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田黄冻石

作品:《小武唐大脑袋老贼

    听刘立凯说他老师看过这东西了,我连忙问怎么说的。


    他摇了摇头,“当时正好还有一位收藏界大家在,打开后瞄了一眼,就再不想看,都说是一眼假!”


    “我一再央求,两个人这才又起身,这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


    听到这儿,我精神一震。


    “不过,还是存疑。”


    “疑在哪里?”我问。


    “新!还是太新了!另外,如果是真的,不可能就此一卷!但整个国内外文物圈以及收藏界,从来没出现过这个东西。”


    “对了,我老师还真查到了这个人的名字……”


    “写这份文书的人叫周孝儒,嘉定二年为官,在管城汜水做县令,也就是现在的郑州市荥阳县西北。”


    我越听越是惊讶,“说明是真的?”


    他苦笑起来,“不好说,因为作假的高手,完全可以根据史料来杜撰,此人毫无名气,就没有考据,反而更容易作假。”


    是这个道理,我点了点头,伸手示意他喝茶。


    “这么说,没办法证明真伪?”我问。


    他露出了一丝为难神色,“或许可以再找几位专家,不过……”


    我明白了,找谁也不能白干活。


    又给他斟满茶,我说“如果我不鉴定,直接拿出去拍卖呢?”


    “拍卖?!”


    他怔了一下,说“根据96年12月24日颁布的《关于加强文物拍卖标的鉴定管理的通知》,上拍之前,要向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提交有效的文物拍卖标的鉴定……”


    他指了指纸筒,“如果它是真的,那就是宋代的文物,来源呢?就算你是买的,可如果他是墓里出来的,你一分钱都拿不到……”


    瞬间我就一个头两个大。


    本来还觉得古玩行挺有意思,看来干啥都不容易,还不如自己这行,看准就下手,玩的就是心跳!


    不过,我不信拍卖公司会这么正规。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猫腻怎么赚钱?!


    自己绝不是什么天资聪慧之人,我都能想到用拍卖洗钱,那些做大生意的、给大领导送礼的想不到?


    这可能吗?


    刘立凯这人太正,这件事情不能麻烦他,还是找大头吧!


    “那就先放放,找机会吧,如果拍不出去,还不如挂墙上自己欣赏……”我笑呵呵地岔了过去,又给他倒水。


    “刘哥,如果这东西真是老的,能值多少钱?”我还不死心,想知道价格。


    刘立凯摇了摇头,“这要是一套可就无法估量了,单卷的话,怎么着也得大几百万……”


    我吃了一惊,一卷纸而已,能值这么多钱?


    送他走了以后,我给大头打了个电话。


    “拍卖?”大头嘿嘿直笑,“巧了不是,知道我现在和谁喝酒呢吗?”


    “谁?”


    “咱京城最牛掰的紫金拍卖行老板!”


    说完,他嘴离开了话筒,声音小了一些,“韩总,贫道好友有点儿东西要拍,帮个忙吧?!”


    一个男人笑道“没问题,我一分佣金不收!”


    “好!”大头哈哈大笑,声音又大了起来,“你记一下韩总电话,联系他就行了!”


    “好,您说!”


    “……”


    快半夜了。


    我还在二楼书房看书,唐大脑袋他俩回来了。


    “哥,这是名单,你看看!”老疙瘩把两张纸放在了红木书桌上。


    两个人回来前已经把人皮面具摘了,衣服也不是平时穿的。


    大脑袋穿得像个中年大叔,老疙瘩扮演的是他儿子。


    放下手里的《围城之后》,我拿起那份名单,认真看了起来。


    老疙瘩在一旁解释说“真没想到,得这个病的孩子太多了,一层楼都是!我俩把困难家庭都整理了出来,不过……”


    我抬头看他。


    他眼睛有些发红“如果想都帮,得好一大笔钱,可我俩思来想去,划掉哪个都不忍心。”


    唐大脑袋长长呼出了一口气,声音沉闷,“往回走之前,还看到一家被赶出去的呢!”


    老疙瘩说“倒也不是恶狠狠地赶,可交不上费用了,医院肯定撵人……”


    大脑袋又说“哥呀,下次你去吧,这活儿就不是人干的,看着那些孩子,太他妈难受了!”


    两个人沉默起来。


    名单上有39个家庭的姓名,第一个就是那晚遇到的刘二宁。


    上面写着妻子李娟,女儿刘妮妮。


    我不怀疑两个人的眼光,既然写上了,就说明这些家庭肯定十分困难。


    39个,一家10万就是390万!


    那笔钱还剩1300万,按照当初定下来的规矩,1000万就是我们三个人的,300万是捐剩下的。


    我问他俩“一家10万够吗?”


    老疙瘩说“病情不一样,有的用不上这么多,有的肯定不够。”


    “你俩啥意思?”我又问。


    唐大脑袋说“不就是一人再多拿出30万嘛,我没意见!”


    “我也没意见!”老疙瘩说。


    “那行,”我点了点头,“拿出来390万,不过,我的意思不能一家十万,还是要根据病情的严重来分!”


    我指着名单上的刘二宁说“他说过,还得八万才行,那就给他家八万!天上虽然掉下了馅饼,却也不能让他们一点儿压力都没有了!”


    “行!”老疙瘩指着名单上第五个名字说“像这家孩子,和刘妮妮的病就不一样,我估计15万都未必够!”


    “甚至……”他没在往下说。


    我明白他的意思,甚至治不好。


    我谈了这口气“尽人事,听天命吧!”


    老疙瘩说“我有个想法。”


    “说!”


    “你看人家佐罗,每次劫富济贫的时候,都会在现场留下一个z字标记,咱们是不是也弄一个?”


    唐大脑袋说“弄啥?在钱上画一千张脸的如来佛?画完你他妈都得吐白沫!”


    我笑了起来。


    想想也不是不行,虽说把名号闯出去有利有弊,我也莫名地有些兴奋。


    不求什么青史留名,但愿“千面佛”的名号,有一天家喻户晓!


    想了想,我有了主意。


    “明天我去刻个章,以后捐出去的钱,或者在现场,都可以印一个!”


    两个人眼睛都是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老疙瘩笑道“那就等章回来以后,咱们把每沓钱都卡上后,再往医院送!”


    “行,睡觉去吧,好好洗洗,你俩都他妈馊了!”


    第二天上午。


    我从后院翻墙走的。


    原因是我化妆成了一个老头。


    佝偻着身子,背着个黑色皮包,来到了大栅栏。


    逛了几家店后,觉得还是第一家店老板让人舒服一些,于是又返了回去。


    店老板五十余岁,面相不错,人也热情。


    他推荐了好多款,可我一眼就看中了一块小石头。


    这块石头色泽浓郁,黄色中又微微泛着橙红,类似桔皮色。


    整块料呈卵状,鹌鹑蛋大小,玻璃光泽,抚摸时有种圆顺温润之感。


    朝灯细看,竟然是透明的!


    不过,这种透明又不像水晶那般通透,仿佛凝固的蜂蜜,有种朦胧的美感。


    再仔细看,里面有一些肌里纹路,隐约如发丝,细致如萝线纹。


    真是漂亮!


    店老板朝我竖起了大拇指“老先生好眼力!”


    我呵呵一笑,声音沙哑又有些无力。


    他说“这是最上品的田黄石田黄冻石,这块料子可不简单……”


    “哦?那您说说!”


    我有些好笑,再实诚的人,也免不了套路,估计每块料子他们都得编个独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