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金把头的货

作品:《小武唐大脑袋老贼

    听到我说玩扑克牌的中年人是金把头,三个人都是默不作声。


    我是猜的,是种直觉,同样也是在诈他们。


    金把头睁开了眼,看向我。


    “老弟好眼力!”他说话轻声细语,不带一丝火气。


    说着,他看向了给我们开门的那个汉子,“老九……”


    老九走到靠窗的那张床前,弯下腰,在下面扯出了两个脏兮兮的大帆布包,鼓鼓囊囊。


    他瓮声瓮气道“想看啥?”


    “都有啥?”我问。


    “玉器、瓷器、还有些字画……”


    “拿两块玉看看吧!”


    不能直接奔那些文书使劲,不然很难讲下价来,也不能他们说100万就是100万。


    老九拉开其中一个包,身子挡着,一只手伸进去掏。


    两块玉佩被他拿了出来。


    站起身就骂了起来,“李大胆儿,你丫个狗操滴唻,就不能帮帮我吗?”


    他是河北人!


    这三个人普通话十分标准,不带任何地方口音,可老九这句“你丫个狗操滴唻”,应该是河北黄骅那边的骂人话。


    他们都是河北的?


    金把头对面的中年人也骂骂咧咧,不过还是下床趿拉上鞋,走过来把桌子上的酒瓶子都挪到了地上。


    又把桌子上的花生米、豆腐干什么的,往一边推了推。


    总算空出了一块地方。


    我不由腹诽,这些人,真是够糙的了!


    李大胆儿又坐了回去,老九把两块玉佩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古玩行的规矩,东西不能直接过手,不然摔在地上的话,不好判断是哪一方的原因。


    原来倒斗的也很讲究。


    我和大头各自拿起了一块。


    玉佩样式并不复杂,工艺看着也很一般。


    翻过来看,隐约能看到背面有三道深浅不一的色带,颜色分别是红、黄、黑,不像是人为染上去的。


    我对玉更是个门外汉,于是递给了满仓。


    现在,他就是我的掌眼师傅。


    满仓看的很认真,翻来覆去地看,时而用手搓搓,还放在鼻下闻。


    好半天,他才伏在我耳边说“三色沁的高古玉,并非涂抹、油炸、火烧等手法做旧,出土不到半年时间,东西不错……”


    我不动声色放了回去。


    大头也把手里的玉放了回去。


    “什么价?”我问。


    “五万!”老九说。


    我没讲价,对这东西没什么感觉,又问“有瓷器吗?”


    “有!”


    “有碗吗?”


    “有!”


    说着话,他把两块玉放了回去。


    很快,一个裹满旧报纸的东西放在了桌子上。


    他撕开了那些报纸,里面是个青花大碗


    我拿了起来,看不出什么来,唯一知道的,就是瓷器的底部,一般都应该有落款儿。


    反过来看,碗底尽然是空的,并没有字。


    难道是假的?


    我递给了满仓。


    他翻看了不到一分钟,小声对我说“真的,不过是道光年间的民用瓷,胎体厚笨,质地也不怎么样,不值什么钱……”


    我把碗放了回去。


    连着两样东西都没有问题,我的疑心大减。


    按照原定计划,大头说话了,“福生无量天尊,金把头,有字画吗?”


    金把头没吭声,一点儿都不尊重人,手里还在玩着纸牌。


    李大胆在把那些扑克往一起收。


    “有!”还是老九在搭腔,“不止字画,还有去年京城紫金拍卖行500万拍出去的那种文书,要吗?”


    大头“哦”了一声,“那就都拿出来看看呗!”


    两个卷轴拿了出来。


    看到其中一个后,我心脏都是一抖,就是它,一模一样!小说


    大头拿起了那副字画,我拿起了那卷文书。


    这熟悉的卷叠方式,熟悉的手感,和那卷《周孝儒文书》分毫不差!


    缓缓打开……


    老九说“轻点儿,弄坏了可就是你们的了!”


    里面笔迹一模一样,内容却变了。


    这上面记录的像是官僚制度,什么县千户以上,依旧置令、尉、主簿,凡3员;户不满千,止置令、尉各1员,县令兼主簿事……


    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


    一旁的满仓歪着头看,我低声问“怎么样?”


    他只说了两个字“太新!”


    这和刘立凯的看法一致,不过我得到的那一卷,500万左手倒右手以后,最后又以900万的价格,被冯公子拿下了。


    那小子可是个人精,怎么可能上当?


    这玩意儿,肯定是真的!


    至于看着太新,这是因为在墓中棺下保存好的原因。


    我卷好,面无表情地又放回桌子上。


    我俩凑到了大头身旁。


    他手里的是副山水画,纸质微黄,我这水平,真看不出好坏来。


    小声问“谁画的?”


    大头说“南宋的夏圭,杭州人,擅长山水画……”


    南宋?


    那文书的作者周孝儒,就是南宋的官,难道这画和那些文书放一起了?


    我趴上面闻了闻。


    没错!


    味道一模一样,一股木炭和樟脑混在一起的味道。


    又仔细看,就觉得这画怪石嶙峋,这歌夏圭肯定挺穷,舍不得用墨,画得拖泥带水干巴巴的。


    画的左下角,有几个大小不一的红色印章。


    一个都不认识。


    下意识想起自己脖子上“千面佛”的印章,真想也盖上一个……


    满仓摸了一会儿,又小声和我说“武爷,内容我看不懂,不过这纸的年代没问题……”


    我不怪他,毕竟没多少文化,经验就是盗墓,能看明白材质已经是高手了!


    不知道他为啥不做这个了,反而跟了高潜?


    每个人都有故事。


    大头把东西放在了桌子上,问“这个什么价?”


    老九说“80!”


    他说的简单,不过这可不是八十块,是八十万。


    大头没说话,我问“这个东西……”


    说着,我指了指《周孝儒文书》,你们一共有多少?


    “12卷!”老九瓮声瓮气。


    我暗自点头,加上卖出去那副,一共就是13卷,和刘立凯估计的差不多。


    “什么价?”


    “100!”


    “一共?”


    “这不得美出你屁来嘛?!”他给了我一个白眼。


    又是一句黄烨那边的话。


    我“哦”了一声,又问“12卷都拿下来呢?”


    他继续翻着白眼,“不会算数?”


    我懒得和他较劲,直接开了价,“800,我都要了!”


    “做梦呢?”


    我不再和他说,扭头看向了床上的金把头,“我诚心要,800万,怎么样?”


    金把头呵呵一笑,“1000,不二价!”


    “800!”


    “慢走!”他拱了拱手,意思很明显,1000万,一分钱不讲。


    大头刚要说话,我瞥了他一眼,随后也拱了拱手,“那就再议吧,告辞!”


    冷强盖好箱子,一手一个拎了起来。


    四个人转身往出走,老九跟在后面嘟嘟囔囔“可不止你们一伙人看,就差200了?”


    我看了他一眼,这张胡子拉碴的脸,看着很是忠厚。


    我笑了笑,“咱们都再考虑考虑吧!”


    说完,我又斜瞥了一眼满仓。


    满仓停下了脚,回过头问“金把头,听说姚老大又找了个姓冯的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