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手艺不赖

作品:《顾北

    咯吱吱,咯吱吱……


    这动静听着就跟狗挠门一样,换个形容也是猪八戒啃砂锅,怎么都是闹心。


    老张手里的报纸已经很长时间没翻动了,叼着的烟也快燎了嘴。


    眼皮不住地跳,感觉已经到了崩溃地边缘。


    终于……


    “小顾,你这是干什么呢?”


    全神贯注的顾北听到有人说话,手上地刻刀划完最后一道才停下。


    抬头见老张皱着眉,满脸地不耐烦,也意识到刚才发出地动静确实挺烦人。


    “张哥,对不住啊!”


    见顾北道歉,老张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好奇。


    今天一上班,顾北就在那写写画画的,然后就开始刻石头,整整三个小时,像是要长在椅子上了。


    “这都一上午了,你忙什么呢?”


    老张说着站起身,走到顾北旁边,先看了眼铺在桌子上的画,不用问也知道,画的是什么。


    他也是台里美工组的,人物肖像画对他完全不叫难事。


    “哟!孙悟空,这是猪八戒……”


    拿起桌子上的两张纸,说着说着又皱起了眉。


    “小顾,你画的……怎么和平时看的不一样啊!”


    顾北主动将剩下的两张递了过去。


    “张哥,您是行家,帮着看看。”


    老张点点头,仔细端详了半晌,西游故事里,师徒四人的人物造型并不稀奇,之前有过动画片,戏曲舞台上也经常出现。


    只是顾北画的这几张图在风格上,明显和人们的普遍印象相去甚远。


    “你们组已经开始准备给角色定造型了?”


    老张昨天也接到了通知,他被分到了《红楼梦》筹备组,只是作为美工师,他现在还没领到任务。


    总导演王福林要脱产一年去读书,台里的编剧周雷正和外调来的红学专家周陵等人研究原著改编的事。


    工作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西游记》好歹写完了,《红楼梦》却是个烂尾的。


    距离角色定妆还早着呢。


    说起这件事,也当真够让人郁闷的。


    同样是名著改编筹备小组,《西游记》这边人员配备都不齐全,《红楼梦》那边呢?


    什么时候开工还没定下来,结果每个部门都已经开始牵头搭建了。


    单单一个美工组就分成了服装、化妆、道具三个部门。


    或许从一开始,台里领导就对《西游记》的期望不大,只是因为央视引进了日版《西游记》,遭了全国人民的骂,这才顺便将《西游记》也一起提上了日程。


    具体怎么弄?


    完全是放养模式。


    “还没呢,杨导没给布置工作,我先准备着。”


    老张笑了:“你倒是挺积极的。”


    俩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明显不同,老张是抽一下才转一圈,顾北则充分发挥了主观动能性。


    领导不说,该做的照做。


    “要是按照这个来定造型,观众能接受?”


    顾北这四张取经小组肖像画偏重写实,特别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核心人物。


    人们的印象当中,孙悟空都是要勾脸的,猪八戒则是长嘴大耳朵。


    可到了顾北的笔下……


    “张哥!您刚才说平时看到的、印象当中的,基本上都是戏曲舞台上的,动画片里的人物造型也是参照戏曲人物扮相创作的,可我们接下来要拍的是电视剧。”


    “有什么不一样?”


    “大不相同,昨天杨导已经定了,我们这个戏不在棚里拍,要在外面取景,您想啊,真山真水,突然蹦出来个勾着脸的猴子,那样搭吗?”


    老张按照顾北所说的,仔细想想,随后点头道:“确实不合适,要是照你这么说,人物形象上还真应该侧重写实。”


    说完拉开抽屉,将里面的几张稿纸抽出来递给了顾北。


    “送给你吧,我就不献丑可。”


    什么意思?


    顾北接过一看,发现老张给他的同样是四张纸,上面画的也是取经小组的肖像画,只不过这四张图基本上就是直接取材于京剧舞台上的人物扮相。


    “昨天王翀秋老师找的我,不光是我,还有台里其他的美工,让我们给师徒四人画一副相,这是我的,不过……没必要了,送给你吧!”


    老张说着,看顾北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昨天还只是把顾北当成一个刚来的新人小老弟,今天他算是真的把顾北当做同事了。


    “到底是年轻人,思维活跃,想法也多,最重要的是胆子大,不拘泥于原有的条条框框,敢于跳出去重新创作,跟你一比,我都觉得自己老了。”


    老张今年才三十多岁,不到四十,怕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会发出这一声感叹。


    顾北刚要说话,又被老张给拦下了。


    “刚才就看你坐在那刻东西,什么啊?印章?”


    “随便刻着玩的。”


    顾北将刚刻好的一枚印章递了过去,大大小小的印章,办公桌上还放着六个。


    老张伸手接过,没怎么放在心上,首先用料很普通,不知道顾北是从哪个花坛捡的,可看了印章底部刻的字,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哟!小顾,可以啊,还会小篆呢。”


    老张的学历虽然不高,可文化水平却不低。


    “巨然?巨然和尚!”


    “没错。”


    老张皱眉不解:“小顾,你刻这个干什么啊?私刻印章可是违法的。”


    顾北正端着茶杯,闻言差点儿把一杯热茶泼脸上:“张哥,您可别吓唬我,巨然和尚都死了几百年了,我没听说过,刻古人印章还违法的。”kuAiδugg


    嘴上虽然这么说,可细细想来,他现在要做的事,好像还真……


    蒙老外至少良心不会受到谴责。


    顾北自我安慰着。


    “也对,手艺不赖。”


    老张也觉得自己是多虑了,的确没听说过,拿着几百年前的古人印章去违法犯罪的。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人非常单纯,顾北要做的事,根本没谁能料到。


    “你那还有没用的料吗?要是有的话,也给我刻一枚。”


    顾北将那枚印章拿回去,又将还没用的石料都摆在了老张面前。


    “您自己挑,看上哪个告诉我,得空给您刻。”


    老张没想到顾北答应的这么痛快,说起来,俩人昨天才认识,他倒是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不麻烦吧?你刚进组,还是多操心操心工作上的事,我……不忙。”


    说着,眼睛朝那些石料看了过去,他确实没猜错,这些石头还真是顾北临出门前,在中院花坛里捡的。


    看了一会儿,没一块能入眼的。


    “小顾,我家里有一块青田石的籽料,回头我拿来,你……”


    话说到一半,老张感觉有点儿冒失了,那块籽料可是他的心爱之物,存了好些年,一直舍不得动刀,就怕把料给毁了。


    今天这是怎么了?


    居然信得过顾北这么个小年轻。


    顾北也瞧出来了,听说是青田石,他也感觉挺意外的,青田石也说不上有多难得,可谁要是存着一块品相好的,也不会轻易示人。


    见老张满脸的纠结,顾北善解人意的说道:“张哥,您可饶了我吧,好料我可不敢轻易下手,这样吧,等您寻着别的料,到时候咱们再说。”


    “哦!好,好!”


    老张顺坡下驴,接下来也没再提这事。


    本想看看顾北刻的其他几枚印章,却见顾北已经收起来了。


    那枚居然和尚的印章,让老张看也就看了,其他几枚可有点儿扎手,轻易给人看的话,怕是会招来麻烦。


    刻居然和尚的印章,还能说是玩,可“乾隆御览之宝”又是几个意思啊?


    其他几枚也都是用在书画上面的印章,要说顾北没打算做坏事,怕是谁也不信。


    但凡有别的办法,顾北也不会把这种事拿来单位做,大院那边人多眼杂,谁家有点儿什么事,藏都藏不住。


    更何况家人这一关就过不了,顾北住的那间屋子,虽说也有门,可跟没有一样,谁都是推门就进。


    个人隐私,私人空间?


    这种话跟父母就不能提。


    什么隐私?


    你个小兔崽子都是我生的,你身上那块儿算隐私,我给你切下来。


    唉……


    看吧,想要干点儿事业有多难。


    “小顾,三楼开会!”


    感觉到老张的目光一个劲儿的往抽屉瞄,顾北正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呢,万幸彭丽给他解了围。


    “彭老师!马上就到!”


    顾北说着,不着痕迹的给抽屉上了锁,这把锁是上班路上买的。


    以防万一。


    他现在干的这件事,实在见不得光。


    万幸重生了,否则的话,要是让老爷子知道,非得敲断了他的胳膊。


    做旧这门手艺是老爷子传的,可老爷子有言在先,做旧蒙人这种事不能干,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干得多了,心里的那份贪念根本就压不住,迟早把自己给毁了。


    前世的顾北牢牢记住了老爷子的话,从没靠着这门手艺赚钱。


    可现在……


    大风即将刮起来,顾北想做站在风口的猪,手里没有本钱,怕是连做猪的资格都没有。


    再说了,蒙老外能算作坏事吗?


    顾北还真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


    “张哥!走了。”


    打了声招呼,顾北拿起画稿就出去了,一路上了楼,推开会议室的门,还是昨天见过的那几位,杨婕导演还没到。


    那个老太太又是谁?


    瞧着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