。有些规矩,该变通一下了。”


    司马炽不言语,显然不愿。


    王衍叹了口气,问道:“陛下可知东阳门太仓内存粮几何?”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司马炽茫然看了他一眼。


    “若无漕粮运来,怕是很难支持到年底。”王衍说道。


    荀藩、荀组二人也不说话了,唯有叹息。


    若乏粮,禁军必无战意,洛阳军民要大量饿死。


    “琅琊王睿上疏,直言周祖宣跋扈,已遣兵讨伐,寿春恐无粮进京。”王衍又道:“今唯剩广陵,便是苟晞劫夺漕粮之处。”


    司马炽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


    邵勋恶人先告状,说苟晞劫夺漕粮,完全是胡说八道。


    但王衍这么说,显然是要把苟晞的这条罪名做实。


    既劫夺漕粮,还矫诏,不死何待?


    司马炽只觉这是在“啪啪”打他的脸,按着他的头吃那啥。


    “朝廷选官,自有法度……”司马炽弱弱说道。


    王衍直接打断了,道:“或可由两位重臣表启,朝廷遣人考察,再授予旌节。”


    国朝当官的路子很多。


    太学和国子学是两条路子——只是有做官的资格,不一定能当上官,偶尔有些平民,绝大部分是士人子弟,特别是国子学。


    州举秀才、郡察孝廉,又是两条路子,即州郡选举——大部分给地方士族分肥。


    第五条是开府重臣选举,自行委任,多为公府僚佐。


    下僚无须报备朝廷,上僚需朝廷允准,可转任外官,幕府僚佐可同时兼任朝官——王衍就曾以司徒身份兼任司马越的军司。


    第六条是朝廷选举(中央选举),偶尔会选一些平民,但最好有爵位,这就是给勋贵、外戚们准备的,体现在公文中,一般是“征”、“拜”、“除”、“授”。


    第七条是门荫入仕,不是给普通人准备的。


    第八条就是王衍说的,由三公、宰相级别的重臣“表”、“启”,甚少动用,主要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