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派粥收民心

作品:《三国:开局召唤不良帅寂灭魔法师

    邺城·太守府


    看着下方的那些百姓,李烨心中感慨万千,这些都是社会中,底层却又质朴的人,你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回馈给你。


    “老家排好队,粥还非常的充足,不要争抢,保持秩序!”


    李烨为了应对混乱的情况,特别开了五个“窗口”进行施粥,这样不仅效率提升了,发生混乱的情况也会减少。


    这些粥算不上好东西,但是对于饭都吃不饱的流民来说,却是救命的粮食。


    很快,一上午就过去了,在李烨和沈括等人的护持下,并没有出现争抢的情况,虽然也有几个人意图插队,抢位置,但也立即被周围的侍卫给抓到,单独拎出来教育。


    见一切都步上正轨,李烨也就回到太守府内,继续批阅公文了。


    因为派粥一事,李烨在百姓之中,可谓是声望大增。


    李烨的征兵告示也贴在了城门处,那些流民当中,也有不少是青壮,这年头当兵的一大好处就是,至少饿不死。


    根据李烨对于目前邺城流民的情况分析,招募所需要的兵员,还是非常简单的。


    田丰也是立即走马上任,带着两百军士以及一众官府人员,在邺城一带开始丈量土地。


    沈括还需要监造新型农具,以及研究造纸术。


    只要新型农具打造完成,就可以加大开垦荒地的效率,让更多的百姓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造纸术则是李烨的新的经费来源。


    沈万三已经离开邺城,继续为了做生意而奔走,既然来到了北方,就得拓展在这边的销售渠道,将生意给发扬光大。


    在李氏一族背景的支持下,沈万三还进一步和富商苏双、张士平、无极县甄家等大力展开合作。


    因为李烨不再是以前的白身,而是一郡的太守,按照计划,醉生梦死酒的产量也增加了不少,再加上到了北方,针对北方世家和有钱人,运费降低了。


    虽然醉生梦死酒的价格比原来有所下降,可销售量却翻了一翻。


    这次,沈万三的目的地是幽州涿郡,因此李烨还特别写了一封信,让他带上,指名道姓要交给张飞。


    张飞在当地是非常有名的大地主,可谓是家财万贯,也属于沈万三眼中的“肥羊”。


    既然主公有交代,再加上利益关系,沈万三决定亲自登门拜访。


    当然了,目前沈万三还在前往幽州的路上,预计还需要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


    今天的派粥任务算是结束了,周围了流民也陆陆续续的散了,一天下来,基本上有需求的,人人都分到了一两碗。


    太守府内


    负责派粥任务的官员来到李烨面前报告道:“太守,今日施粥,前来的流民达到了约三万人次,对粮食和木柴的消耗都不少啊,后勤熬粥几乎一日都没有停下。”


    李烨埋头写着一道命令,说道:


    “粮食不是问题,无论是邺城的府库,还是本官从那些世家手中购买的,养活这些流民不是问题,而且你也说了,三万人次,就说明实际人数,没有三万。


    从这一点可见,你非常细心,你叫什么名字?”


    李烨抬起头来,冀州人才不少,能主动注意这种细节的人物,应该是个人才。


    那人立即拱手说道:“属下姓闵,名纯,字伯典。”


    “闵纯,好名字。”


    李烨知道他是谁了,在韩馥担任冀州牧的时候,被任命为别驾,也是在袁绍意图入主冀州的时候,韩馥手下坚定的反对派。


    在袁绍将来到冀州时,以刀杖抗拒袁绍而被袁绍杀害。


    这个人虽然名声不响,但是无论是忠诚还是能力,都是可以的,倒是值得一用。


    没办法,谁让李烨手下的文官稀缺,沮授和审配又还在路上。


    根据不良人传来的情报,魏郡各地的县令还得明天才能到。


    李烨说道:“闵纯,从明日开始,你就总督派粥的任务,既然你担忧木柴储量,那你就发布一个这样的通告。


    每人若是可以携带一捆十斤重的木柴或者一枚十斤的石块前来,可以领取一升米。”


    李烨此言倒是让闵纯有些迷糊了,他也是不懂就问:


    “太守大人,木柴我理解,但要石块干什么?”


    “我总有妙用,你这般通告便是。”


    “诺。”


    带着疑惑的闵纯退了下去,开始筹备明天的派粥任务,这件事如果办好了,他日后的官路可会好走许多。


    李烨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恶来,我们回去了。”


    “诺。”


    一天的事物办了下来,李烨觉得真没什么意思,各种政务,或者一些纠纷。


    回到李府后,李烨和乔婉、乔莹一同吃过晚饭后,就独自回到书房研究兵法。


    李烨知道自己未来的对手都不简单,因此他从未停止过学习。


    李烨还在书房弄了一个小型的沙盘,用作模拟的排兵布阵。


    突然,一道寒风传来,又瞬间消散,这种情况只能是门或者窗在迅速打开后又立马关上。


    能在李府内有这个能力和胆量的唯有不良帅——袁天罡。


    果然,李烨一转身,就见到了袁天罡。


    袁天罡拱手说道:“拜见主公。”


    李烨笑道:“免礼,大帅可有最新的情报?”


    “没错。”袁天罡认真的说道:“太平教对于冀州的渗透,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严重,我已经带人除掉了魏郡太平教的头目,至少他们在起事的时候,魏郡不会有领头人和他们里应外合。”


    “大帅辛苦了,太平教对于各方面的准备如何?”


    “他们在张角、张宝、张梁这三兄弟的带领下,已经私铸了不少兵器。


    兵源方面,其中虽然乌合之众占据多数,但也不乏强悍的精锐。


    张角秘密训练了一批精兵,被称为“黄巾力士”,人数大概在三千左右。


    这三千兵丁有着完整的甲胄和武器,论战斗力,在目前大汉的各个军中也是名列前茅。


    至于粮草方面,则是他们最大的短板,按照我的估测,他们大概会选择在起事后,就地劫掠当地的地主、豪强、世家,来以此获得补充。”


    “饮鸠止渴,靠劫掠,岂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