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诀别 运气好的话,或许我……
作品:《穿成孙权未来的宠妃后》 孙策军中,立刻起了骚动。
周瑜看向陆康,道:“明日便可离开。”
陆康暗暗心惊,他们之间,该是什么样的默契,才能让他们如此信誓旦旦?
而此时的孙策,正在营中睡大觉。
周瑜的箭来时,他刚梦完周公。
毕竟人是有些愁的,次次都遭袁术欺骗出尔反尔,还得给人做苦力,怎能不愁?
攻打庐江,满脑子都是攻打庐江陆康,他和那陆康无冤无仇的,陆康的孩子还和他二弟孙权关系匪浅,他往哪儿下手去?
于是只能隔一段时日意思意思攻一次,夜间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么看着从他县赶来的人运粮草运辎重翻墙去助陆康。
这时蒋钦风风火火地赶来,直接大手一抓,将孙策提溜了起来。
“做什么?”孙策抱着身下的虎皮不撒手,给蒋钦在一边急得团团转。
“你看看这是什么?”蒋钦握着那一支箭在孙策眼前晃了晃。
孙策本还有些睡眼朦胧,那支箭掠过时,这一下突然惊醒,他伸手止住蒋钦晃动的手,又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了看,最后出声道:“公瑾的箭。”
“看不出来你居然能把一支箭记得这么清楚。”蒋钦笑道。
孙策道:“你都能记住,我若记不住怕是得哭着去请罪。”
蒋钦哈哈一笑,“周瑜也没你说得这么可怕吧!”
孙策摸了摸鼻子,偶然间像是想起了什么,笑道:“当然不可怕。不过想当年,我头上顶着的一颗脆李子,被公瑾连射了两支箭。”
蒋钦神色古怪,龇牙咧嘴地想着那可怕的画面,感叹道:“看来你能活着那是十分幸运了。”
孙策轻啧了一声,一下从榻上跃起来,握着那支箭便走边大笑着说道:“想我孙伯符是谁?必是长命百岁,征战江东四方!”
“好好好,那我就舍命陪君子,先将这庐江城给破了!”蒋钦说着,也大踏步跟了上去。
两人一齐走出营帐,周围皆是孙策四处募来的兵,与刚开始全是以袁术为尊的部众不同,孙策和蒋钦一步步走来,才有了此时此刻皆在等着孙策下令的,属于自己的部曲。
孙策抬手挡在额前,朝着庐江城楼远远望去。城楼之上,他看见了许久未见的三人。
“周泰!那个身影好像是我兄弟周泰!”身旁的蒋钦突然惊呼道。
孙策勾唇一笑,另一只手不断转动着那支冰凉的箭,“很快就能见面了。”
当夜。
孙采薇烧了热水,泡了茶,静静地坐在烛火明灭起落的厅中。
一旁是她和孙权为陆康他们准备的乔装衣裳。
孙权在昏暗的屋中缓缓出声:“太守大人,带着族人趁夜离去吧。”
陆康看着桌上那堆粗布麻衣,不知想到了什么,说道:“其实到现在我也未能想明白,我怎么就将庐江百姓的性命交托到了你们几个孩子手上。”他叹了口气,不过遭围城半年,他的脸上已满是沧桑,“思来想去,或许还是因当初桃溪山一事。”
孙权语调平静,手中不断整理着与陆康身上颜色相近的衣裳,说道:“陆大人放心,没有谁会是逃兵,庐江郡百姓也绝不会出事。”
陆康永远都会是为庐江百姓守城到最后的陆康。
夜色四合,家家户户门窗紧闭,空旷的街道上,悄然行过一队人马,又很快隐入远方浓厚的墨色中。
孙采薇站在城楼,远远地望着,在她的身侧,是陆康手下的将士。
孙权着了盔甲,扮着陆康的模样。只是他的发却是高高束起,几缕发丝在他耳侧随风搅动,衬着那张脸越发意气。
孙采薇见了,不由笑道:“没想到我们堂堂庐江太守,竟然是个小年轻!”
孙权睁着一双明亮的眼道:“小年轻也能指挥作战。”
孙采薇道:“那我也能出谋划策了?”
孙权想了想,认真道:“练师的谋略,确是极好。”
孙采薇不在意地笑了笑,“你这么夸赞我,我可要忘乎所以了。”
孙权道:“练师本就是极为优秀的女子,我也只是说了实话。”
孙采薇微愣,又忍不住悄声轻叹。孙权说话可真是,无意间似乎就能撩拨起人心了,和他待得久了,有时便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想法。她分不清这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她时而会短暂地想,孙权是否对别的女子也是如此?
当然,她不会去问孙权。她知道自己是谁,她是孙采薇,是来自后世之人,不是步练师。
“你的两位兄长,也是极其优秀的存在。”孙采薇轻轻捂上心口,尽量止住那抹怪异的情绪,道,“不论是孙策行军作战,还是周瑜出谋划策,他们之间的默契,几乎无人能比得上他们二人。”
孙权静静地看着孙采薇。夜风吹拂下,那身绿衣就这么在孙权眼中不断地鼓动,他看着孙采薇遥想的神色,似乎她还要再说些什么。
她说得不错。他的两位兄长,确实是最好的兄长,以至于当初他会想着只在兄长的身后留下自己的名字就已足够。只因有他们在,他便什么也不需要担心。
“我知道。”孙权嗫嚅着唇,轻声应道。
尽管孙采薇口中的行军作战、出谋划策,孙权并未见识到,但平日里,只要善加发现,便能感受到他们之间那不用语言便能明了的心意。
大概这便是与生俱来的默契吧。
“但我希望……”孙采薇忽然走近孙权,抬头望着他的眼睛,语含希冀又小心翼翼地说:“你也能同孙策一样,去指这天下。”
而不是在所有熟悉的人皆离去后,选择偏安一隅。
孙权怔怔地看着孙采薇发上那支绿色的发簪,发簪虽美,取下来却也能成杀人的利器。
孙权下意识地答:“好。”
“那么练师,请同我一起吧!”孙权看了看远处明灭的火光,又说,“就像我的两位兄长一样。”
不论日月轮转,过去千年万年,他也只想与她一起。像是誓言,鼓足了勇气才将其宣之于口。
孙权认真地说着,孙采薇只觉自己似乎融进了那双灿若星河的眼中。在这一刻,周围只剩下他们二人。
孙采薇定定地看着他,几息过后,她却摇了摇头。她想说,还不是时候。
只是孙权转瞬黯淡的眸光却让她将所有的话都哽在了喉口,一个字也无法说出口。
孙权闭了闭眼,心头略有些苦涩蔓延,冬风自他们两人之间席卷而过,那么无情。
他想不明白。
明明已经重逢,为何她还是有些避着他?
“练师,就这么不愿意吗?”孙权问。
孙采薇淡淡一笑,“愿意,却也不愿。”
她愿意助孙权,却不愿和孙权之间像孙策和周瑜那样。大概,还是有些说不清的感情在其中。
孙权沉默良久,最终道:“那么我会一直等着练师。”
值吗?你的身边,以后会有许多许多的人,哪怕至亲之人已经一一离去,但你的身边仍旧陆陆续续有许多重要的人会拥你为主。
步练师,也只是你的妃子而已。
乱世之中,唯有天下才是最重要的事物。
孙采薇在心中问。
随即,她转身看向城楼外。
“孙策来了。”她说。
城楼之外,密密麻麻的将士蜂拥而至,带着沸腾的杀意。但参与这场仗的人皆清楚,这是一场假到不能再假的攻城之战了。
——城中人死死守城,城门却还是轻易被破开。
这一夜,数千人刀枪相碰,喊杀震天,震了一方天宇。
然而,一夜过去,却只死去了庐江太守陆康一人。
城破那刻,所有人皆看见陆康被一只箭矢射中,于庐江城楼当场殒命。陆康为守城而战死,尽了一生之责。
晨光熹微时,孙权脱下那一身厚重的甲胄,回头看向孙采薇,浅淡地笑道:“我扮得如何?”
孙采薇点头,“想来所有人皆会信以为真。”
“这么一来,陆康不会因守城而死,庐江百姓也不会再活在明日城破的担忧之中。”最重要的是,陆议会在途中接回陆康,陆氏和孙氏,也将不会再结仇。
只是,孙采薇才一说完这一句话,便忽觉心头一紧,一种陌生的、从未体验过的,却异常熟悉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
孙采薇的神色立刻苍白如死,疼,钻心刺骨的疼,让她额上不住渗出冷汗。她不由倚靠着墙缓缓滑落在地,急急地喘气。她知道这样的感觉,那是许多次梦回无数个步练师的一生,结局之时所感受过的,将死之感。
孙采薇心中一惊,着急地伸手去抓,“孙权!”
孙权神色一变,立刻去抓住孙采薇的手。他脱下了不合身的甲胄,身上只剩一件薄薄的单衣,冬风很快便带走了他身上的温度。可孙权却觉得自己身上的冷,完全比不上孙采薇冰凉的手。
“练师!”孙权心中慌乱无措,面上却还是表露不出太多的情绪,他早已经习以为常地以冷静面对一切,此时此刻当孙采薇出了事时,他竟一时不知该以什么样的表情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
孙采薇死死抓着孙权的手,她的指甲深深陷进了孙权的手臂中,孙权却感受不到疼,他不断地喊:“练师,练师,你怎么样!”
孙采薇摇着头,她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她会这么地紧张害怕。她已经许久不知害怕为何了,如今她却害怕她真的死去了,又会像她曾经猜测的那样重头开始,那么一切又将成空。
梦里出现过的一幕幕如同走马观花般印入孙采薇的脑海,重要的节点逐渐清晰可见。她蓦然想到了什么,她几乎脱口而出:“陆康!”她又抓着孙权低声重复了一次,“是陆康!”
“陆太守?陆太守怎么了?”孙权将孙采薇搂在怀中隔绝了风,可孙采薇的身上好冷,原来一个活人身上,会这么冷。
孙采薇想继续说什么,却一眼望见四周陆康的亲兵,她张了张口犹豫着,嘴角却逐渐溢了血丝出来。孙权神色大变,他眼中一下布满了惊慌,心中充斥着孙采薇会再次离他而去的害怕。他迅速将孙采薇打横抱起,急道:“练师,我带你走,去寻医师。”
孙采薇却还是抓着孙权的手摇着头制止,她惨白着脸笑,已然是明白了什么,“没用了,是我所改变的,我必须承担那样的后果……”
孙权浑身一怔,她在说什么?为何他一句话也听不懂了?她要承担什么后果?用命来承担吗……?
“运气好的话……”孙采薇努力睁着疲倦的双眼,试图将孙权的模样刻进模糊的眼底。她就这么看着孙权慌乱无措的面容,她还是第一次在孙权脸上看见变化这么丰富的神色,他竟是在为她而害怕。孙采薇突然就释然一笑,生生死死,何必去计较太多?“或许我们又会重逢。”
不、不要这样担惊受怕没有丝毫可能的重逢!
若是他与她不再行于同一片苍穹之下,那么不管时间和空间相距得有多近,他们都将再不会有相见那日。
作者有话要说:
起不了一点标题,女鹅没死没死,只是为后文有些节点变动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