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殷溶简直迫不及待...
作品:《不共楚王言》 《不共楚王言》全本免费阅读
殷溶简直迫不及待,让人连夜收拾了行礼,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带姜妱回宫。
但是姜妱想了一下,倒是拒绝了,她自己做主往后推了半天。
“我住在宫里的这段时间,那几个孩子的课业就要停下,无论如何,得亲自跟她们说才好呢。”
殷溶自然不太乐意,只是姜妱虽性格温柔,决定了的事却轻易动摇不了,他纠缠了半晌,最后还是悻悻地被轰走了。
过了约么半个时辰,五六个女孩子就到齐了,姜妱按照往常的顺序,先带着她们温习了昨日的书,又讲了新的功课,到了下午,挑出了一个时辰练完了字,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继续下一节的琴艺课,而是把要停课一段时间的事向孩子们说了。
这几个女孩子家境都不算太好,阿苗家算是其中最为殷实的一个了,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却仍然一心向学,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跟家中争取到读书的机会,那心性坚定可见一斑,此时一听说停课,都有些急了。
其中那个父母双亡,还住在慈育院里的女孩子名唤王彤——她本名三丫,这个大名还是姜妱给现取的,现在就是最急切的一个:“老师,您要去哪里?是我们哪里做错了,您不愿意教我们了么?”
其余几个人也都眼巴巴的瞅着姜妱,虽然不敢说出什么来,但是眼见着泪光都要泛出来了。
只有阿苗与姜妱相处的更长久些,此时还算镇定:“老师,是不是家中有事?”
姜妱点头,招手让她们围到自己身边,蹲下来挨个摸了摸她们的小脑袋,有些歉意道:“是老师家里临时有点急事……亲戚家的孩子来了,他身体不好,有没有了父母,所以老师要去照顾他一段时间,你们放心,等他安稳下来,老师就回来了。”
女孩子们都松了口气,不再愁眉苦脸,而王彤眨了眨眼睛道:“骄骄姐姐也在么?”
姜妱道:“是啊,阿彤想念姐姐了么?”
王彤好不羞怯的重重点了点头:“骄骄姐姐什么时候再来呀?”
这孩子虽然身世凄苦,但是胆子出奇的大,有一次意外见了殷宪一面,立刻就被这个英姿飒爽,傲慢强势的姐姐迷住了。
那次还正巧殷宪心情好,想逗小孩子玩儿,于是从几个孩子里随手一挑挑中了王彤,带着她使了巧劲
儿一跃跳上了墙头转了一圈,从此之后,王彤每次来上学都要问问她娇娇姐姐在不在。
这有些出乎姜妱的意料,毕竟殷宪的脾气不太好,生气起来能止小儿夜啼,同龄人甚至大好几岁的孩子在她面前也都是战战兢兢的居多。
大概是人天生都有慕强的本能,只是王彤这孩子慕得格外厉害,胆子又大,所以才表现的更加明显。
姜妱揉了揉这孩子的发揪:“等这件事忙完了,我搬回来之后,骄骄自然也会过来的。”
说着,她又叮嘱她们这些日子一定要记得温习功课,绝不能懈怠,这才派人将她们一一送回家去。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乖乖离开的背影,姜妱轻轻叹了口气。
“咱们要回宫去了,娘娘为何伤感呢?”清云问道。
姜妱摇摇头:“并非为此事伤感……我是在感叹,这些女孩子,也怪不容易的。”
孙媪接道:“其实,她们都算是幸运的了,娘娘若是觉得他们可怜,到时候再择贤师教导他们就是了。”
“再择贤师?”姜妱也没多想,不假思索道:“教导她们几个还不费我什么劲儿,等再过几年,她们大了,我也江郎才尽时确实是该找更好的老师来才是。”
孙媪一愣,和清云面面相觑,之后又想说什么,却被丝萝一个严厉的眼神给定住了。
等转过身面对姜妱时,丝萝却缓和了面色,柔声道:“您说的正是,到那时候,咱殿下怕是都快要成年了,托她给师妹们寻个好师傅岂不便宜。”
她想了想又继续道:“只是照这样子下去,说不定还有旁的更年幼的孩子们,娘娘您怕是不得清闲呢。”
姜妱一笑:“我倒是不嫌忙,就是不知道这老师当的到底如何,会不会遭人嫌弃。”
她们说话的功夫,那一一包包一箱箱的行礼就已经全部搬上了马车,清云要唤人来向宫里通报,姜妱摇头道:“这一来一回又是耽搁时间,不必了,就这么两步路,难道还需要谁来接么?”
丝萝见状,便扶着她上了马车,回过头来自己却转向了另外一辆。
她自来是姜妱最信赖的心腹,坐车时都是陪着她一起的,这次却偏偏跟清云等人坐了一辆车,自然是有缘故的。
果不其然,当马车刚刚开始行
驶没一会儿,孙媪便凑了过来:“娘娘方才的意思,是往后还要在外边久居么?”
丝萝抬眼一瞧,见清云、晚霞和赵媪也正看着自己,想来这个问题也正是她们想问的。
她微蹙眉头,隐含不悦道:“无论是陛下还是娘娘,都只说是回宫暂住,怎么听你们的意思,倒像是进去了就出不来了似的。”
晚霞有些憨直,当即便道:“哪有进宫了又出来的,我们想着,那话说的一定是一时之计,到时候必定是要久居宫中的。”
丝萝不怕她们在自己面前说这话,怕的是这些人心里没数,若是一天到晚在姜妱面前胡沁,三劝两劝劝她留在宫里。
姜妱的想法丝萝是再清楚不过的,无论她与秦帝的关系如何,都不可能让她改变想法回宫去住的,就像当初她与皇子皇女也是母子母女情深,但是两个孩子加起来,也没有让姜妱动摇,更何况是男人了。
只是坚定归坚定,姜妱的性子过分绵软,到时候听身边的下人一遍遍的劝她留下,那心头憋闷抑郁,却连火都发不出来,岂不是加重病情。
这样一想,丝萝的口气变得强硬起来:“娘娘想住哪里就住那里,若各位有谁觉得咱们这里庙小容不下大佛,尽可以还说出来,娘娘心慈,定会应允的。”
这话出来,惊得几人连连摆手,一个劲儿的表白心意,都说绝没有这个意思。
赵媪平时严肃古板,此时也不得不出言解释:“丝萝娘子,你是误会了,我们总归是跟娘娘一条心的。”
“是啊”,孙媪道:“她过去一直住在宫外,我们总认为这是在估计殿下的想法,但是这么长时间下来,有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殿下和娘娘处得极好,说句不好听的……当初亲母女也不见得这样亲近,既然如此,那回宫就是理所应当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