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玩崩

作品:《大修真时代

    四班将郑国给玩崩了。


    班长王俊宇和副班长石锋见郑王不配合,两人合计勒死了郑王,想要玩另立新王的把戏。


    但他们太小看了百姓,太高估了自己。


    郑王的摆烂,百姓反而对他感恩戴德,百姓们只需要安稳的日子。


    结果你们这些仙人来了,郑王莫名暴毙,他七岁的小儿子被推了上来,还立刻要进行大范围的征兵,甚至是赶尽杀绝,除了婴儿小孩,实在老得走不动的人外,全部都要被抓去当大头兵。


    简直欺人太甚!


    政策刚颁布不久,深夜的时候百姓造反了。


    王宫被围了起来,百姓群情汹涌,四班的学生还摆着上仙的高姿态,出言训斥这群刁民。


    结果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泼出了粪便,上仙成了粪人。


    愤怒的上仙,没有施展仙法,降下仙罚,而是挥动起拳头。


    一拳还打不死人。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些所谓的上仙就是骗子,他们不是真正的上仙,而是窃国的贼人。


    百姓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拿起农具刀叉剿杀‘上仙’,这些‘上仙’手头上确实有点功夫,但也仅此而已了,一个打不过,那就一群人围上去,刀叉伺候。


    谁又能想到呢?


    四班几乎被一群暴民给灭了,剩下活着逃出来的只有区区几人。


    百姓也害怕他们的造反会泄露出去啊,大家合计着将城门给堵住了,城里各个关键路口都安排了人员看守。


    四班学生成了过街老鼠,堂堂修真者,被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给追杀。


    这世上还有比这更憋屈、更荒唐的事情吗?


    造反后的郑国,百姓带着小郑王投靠了周国,摆明了立场,不参加这次战争。


    六班带领的宋国却不以为意,直接进攻并夺取了郑国的一座郡城。


    六班班长花曼蕾吸取了四班的教训,对宋国原有的两座郡城只是稍微加重了征兵任务,但对占有的郑国郡城却采取最严苛的、竭泽而渔的征兵方式,如此便顺利的分化了征兵所引起的不满。


    ......


    “加大征兵就可以让兵力更强盛,‘运’更强盛吗?”


    算无策阻止了姬长空盲目征兵的打算。


    “难道不是吗?我们人少所以才会在巴国打了败仗。”


    “不,我们一直以修真者的角度考虑行兵打仗,忽略了一些很关键的问题。”


    “是什么?”


    “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大多人都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哪怕是没有修为的普通人,他们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这些农民农夫,都是没打过仗的,体格说不上是羸弱,但挥刀舞枪他们并不擅长。”


    “那又如何?多一个人就能多一分战力,人多总是没错的。一个训练精良的士兵还能打得过十个乡野农夫不成?无策,你多虑了。”


    “普通人的战争并不像我们修真者,总是一窝蜂的冲上去,我们悍不畏死,因为我们不会真的死去,但他们可不是。


    这里的士兵都是自己拿命去拼,每次交战都需要小心翼翼的相互试探,小规模的进行交锋,彼此都在争取更大的优势,在有了相当的把握后,将军才会发出全军冲锋的命令。


    也就是说,战争并不会在一天两天结束,特别是像攻城这样的战争,时间跨度会拖得更长,而且通常需要十倍甚至更甚的兵力才有把握进行攻城。


    我们修真者的存在,让攻城的难度下降了,只要我们能找到城里的一个突破口,只要那里没有足够士兵驻守,我们就可以施展术法强硬破城。”


    姬发摆摆手,不需要算无策继续说下去,他已经明白了算无策的意思。


    他有点想当然了,他们都没有行兵打仗的经验,对于普通人的战争了解程度不够。


    其实这种事情只要问一问,稍微想一想,很容易就能察觉到核心问题是什么。


    战争不可能每一场都是闪电战,只要战争被拖入了持久战,他们就需要解决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粮草。


    尽管这个异位面的地图板块并不大,郡城和郡城间最多半天时间就能赶到了,但那是急行军的速度,如果要在保证体力的情况下到达目的地,这个时间还要拉长。


    要是他们招揽一大群未经训练、身体状况不一的新兵,他们没有经过锻炼,长途跋涉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场残酷的生死考验。会出现大量人员掉队的情况,勉强让他们都跟上,可能到达目的地前就要累死一大批人。


    而人越多,粮食的需求就越大。


    如果他们盲目招兵,对面都不需要怎么跟他们打,好好守着城,拖个一两天就能把你的兵都给饿死。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战争往往打的就是后勤。


    算无策笑道“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如果其他班级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招兵买马,压榨干国家的一切力量发动进攻。


    反正国家的未来与他们无关,这一战后国家的死活都无所谓,他们只需要胜利。”


    “我们也是一样的不是吗?我们也不需要在乎国家的死活。”姬长空接话道。


    算无策点头“所以我们要集中一切力量防守王城,其他班级抢占郡城,他们需要的不是郡城本身,而是郡城自带的人口、食物、武器资源等等。


    我们下令让其他郡城的人都迁徙到楚王城,将能带的资源全给带上,剩下实在带不了的就烧了、毁了。”


    “可是三座郡城的人集中在一个王城,这空间足够吗?”


    “没什么不足够的,只不过是本来一间房屋住三口人,现在多六口罢了,挤挤肯定还是有空间的。”


    “如果百姓不肯呢?四班不就是被郑国的暴民给灭了吗?我们要是逼他们背井离乡,挤在王城,一定会引起百姓的不满吧?”姬长空还是不由担心了起来。


    “这还不简单?让我们的人蒙着脸到另外两个郡城放火杀人,我们几个再演一场戏,随便找几具尸体毁了面容,再吊在城门宣称已经将歹人击毙。


    我们再让城主对子民说,诸侯国和仙人无法分散力量来庇护底下郡城子民的安全,让他们暂时委屈一下,搬到王城不就好了。不愿意离开的就继续骚扰,继续放火杀人。”


    ......


    楚国的全民迁城,动静太大,消息从开始就不可能封锁。


    临近的巴国正是像算无策说的那般,不计代价的加强征兵,但凡年纪大一点的、还能动弹的男丁都被抓了起来。


    最后一整合,士兵数量多达一万。


    可是国内的兵器甲胄压根不够,就算加急打造,一天能打造出七八百就很好了。


    巴国的生产力就这样。


    二班副班长林幕家里是合金大家族,其本人也在炼器上颇有造诣,在他改进生产下,巴国的生产效率得到了翻倍提升。


    另外林幕还指挥锻造战车,充分利用起巴国拥有的马匹资源,进一步加强军事实力。


    这也是二班想到的办法。


    充分利用班级修真者的力量,全员投入巴国的社会生产,提升生产力,给巴国军事提供后援力量,确保这一万人能挺过这几天。


    莫龙布置加速植物生长的阵法,让班级修士轮流充当阵眼灌注灵力,源源不断的粮食被加速生产出来。


    土灵根和木灵根修士给这一万士兵搭建起简陋的小屋子,起码有个顶遮挡太阳,另外也能作为防御工事,能有效抵御敌人的战马、战车的冲击。


    二班的做法是新时代修真者很正常的思维逻辑,只是放在重点高校学生上,他们会如此选择让人感到些许意外罢了,毕竟社会生产者是普通高校学生的定位。


    要是旧时代修真者,他们脑子里才不可能存在,修真者投入社会生产这种概念、这种想法。


    社会生产是凡人该干的事情,修真者哪能这么做?这是下贱的活。


    当然还有更关键的因素。


    为什么旧时代至少上万年的历史里,社会一直是处于农耕时代,社会生产力一直没有发生进步呢?是百姓过于愚蠢吗?


    其实是修真界的有意控制。


    只要让凡人们一直疲于生存,为了饱腹、为了御寒、为了一片瓦遮头,而疲于奔命,他们的脑子就会没有空闲,无法去想其他有的没的。


    连活着都这么艰难了,哪还有心思去想别的东西,去思考什么呢?


    还不是随随便便就言听计从,将他们仙人的话语当作真理吗?


    愚民,听话就行了,他们的死活谁又真正在乎呢?


    二班尽管想到了投入社会生产来解决后勤问题。


    但他们都很清楚,单纯靠着他们这些人的生产,是抵不上这一万人的消耗的,想让他们吃饱太难了。


    原本一个国家理应是能供得起这一万人的吃食的,也不需要太长时间,最多可能就十天左右。


    但莫龙却发现巴国粮库压根就没多少,按照成年男子的分量,可能这一万人吃一顿就能吃没了。


    莫龙那个震惊啊!


    他又派人到百姓家去收刮,但能收刮到的也是杯水车薪,百姓家竟然都没什么余粮,吃了这顿就没下顿。


    莫龙都在怀疑,这些老百姓是怎么生存至今的,这个国家又是怎么存在至今的?


    调查后才发现,大部分普通百姓都处于这种生活状态,今天不干活,今天就能饿死,压根没有休息一说。


    原本社会生产力就低下,地主和官员还征敛无度,过着奢靡的生活,看巴王那一副走都走不动道的肥猪模样,就知道巴国的统治阶级是什么德性了。


    要想征收到足够的粮食,唯有一条路可走,强迫这些地主和官员将粮食交出来。


    但一旦这么做了,会引起统治阶级的不满,很可能导致国内政权动荡,到时候他们还能以仙人身份统御巴国兵权吗?


    犹豫了许久,二班还是放弃了挑战巴国统治阶级这个诱人的选择。


    他们选择了迅速发动战争,将矛盾转移!


    战争是转移矛盾最直接的方法,一来可以劫掠对方的粮食,二来他们这一万人会经过战争的洗礼,一部分士兵会被淘汰,人少了,粮食问题就减轻了。


    选择举国搬迁的楚国自然成了巴国发动战争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