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游湖 采薇采薇……?……
作品:《穿成孙权未来的宠妃后》 今日天空难得无雨,一辆马车慢悠悠地行于道上,过路的零星百姓都不免因打马人的模样而多看了两眼。
竟是周瑜坐在车前,催着萌萌前行。
那副淡然悠闲的贵气模样,实在让人移不开目光。看来这位公子应当是个好相与的人,否则怎么会坐在马车夫的位置上?
而一边的孙策双腿盘坐在车帘遮挡处,百无聊赖地嚼着草根,一连串的唉声叹气自他口中传来。他一手撑着下巴,一手悄然掀开车帘一角,伸手去戳周瑜,“公瑾,你让我出去吧,你义兄我真是一点也忍受不了那臭小子了。”
简直就是不把他亲哥当人看。
孙策甚至不想回头去看。
车厢里,孙权正围着孙采薇不间断地问着,“练师,现在觉得如何?身体是否还有不适?”
“练师,喝水。”
“练师……”
孙策捂了捂耳朵,头要炸掉。
“臭小子见色忘兄。”
孙权瞥了一眼孙策,语调平静道:“阿兄见义弟忘亲弟。”
孙策:“……”
他有孙权说得那么不堪吗?
孙策去问周瑜:“公瑾,我有见义弟忘亲弟?”
周瑜看也未看孙策一眼,只淡淡笑道:“有啊。”
孙策挑眉道:“都不拿我这个兄长当回事是吧?”
几人断断续续地谈笑风生,孙采薇微微闭目,感受着这一瞬间的闲适,好似回到了当年的舒城之时,他们在巢湖两岸相遇,于蓝天之下放出风筝,垂钓煮酒烹茶赏花,完全不似乱世。
这一刻,连风也暖和了起来。
孙采薇睁开双眼,却又不免感到一丝悲伤袭来。
这样的景象,她可能……再也没法留住了。
“陆康死了对吗?”孙采薇问孙权。
孙权迟疑地点点头,“抱歉练师,我只是想救你。”
孙采薇无奈地笑了笑,“你这样做,若是陆康死去之后我还不能醒来呢?毕竟我之前所说,皆是我的猜测。”
孙权摇了摇头,笑道:“练师所说,可从有过错误。”
孙采薇听得叹了口气,“可惜,陆康还是死了,我……救不了。”救不了所有人。
陆康一死,陆议与孙氏的仇,便还是结下了。生命怎么就这么脆弱?
而她想做的,已经做了的,经此一事,都在明晃晃地告诉她一件残酷的事实。
她什么也改变不了。
难道此后五年、十年、二十年……她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去?她明明知晓未来,却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她已经不再打算逃避,又怎么可能做得到不出手干预?
本想着带出陆康,将陆氏与孙氏的仇恨消弭于未开始之前,之后再集诸将于孙权身侧,一同去战这天下。
但显而易见,她让孙权假扮陆康死于城中一事,还是无法瞒过那双无形的眼睛。到底,是哪一步出了错?
她还是不甘心,不可能次次皆以失败告终,总有一次,总有一次会成功的吧?
头上忽然在这一刻传来柔柔的触感,孙采薇看着落至眼前的阴影,微微怔愣。
“发簪。”孙权微沉的声音自孙采薇头顶传来,像一阵风拂过心头,孙采薇亦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采薇采薇……?”孙权看着那支发簪上刻着的字,低声笑了笑,“特别……好听的名字。”
采薇。
孙采薇有些恍惚,她刚刚好像听见了孙权在叫她的名字,是听错了吗?她一时呼吸凝滞,几乎忘了动作。
孙权仔细地为她插戴好了发簪,又拂开了她额前的几缕发丝,露出孙采薇那双水盈却略有些哀伤的眼,他轻声道:“练师,没有哪一个人会救得了所有人,你莫要自责。”
“那就只能待天下太平那日,或许所有人都能得救了。”孙采薇叹道。
天下太平吗?
“待天下间不再有纷争,就不会再有人分离?”孙权问。
“是,除此之外,好像也别无办法。”
孙权目光沉静,遥思道:“那么只要这天下一统,我们四人就不会再分开。”
孙采薇望着孙策,望着车帘外时隐时现的周瑜背影,迟疑地说:“那是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这一刻,孙权却意外地有些固执:“我想这天下一统,我想同练师永远不再分开。”
他终于说出口,可孙采薇却做不到肯定的回应。
马车缓缓地行着,暮色时分,才到了庐江城。孙策趁着夜色下了马车,他又不免回头看了一眼,笑道:“我走了。”
庐江城已破,他得去给袁术交差。
但袁术向来不愿重用孙策,说话永远不讲究信用。孙采薇不由掀开车窗帘,望着孙策,想说什么,却因为陆康一事而什么也说不出来。
还是周瑜嘱托道:“小心袁术,舒城等你。”
对,她想告诉孙策,要小心袁术,虽然这话看着有些多余,但她却不敢再随意说了。
待接了周泰,周瑜才将打马一事交给了他。周瑜掀帘进来坐在一侧歇息,眉目间有些疲倦。
孙采薇静静地等着,却根本等不到周瑜开口询问。
又是这样。
不论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就算他们有过怀疑,却从来不会过问她令她陷入难堪,他们之间是那样的心照不宣。
但孙采薇心中清楚,他们大概,早就已经猜到了什么,但她不说,他们也就不问,一直维持着这样微弱的平衡,只待她亲手打破。
虽说迟早会有打破的一日,但只望不是建安五年的那日,孙采薇略有些忧心地想。
翌日,四人抵达舒城。
孙采薇看见晨之中摇曳的桃树枝,不免感叹,又将是一年春日。
不过大概也是他们在舒城的最后一个春日了。
“时间过得真快,我都还未游过巢湖。”孙采薇笑着感慨道。
孙权便道:“这就去吧,凤凰台、巢湖、桃花坡……我们许久未曾去过了。”
回想着这些地方,不免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凤凰台被孙策和周瑜烧了一次,前几年又被孙权烧了一次,地面已经焦黑荒芜,但那只石鸡却还好端端地立在那儿,每逢有月光之时,远处山峰之间的一线便流光照耀,犹似凤凰振翅。
这个时节,桃花还未开,桃花坡冷冷清清的,放眼望去,只有枯树枯草,孙采薇在枯木之间一袭绿衣,犹显得生机勃勃,恍惚间似看见了桃花花开。
若能定格于此该多好。
孙权又和孙采薇去了巢湖。
湖上依旧有船,但船的主人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老丈了,此时船上那人更为年轻些,坐在船上昏昏欲睡,一杆鱼竿置在一旁不管不顾的,也不知有没有鱼儿上钩。
孙权叫醒他,递给了他一袋钱。
这一日,两人泛舟湖上。湖面的风吹来时更冷,孙采薇却只觉心旷神怡,满是自由。她迎着风张开双臂,鼻尖被吹得红透,却还是不愿放开这缕风,只因这样,她就可以短暂地不用去想那些令人烦躁之事。
巢湖的水澄澈如镜,映着孤鸟横飞,万物寂寥。
湖中一叶小舟飘荡,有轻烟在其中升起,他煮茶垂钓,一时怡然自得。这一次,两人身后没有山贼追逐,也没有奔逃后的疲倦,一切就像是万事尘埃落定了,只有刚刚好三字能够形容。
“孙权。”孙采薇忽然出声,指着天地说道,“我想要的,便是这样的天下。”
这样的天下吗?孙权煮茶的手微微一顿,随即他道:“好。”
小舟缓缓划过粼粼水面,巢湖两岸有鸟兽作响,似入画一般。两人相互看着,也不说话。
半晌,他和她同时相视一笑,孙采薇低低道:“我要做谋士!”
作者有话要说:
点开我的作者专栏,发现……好多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