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大明皇帝的刀,依然锋利

作品:《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云逍

    风向突然反转,还有一个原因。


    江南的士绅集团,开始发力了。


    一千多年以来。


    九州的士绅阶层,赖以维持的根基有两样。


    耕!


    读!


    摊丁入亩,让士绅失去‘耕’上的优势。


    这就等于是挖了他们的根基。


    他们又如何能轻易退让?


    肯定会想尽千方百计,阻挠在河南试行摊丁入亩。


    并且有很多江南富商。


    多年来通过向海外走私,赚的盆盈钵满。


    如今朝廷开海,对他们毫无益处,反倒断了他们的财路。


    因此他们也会跟士绅站在一起,极力阻挠。


    这次可不是跟上次那样,杀一批东林党人、复社成员,就能解决的问题。


    脑阔疼啊!


    “即使是叔父,也难以想到完全之策吧!”


    崇祯在心里叹了一声,注意力转移到云逍的讲解上。


    云逍一口气讲了一个多时辰。


    随后毕荩臣和程雪迎,又问了很多细节。


    云逍有问必答,并且尽量说的详细、周全。


    毕荩臣将所有笔记,仔细整理一遍,然后小心翼翼收好。


    “云真人今日之教诲,让下官受益终身。”


    “天下医者也必将受益无穷,并惠及大明亿万百姓。”


    “云真人,请受下官一拜!”


    毕荩臣整理衣冠,朝着云逍深深一揖。


    云逍扶起毕荩臣,摇头说道:“贫道也就是动动嘴皮子,实事要靠你们来做。”


    “大明医者,义不容辞!”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下官将联络天下医者,竭尽全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陆荩臣昂然说道。


    程雪迎握住拳头,脸上尽是决然之色。


    云逍点点头,拱手道:“拜托了。”


    陆荩臣接着满怀希冀地说道:


    “云真人今天只是说了鼠疫,不知什么时候,能讲一讲其他瘟疫。”


    “到时候下官邀约一些医者前来,聆听真人教诲!”


    云逍说道:“等稍闲一些的时候,贫道定个时间,再给毕太医消息。”


    顿了顿,又道:“不仅是瘟疫,医学方面的东西,都可以系统地说一说。”


    这个决定,他不是随性做出的。


    大明日不落,可不仅只靠国家强大。


    且不说什么民富。


    最起码百姓的生存能够保障。


    因此云逍决定利用自己知道的知识,给大明的医学指一个方向。


    也就是指一个方向而已。


    九州的医者,从来就不乏能人。


    也不缺医德高尚的大医。


    “下官先谢过云真人!”


    陆荩臣大喜。


    隔壁厢房中。


    田贵妃忽然说道:“臣妾觉得,叔父不似仙人。”


    崇祯眉毛一挑:“嗯?”


    “纵观道门典籍,以及各种关于仙人的传闻。”


    “仙人,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不问人间疾苦。”


    “而叔父却是处处为大明江山社稷,百姓福祉,绝非仙人作为。”


    田贵妃的话,让崇祯连连点头。


    “臣妾以为,叔父不是仙人,而是……圣人!”


    “每逢大乱,必有圣人出,叔父,就是因乱而降世的圣人!”


    田贵妃看向隔壁,一双美眸中,尽是崇敬之色。


    崇祯深以为然,心中的忧虑,也在瞬时消失的干干净净。


    有叔父在,何惧那些牛鬼蛇神?


    自己却为此忧心忡忡,着实可笑!


    等毕荩臣告辞,秦良玉也带着儿媳离开吕祖宫。


    崇祯与田贵妃这才过来见云逍。


    刚开口没说几句话。


    王承恩匆匆而至,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什么?”


    “温体仁遇刺?!”


    崇祯霍地站起身。


    云逍的神色也是大变。


    温体仁是当朝首辅。


    纵观大明历朝,首辅有被杀、被流放的。


    却还从来被刺杀的。


    这简直是在大明王朝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


    “陛下勿忧,元辅虽遭人行刺,却并无大碍,行刺者也被当场擒获。”


    王承恩忙将事情的原委道来。


    温体仁早上离府,准备入内阁。


    刚出门,一名在门口等候的官员上前,声称有要事相告。


    这名官员名叫夏元杰,是吏部文选司的一名正六品主事。


    并且此人还是温体仁的门生。


    因此温体仁毫无防备,身边的护卫也全然不备。


    谁知夏元杰在衣袖中藏有短刀,接近温体仁后,猝然出手。


    温体仁反应极快,侧身避开,胳膊被刺了一刀。


    夏元杰随即被护卫当场制伏。


    崇祯松了一口气,随即厉声问道:“凶手为何行刺?”


    “夏元杰声称,元辅温体仁提出摊丁入亩,是祸国殃民的乱政。”


    “而夏元杰正是河南人,这次行刺温体仁,自称是为河南百姓伸张正义!”


    崇祯勃然大怒:“岂有此理!”


    云逍无奈地叹了一声。


    老温这是替自己挨了一刀啊!


    实在有些对不住老温。


    等会儿拎两瓶酒,上门去看看人家。


    崇祯将最近朝野中的风向,向云逍一五一十地道来。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伟人,诚不我欺!”


    云逍意识到,之前还是想的有些简单了。


    几千年形成的固有观念,以及僵化固定的阶层。


    又是岂是一纸政令可以轻易更改的?


    崇祯强压怒气,问道:“叔父可有良策?”


    云逍反问道:“若是当今皇帝是太祖、成祖,遇到这样的局面,又该怎么办?”


    崇祯的脑海中,霎时浮现出无数画面。


    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从来都不是什么善人。


    御笔一挥!


    管他什么贪官污吏,还是士绅豪强。


    诛三族,诛九族,甚至是诛十族!


    他们的雷霆之威下,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


    因此才有大明近三百年基业。


    “摊丁入亩,既然做了,那便做绝!”


    “派白杆兵入河南!”


    “就让河南缙绅的滚滚人头,来告诉天下人,大明皇帝的刀,依然同太祖、成祖那般锋利!”


    崇祯语气森然,杀气凌冽。


    孺子可教也……云逍微微一笑。


    如果到这时候,崇祯还犹豫不决,甚至是退让。


    那大明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河南那边,继续着手准备。”


    “至于朝野的风声,就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再过几天,澎湖那边,也该有消息传过来了!”


    云逍的目光看向门外,投向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