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崇祯朝的黑衣宰相?

作品:《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云逍

    崇祯收到孙承宗转呈的袁崇焕遗书。


    在朝会上,命太监将遗书当堂宣读。


    遗书洋洋洒洒上万言。


    先是将他经略辽东三年,所作所为一一陈述。


    对于被弹劾的罪状,也全都供认不讳。


    甚至来龙去脉,也都说的一清二楚。


    同时袁崇焕还供出,和议的主谋是钱龙锡,兵部尚书王洽为同谋。


    遗言中,尽是悔过之词。


    其中并无一字一句,为自己辩护。


    “若无纯阳真人当头棒喝,罪臣,依然执迷不悟。”


    “罪臣一直以为,建奴不可敌。直到今日,方幡然醒悟!”


    “今有云逍子,建奴当灭,大明当兴!”


    “罪臣斗胆,奏请陛下,效黑衣宰相姚广孝例,恭请云逍子入朝,辅佐朝政。”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罪臣临死之言,万望陛下纳之。”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王佐,笑看大明中兴日。”


    “望百官以我为戒,慎之,慎之!”


    太监宣读完毕。


    大殿内一片寂静。


    昨天在朝堂之上,袁崇焕遭弹劾。


    对一切罪状,矢口否认。


    散朝后,也就是去了一趟吕祖观。


    随后竟然悬梁自缢!


    更为离奇的是。


    袁崇焕在遗书当中,不仅认罪伏法。


    还对云逍子推崇备至。


    甚至将他抬到‘黑衣宰相’姚广孝一样的高度。


    难道云逍子,对袁崇焕施展了什么妖法?


    崇祯心中五味杂陈。


    登基之初,听信袁崇焕‘五年平辽’豪言,对其委以重任。


    可袁崇焕这些年竟然背着自己,干出这么多的事情。


    将他凌迟,都难解心头之恨。


    又被‘叔父’说中了。


    朕,的确是被大臣们给忽悠瘸了。


    也多亏有‘叔父’啊!


    如果不是叔父,哪有遵化大捷?


    袁崇焕造下的恶果,将不堪设想。


    朕又如何能识破,袁崇焕的真面目?


    袁崇焕的罪行,又如何能暴露于天下?


    也算袁崇焕还有点自知之明。


    如果不是自缢,可真是有点麻烦。


    这三年,袁崇焕将辽东经营成铁板一块。


    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都是他的铁杆心腹。


    关宁军是大明最精锐的一支兵马,也完全掌握在他手里。


    若是直接将他下狱,固然是简单。


    可到时候关宁军将士,即使不敢谋反,也会人心离散。


    到最后将不可收拾,辽东也就彻底糜烂了。


    现在好了。


    袁崇焕自己都认罪伏法了。


    不必担心会有什么麻烦了。


    只需要按照叔父的安排,让孙承宗坐镇辽东。


    关宁军绝不会出一点乱子。


    不愧是‘叔父’啊!


    之前推荐孙承宗替代袁崇焕,显然是已经考虑到了这些。


    未雨绸缪,算无遗策!


    “叔父的才能,只怕连那黑衣宰相姚广孝,也是不及啊!”


    崇祯一阵感慨。


    成祖有姚广孝相助,才能够靖难成功。


    随后才有了永乐大帝的不世功业。


    自己有‘叔父’相助。


    将来的成就,又怎会输于成祖?


    随即崇祯又是无奈苦笑。


    让‘叔父’入朝为官?


    只怕他马上会拍屁股走人,离开大明去往海外。


    脑壳痛啊!


    崇祯收回思绪。


    当堂下旨,将钱龙锡、王洽查办,交三法司议罪。


    东林党在朝中的两巨头,就此倒下。


    同时崇祯命孙承宗,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崇祯还宣布了一项让大臣们困惑的任命。


    大名知府卢象升,升任登莱巡抚,坐镇皮岛,重振东江镇。


    卢象升此时声名不显,只是一个四品官。


    登莱巡抚却是从二品,赞理登、莱以及辽东沿海诸岛的军务。


    论权位,哪里是一个小小的知府可比的?


    也不知道卢象升怎么就入了陛下的法眼?


    袁崇焕之死,朝野震动。


    关于纯阳真人云逍子的各种谣言,也传的沸沸扬扬。


    有人说他是刘伯温转世。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


    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袁崇焕就是听了云逍子的推算,才被活活吓死的。


    还有谣言说,云逍子就是吕纯阳化身。


    由于大明妖魔横行,上天派他到人间荡妖除魔的。


    遵化大捷知道吧?


    就是云逍子撒豆成兵,大败建奴十万大军。


    黑心的晋商,以及朝中的奸臣,就是用仙法给咒死的。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民间议论。


    官员们提到云逍子,无不噤若寒蝉。


    如今这年头,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


    云逍子能洞晓天机,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


    万一要是有哪一天,自己的那些个龌龊事,被他都抖落出来。


    马世龙、周延儒、袁崇焕等人就是下场。


    以后行事,还是把尾巴夹紧一点。


    可千万别触到这个煞星。


    ……


    接下来的数天。


    朝廷又接二连三有了大动作。


    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让百官瞩目。


    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入阁,兼领工部尚书。


    原内阁次辅王应熊,官复原职。


    擢兵部左侍郎李邦华,任兵部尚书,主持兵政。


    擢南京工部右侍郎何乔远,任户部左侍郎,总督浙、闽、粤三地。


    擢吏部稽勋司郎中孙传庭,任福建承宣布政使。


    ……


    这些任命,把群臣都给搞糊涂了。


    名列其上的大臣,根脚十分复杂。


    有崇祯登基之初,被贬斥、罢黜的阉党。


    也有浙党、徽党、闽党。


    甚至还有东林党的人。


    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尤其是孙传庭。


    区区一个吏部稽勋司郎中,五品官。


    竟然升任福建承宣布政使!


    这可是主政一省的从二品大员。


    这不是一步登天,又是什么?


    别说是大臣们。


    就连孙传庭自己都是懵的。


    由于性情孤傲,行事果悍雷厉,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并且在朝中,也并无靠山。


    孙传庭是代州振武卫人。


    受晋商的事情牵连,很多山西出身的官员遭到罢黜。


    孙传庭也做好了罢官还乡的准备。


    谁知道,天上竟然砸下这么大一个馅饼。


    有人提醒孙传庭。


    “朝中这么大的变动,必定与云逍子有关。”


    “那日处决晋商时,伯雅兄挺身为云逍子仗义执言,显然是被他知道了。”


    “入了云逍子的法眼,岂有不飞黄腾达之理?”


    似乎有点道理。


    可仅仅只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就从正五品成了从二品?


    难道真的如同人们说的那样。


    云逍子,就是崇祯朝的黑衣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