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拆解她

作品:《过万重山

    “什么意思?”


    “你汪奶奶说你在找房子,要什么位置,什么要求?”


    沈唯清说完这话觉得自己特像房产中介。


    谁让爹妈都视金钱如粪土呢?沈建安一掷千金,可汪展却不为所动,男人么,时间一长也没了热情。如今多年过去,前任夫妻之间的纽带只剩下这一本本房产证,一栋栋砖头块,还有个连砖头块都不如的沈唯清。


    那是沈唯清十几岁的时候了,汪展对他说:“你爸给我的东西我不要,全都留给你,哪怕你将来有一天被你爸扫地出门,一辈子无所成就,这些房子也够你吃喝。”


    “多虑了,就算没你俩,我也饿不死。”沈唯清说,“你都捐了吧。”


    他对谁都没好脾气,甚至对沈唯清和汪展更甚。虽说曾经也是一家人,但感情淡薄似头一夜落下的薄雪,初升太阳一照,瞬化成水。


    他又咳嗽一声,向满听得清清楚楚,下意识说了一句:“你得吃抗过敏药。”


    “你差不多行了啊,这个月提成还不够?”沈唯清说,“问你话呢,你要通勤近一点的?还是小区环境好一点?绿化,楼层,这些有没有要求?”


    向满问:“你认识中介?”


    换了谁都要这样理解。


    沈唯清被气笑了,转念回想自己的语气问句,确实有点奇怪,他耐着性子和向满解释,末尾着重强调:“你就当这是你汪奶奶的房子,让你去看。”


    “还是不了。”向满说。


    “老太太让你不用担心房租。”


    事实上沈唯清也不知道房租市场大概是个什么行情,反正绝对是要超出向满预算的,不过无所谓,不给钱也无所谓,横竖房租不进他口袋。


    ......他妈的也不知道房子是谁的。


    那他在这白忙活什么劲儿呢?


    “不用,替我谢谢汪奶奶吧。”向满再次拒绝,“我找到了。”


    “找到了?”


    “嗯。”


    向满顿了顿,说:“找到了,不麻烦你了。”


    “......”沈唯清片刻思索,告诉向满:“我纯粹是依着老太太命令,这房子跟我没关系,也不算欠我人情,房租什么的你跟老太太算,我不掺和。”


    向满果然沉默了。


    沈唯清提醒她:“解决问题要以结果为导向,你别矫情。”


    “我没有矫情。”


    向满打定了主意,


    “真的不用了。”


    沈唯清刚好车开到路口,直接原路掉头:“行,随便。”


    挂了电话。


    约莫两分钟,向满的消息发了过来,沈唯清看都不看,又隔了两分钟,再发来一条,沈唯清趁红绿灯间隙拿起来,看见向满语气倒是还挺客气,她说:


    “替我谢谢汪奶奶,她必定要给我省房租,我不想那样。房租不是小数目,我能给汪奶奶提供的价值不足以抵这些。希望你理解。”


    “辛苦你白跑一趟。”


    沈唯清心里那点恼人怒气稍稍散了点,回她:“想多了,顺路。”


    然后手机扔到一边,回家补觉去了。


    -


    租房的事最终尘埃落定,是在春节前几天。


    一直联系的中介给向满发来一个新两居室,说是最近刚挂出来的,向满约上钟尔旗一起去看,发现小区位置不错,楼道干净,周围有超市和市场,这种房子都是抢手货,之所以没有一秒租出去,是碍于房子硬伤——这是一个空房,与清水房相比只是刷了白墙,除此之外可称家徒四壁。


    电器无,家具无,不能拎包即住,站在客厅中间说话甚至有回音。


    房东告诉向满,这房子她也是刚买过来,并不打算费心,因为需要租客自己添置东西,所以房租比市场价低不少。


    按年算,这能省下一大笔,向满和钟尔旗都觉得挺划算。


    她们需要的东西本就不多,大件家具和电器尽量网上买,挑便宜的,以后不用了还可以挂到二手市场,无非就是辛苦一些。


    她们都不怕辛苦。


    就这么签了合同。


    押一付三,钟尔旗现金流吃紧,急于从上一个房东那拿回押金,于是和向满商量提前搬出来。两个人的东西都不多,无非是些衣服和日用品,不用搬家公司,钟尔旗男朋友开车来帮忙,一个来回就搞定。


    终于算有了新家。


    钟尔旗站在空旷的客厅里张开双臂:“已经放假啦,我们过完春节回来再添置电器和家具好不好?反正快递都停了。”


    她问向满:“你有抢到回家的票吗?我和我男朋友明天的高铁。”


    向满正蹲在地上整理行李箱,回答很轻:“抢到了。”


    “那你哪天回?”


    “......也是明天。”


    “好!那春节后再见啦!”


    向满把行李箱里的洗漱用品一样样摆进卫生间,对着镜子站了一会儿,没有出去。隔着一扇门,她听到钟尔旗站在卧室里跟父母视频,展示自己的新家,钟尔旗语气兴奋,那是离家一年终于要归乡的欢喜。


    那笑声悬于向满头顶,落不下来,她也始终够不到。


    水龙头打开,洗把脸。


    卫生间还没有热水器,冷水扑到脸上刺骨冷,向满双手撑在洗手池旁,低头,看脸上的水一滴滴滑进下水道。


    挺像,但绝对不是眼泪。


    -


    询问向满春节行程的还有汪奶奶。


    药店全年无休,除夕和年初一也都是正常营业的,可即便节假日加班费很高,自愿留下的门店员工也还是寥寥无几,大家都劳累一年了,加班费不足以浇灭归乡的心。


    今年总公司决定按工号抽签,人人公平。向满没抽到。


    这也是她入职四年以来唯一一个没拿到加班费的春节。


    汪奶奶在除夕下午给她打电话。


    “沈唯清说你找到房子了。”


    “找到了。”


    “一个人在家?”


    向满说是。


    “你要不来我这?”汪奶奶说,“沈唯清要回上海,到他爸那过春节,家里就我和沈唯清妈妈两个人,咱们三个过。”


    老太太面前,向满是个透明人,没有任何可掩饰,有什么便说什么:“不了汪奶奶,我打算好好休息,累。”


    新家虽然一穷二白,但好歹有水电燃气,向满把厚床垫铺在地上,和榻榻米没什么两样,也隔凉。因为没有冰箱,她屯的那些冷冻速食都送给姜晨了,但还有冲泡的,酸辣粉,粥,米饭,自热火锅......科技造福人类,她只需要烧一壶水。超市也还正热闹,她还打算去超市买点打折的熟食。


    “这都几年了?我刚认识你的时候,你坐在马路边自个儿哭,一晃儿这么久了。你觉得自己这几年过得好吗?”


    这话老太太每年都要问一遍。


    “好,特别好。”


    向满每年也都如此答。


    确实是好。


    和她刚来北京的那年相比,她有了些许积蓄,工作稳定,还考了驾照,正对着那张计划表有条不紊付诸实践。


    没什么比这更好了。


    “那就行,年年胜今朝,以后会越来越好。”


    老太太问她:


    “今年给你弟弟打电话了吗?”


    向满握着手机,手指紧了紧:“一会儿就打。”


    “好,打电话归打电话,记得奶奶跟你讲的,万事看开,别难受。”


    “我知道。”


    向满坐在床垫上,夕阳透过卧室半窗自她身后投射进来,在肩膀镀一圈光,性格使然,她行事从来不果断,人生行至二十余载,唯一一次果决是在她逃家之时,所有力气都在那时用尽了,像是偶然蹦出的高光。


    光芒散去后,她终究还是个犹犹豫豫、胆小笨拙的人。


    她把手机关机,sim卡退出来,然后去行李箱里翻翻找找,把化妆包夹层里的另外一张sim卡插进手机,这张卡每年只用一回,就是在除夕这一天。


    老规矩,她往一个家乡归属地的号码里发短信,胡乱按一排标点符号,发过去,片刻就收到回复,一句简短的:“姐,是我。”


    电话紧跟着打过来。


    向满深吸一口气,手指按下接通,电话那头,向延龙的声音喘得厉害,挟着呼呼风声,来自半山腰,是她熟悉的,层层叠叠望也望不到头的大山——


    “姐。”


    向满抱着双膝,下巴搁在膝盖上:“龙龙,你先别跑,小心点。”


    印象里,家里后山种着洋芋,一不小心就会被塑料地膜绊倒,还有带刺的、长到半腰高得蓬蓬草,会刮坏裤子,还会划伤手背。


    她还记得划伤手背的痛觉。


    “没事儿的姐,我跑远一点,爸和妈都在家,你放心,我肯定不能被他们发现。”


    这是向满在离家那是给向延龙的警告:我每年都会给你打一次电话,但你不能主动联系我,你也联系不到,而且你要保证,不要让爸妈知道我给你打过电话。


    向满离家那时向延龙不过十岁,却很懂事,她最喜欢向满,抱着向满的腰,哭得眼睛肿起,瞳仁比星星还亮:“你放心吧姐,你走吧,你跟呈哥走吧,我会想你的。”


    这是向满在外多年唯一放不下。


    她不相信亲情血缘,但她信真心,龙龙还那样小的时候就能扑在她身上替她挨打,这令她时常感怀。


    “姐,我上山了。”


    风声更大了。


    向延龙照例和向满说家里近况——


    家里习俗是除夕一天做出三天饭菜,今早上起来妈妈洗了床单,大伯二伯来家里送了半扇猪头,爸爸烧来煮,还炸了盐片,他还学会了做饼,裹了猪肉馅,他能帮妈妈分担灶台边的事,不用妈妈弯腰在那个高度并不合适的土灶前忙碌,他因此感到自豪。


    哦对了,爸爸今年又跟邻村叔去工地了,因为今年年景不好,地里挣不到钱,他如今上了高中,过几年上大学又是一笔开销,爸爸只能出去打工。妈妈的低血压时常发作,平时一个人在家,有一回晕倒了,还是邻居帮忙送到了卫生所。


    哦,还有,大姐前几个月回了一趟娘家。


    她是因为地里欠收,家里太困难,回来借钱的,爸爸没钱给,大姐哭着回去的。向延龙说到这里时停住了,他告诉向满,大姐真的老了很多,他还记得小时候总背着她满村跑,可是现在,那弯下去的背已经不能承载哪怕一筐猪草。


    “姐,你过得好吗?你和二姐有联系吗?你们现在在哪呢?”


    向满用手掌抹眼泪,压抑啜泣。


    她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也永远不会回答,只说:“我和二姐不在一起,但我过得还不错,二姐一定更好。”


    她仔细听着那边的风,还有夹在风里断断续续的鞭炮声。


    北京禁燃禁放,只有家乡才能听到那样清脆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响彻在高耸大山围拢起来的巨大幕布里。这块幕布很厚,很沉,她好不容易撕开一个口子逃了出去,才得以看见天外天。


    向满静静听了一会儿鞭炮声,对向延龙说:“你成绩怎么样?要好好学习,别只顾着玩。”


    多么俗气的嘱托,可她只能想到这些。


    龙龙很聪明,有一副机灵的脑子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b>


    <b>aishu55.cc</b>


    <b>【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