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开海?暴怒的老朱!

作品:《刘伯温朱元璋南边不亮北边亮

    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


    供需关系就是一种方式?


    朱标更可能的让自己去理解苏璟说的这些话,哪怕不能完全的理解,也要力求死记硬背下来。


    这可就让隔壁的朱元璋头大了。


    他听不懂。


    一来是前面的课没听过,二来是隔着墙,听起来并没有那么的清晰。


    这让朱元璋很懊恼。


    自己竟然连苏璟说的是什么都不明白!


    苏璟并不知道这些,只是继续道:“不管是看不见的手,亦或者叫市场调节,它都有其本身天然的弊端。”


    “牛懿,你知道都有些什么?”


    苏璟的教导从来都不是自说自话,他在引导着朱标。


    市场调节的缺陷?


    朱标回忆起这些日子以来自己所干过的工作,看过的资料账目等等一切。


    思考了一会后,他回答道:“市场调节会慢一步。”


    “苏师之前说过,土豆种第二波就太晚了,因为到时候会有很多人种。”


    “而这些人种土豆,是因为他们从现在这个时间得知了土豆市场受欢迎,等到土豆种出来,土豆市场也变化了。”


    苏璟立刻夸赞道:“很好!牛懿,你很善于思考总结!”


    “这的确是市场调节的弊端之一,滞后性。”


    “在此刻商人看来合理的决定,在宏观层面上有可能是已经滞后。”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价格再发生变化,商品的生产发生调整,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不过市场调节的弊端不仅于此,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当市场出现一个畅销的商品时,从事商品生产的生产者,就会拼命的生产,或是商家会拼命的囤积。”


    “这是市场调节的又一个弊端之一,盲目性。”


    “大部分的个体生产经营者对于市场前景的判断并不能从宏观层面做准确的把握,只能从眼前所见做出判断,因此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最后,还有一个弊端,是自发性”


    “商人逐利,只要哪里有利益,就会一窝蜂的往那里钻,资源也会聚集,导致分配的不合理。”


    苏璟一口气说了一堆,停下喝了口茶。


    朱标自言自语的重复着:“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