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仇 齐鲁的冬天比河西的要温润许……

作品:《长安回忆录

    齐鲁的冬天比河西的要温润许多,那温度虽然仍旧是彻骨的,却平白多了几分的温润,直直地流淌到人的心房里去。秦青是待惯了河西的人,此刻面对着着多出来的几分温润倒显得就几分无所适从起来,半是急躁地在霍羲桀的营帐外面来回踱步着。


    有风簌簌地从远方刮过来,带着些聒噪的不知名的声音,把夜搅得有几分破碎,许是又有妇人带着孩子前来求救投军的?还是被毁了房子的人正在漏液逃难?抑或是那些沙哑着嗓子的人在唱着自己并没有听过的歌谣?似乎都不是,又似乎都是,哪一种在这里都并不稀奇。


    营帐的的门帘“呼”地被人从里面掀开,既然能从里面掀开,那只能是一个人,此刻,那个人正面无表情地把秦青从上到下看了个遍,并看不出什么情绪,只觉得暗幽幽地可怖:“你能不能别在我这儿走来走去的?很吵。”


    秦青顺势钻到了霍羲桀的营帐里,急急道:“我吵?我就是要吵吵你才甘心,你身为王侯,又是武将,私自跑到齐鲁来本就是违了梁律的,轻则削爵重则死罪,若是真的有什么不得不办的大事那还罢了!偏偏你一来这么多天,除了帮我打了几个胜仗以外再没做别的事情。我可是在是搞不懂,你这么千里迢迢地来齐鲁,为的就是助我歼灭姜应?你霍羲桀可不是这么好心的人。”


    霍羲桀在自己的床榻前躺下,悠悠合上双眼,闲闲地将右手挡在自己眼前,散漫道:“你还好意思说?姜应那样的人,你和他打了这么些日子还不能分出胜负,若不是我来了,只怕你们还要僵持到明年,有这个闲心外面瞎晃悠,不如好好回去看看兵书才是正经。”


    秦青凑上去,苦口婆心道:“我再奉劝你一句,若是没有别的大事,您还是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的好,莫说为了你自己,就当是为了我罢,你来这么些日子,司徒启那个老狐狸派了多少细作眼线过来?我一双手都数不过来,阿弥陀佛,我可玩不来你们那些勾心斗角的玩意儿,你就当是救救我,快些回你的玉门关去罢。”


    霍羲桀翻了个身,呼吸沉闷:“你能不能少说两句,好不容易有了点睡意,都被你唠叨没了。”


    秦青气结,知道霍羲桀向来是一个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主儿,自己要是真能劝服得了他,还至于被霍羲桀从小欺负到大么?他灰心丧气,正打算偷偷从背后踹霍羲桀一脚然后溜之大吉,就听见一阵“咕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还不等他作反应,就看到面前的霍羲桀已经雷霆般坐了起来,伸手就接过面前飞来的信鸽,娴熟地从信鸽的脚上取下那密函。


    是红色急报。


    霍羲桀脸上忽得一紧,随即打开密函仔细翻看,秦青立在一旁皱眉看着,却见霍羲桀的眉头也是越皱越紧,几乎拧在了一起,他在霍羲桀身边二十年,鲜少见到如此难以自持的霍羲桀,不由得惊奇:“长安……是出了什么大事么?”


    霍羲桀的眉紧紧锁在那里,脸上锋利俊俏的轮廓也登时凌厉了不少,只见他微微抬眼看着青青,声音沉郁,没有丝毫的生气:“陛下,驾崩了。”


    秦青还来不及惊呼出声,就听到霍羲桀接着道:“皇后手刃了司徒启。”


    秦青的脑子里一时叮铃哐啷一阵乱响,半天才找回一点神思,尤似不敢相信似的立在那里:“皇后……竟亲自手刃了司徒启……”


    霍羲桀微咪了双眼,心中百转千回往往复复,口中却只是道:“是啊,她终究亲手杀了司徒启。”


    秦青错愕低头:“怎么?看样子,你很想让司徒启?”


    霍羲桀淡然道:“自然,朝堂上的敌手,几番算计戕害,自然是要你死我活的。”


    秦青讷讷,其实在霍羲桀面前,他总是有几分试探的畏惧的,这个男人太沉默了,很多事情她都严严实实地藏在心里,丝毫也不愿意向外人袒露,饶是最亲近的人也会被他的这份生疏逼退。秦青太知道了,这份沉默对于寻常人来讲还好,可对于霍羲桀来讲,却极其危险,甚至可怖。


    秦青看着霍羲桀,深恨他这副深藏不漏的模样,便叹息道:“陛下驾崩了,司徒启死了……现在大梁哪里都在打仗,生灵涂炭,民心已散,这天下早就已经怨声载道,大梁分明就朝不保夕,阿桀,这些你我都是知道的,”秦青有几分怯怯,看着眼前沉默的霍羲桀,心中突然就有了一个让他毛骨悚然的想法,“你在粤北打了胜仗之后还让人占着粤北迟迟不肯退兵,如今又来了齐鲁……你莫非……是想取天下而代之?”


    秦青知道,只要霍羲桀想,天下间没他办不到的事情,包括做反客为主君临天下。


    霍羲桀的眉宇之间像是燃起了小小的火苗,点得他的双眸一片隐隐的光亮,他眉目涩涩,道:“你别瞎说,我没有。”


    秦青看出了他的迟疑,将两臂交错着抱于胸前,居高临下地审视着霍羲桀:“当真?”


    “自然当真。”


    秦青微微冷笑,并不肯轻易相信这句话:“从前我不问你,可心里到底时有疑影儿的,如今天下局势瞬息万变,你我都是池中之鱼,我便不得不问。你本是逍遥自在的一个人,完完全全地置身在事外,却为何要突然起兵杀了赵伦祁?为何要将整个西北和粤北纳入自己的鼓掌之中?又为何要殚精竭虑地除去司徒启?为为何要这般精密地监视着长安的动向?我与你自小同在河西长大,深知你并非心狠之人,你却为何要踩着那样多的人命,一步一步地趟进这浑水之中?而今天下大争,群雄俱起,人人都想借此杀出一条路来,称王成候。你莫要告诉我,你这般费心巴力地爬到今天这个位子上,只是想无欲无求地看着他们相互厮杀,看着这天下乱作一团而你却作壁上观!”


    霍羲桀轻轻闭眼,长久地沉默在当地,似是已经睡着的模样,他的长睫如花纤长柔媚的花蕊一般,带着几分微醺的金黄,柔柔地垂下来,留下一片模糊的阴影。


    “我不知道。”霍羲桀悄然睁开眼睛看着秦青,那眼睛里是寒星静湖一样清冽的光泽,却也隐隐有几分秋水一样的凄楚和缱绻在里头,秦青看着这双眼睛,不知怎的,却莫名其妙地想到了王珩,他见过王珩,王珩的眼睛里,也总是有这样秋水一样的凄楚和缱绻,和眼前的这一双眼睛五分相似,五分不似。


    霍羲桀只是道:“阿青,我累了,你先出去罢。”


    霍羲桀的语气极其平静,平静地如同烛台之上纹丝不动的烛火,一如他一贯的语气,只有那倒映在他乌黑眸子里的点点烛光,透出几分疲惫的沙哑来。


    秦青深吸一口气:“好,好,好!你总是这样,谁也瞧不透你,谁也猜不到你在想什么,也罢,也罢!。”


    霍羲桀收回目光,却觉得满眼尽是疲惫,他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坐在那里,像是在静候这时光的迁徙。


    “我只有一句话,乱世之中,即使是树上的鸟儿也并没有安宁可言,无论你是想继续做你的齐王殿下,还是想像林北和姜应一样逐鹿中原,那都是不死不休血战,于你于我,都是一样。”秦青收起自己脸上一贯的热忱和笑意,对霍羲桀正色道。


    霍羲桀眼波不定,只是说:“我懂。”


    秦青瞧着霍羲桀,突然急想到了远在长安的卫昤安,如今王珩驾崩,司徒启已死,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天下都已经到了卫昤安一人的手里,未来,她势必会辅佐新帝垂帘听政,操控住整个天下的局势,霍羲桀如果真的有了起兵称帝的心思,那日后势必会与卫昤安斗得难舍难分你死我活。


    他忽然有些犹疑和惴惴,像有一双不安分的手正挠着他的胸腔。


    是夜,秦青离开以后,霍羲桀彻夜无眠,他从自己的衣服里掏出一枚五彩丝线编织成的络子,微微摩擦着上面那焦黑的被火烧过的痕迹,那络子打得极其精巧,繁复而绮丽,一看便是豪门人家的东西,只是不知怎的被只剩下了一半。他在微弱的烛光之中一下又一下地摩挲着上面细密的纹路,直到蜡烛燃尽,帐中只剩了一片凉薄的漆黑,他的眼睛里亮晶晶的,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颤颤巍巍的攒动着,只听见霍羲桀低沉而克制的声音慢慢在弥散的黑暗里浅浅响起。


    “阿爹、阿娘,姑姑,你们可以安息了,司徒启死了,他终于死了……再算上之前的赵伦祁……慕容家的血仇……我终于报了……”


    司徒启死后的第二天,卫昤安向天下昭告王珩病逝,并奉王珩遗诏,立皇三子王澈为帝并与礼部商议,为王珩冠以“怀”字为谥号,并追谥新帝生母陈氏为妤贞崇端孝慈皇后,改元咸宁,易己位号为太后,移宫慈晖殿。因新帝尚幼,故率五大顾命大臣,垂帘听政,共议朝政。


    “太后娘娘,陛下又哭了,想是昨夜里睡得不安稳。”毓书沉沉稳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一如往昔般让人安心。


    昤安忙转过身,将毓书怀中正在哭闹的澈儿紧紧接过,软软地轻声逗弄起来。澈儿生下来的时候还不足八月,又是难产,又遗传了王珩那多病的根骨,身子比寻常的胎儿孱弱不少,吃的奶水也比寻常的胎儿少,睡起觉来也总是不安稳,夜里总是要哭醒七八次才肯罢休。昤安极其心疼澈儿,干脆除开朝政议事以外都寸步不离地守在身边,事无巨细全都亲自过问,俨然一副慈母的模样,便是冉月也曾偷偷对毓书偷笑道:“咱们娘娘虽说没有自己生过孩子,却比亲娘还像亲娘呢。”


    昤安一面逗弄着怀里的澈儿,一面对毓书道:“澈儿晚间总是睡不安稳,你记得让乳娘要按时将安神的汤药喝下,化成乳汁以后喂澈儿喝了,一顿也不能落下。”


    毓书恬然笑道:“这些话娘娘已经嘱咐过多次了,奴婢都记得。”


    昤安点头,带着十足温柔的笑意看着怀中的澈儿。澈儿有一双极其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b>


    <b>aishu55.c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