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还是小龙虾

作品:《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吃完饭一家人又继续在城里逛街。


    梨爱兰两口子被女儿带着吃了网红款香芋奶椰泡芙,


    喝了流行的青提奶盖,


    每一样都让他们赞不绝口。


    等回家时梨歌又利用系统的额度打了一回车。


    李民一下了车就挺直了腰杆,


    冲着村口纳凉的老乡打招呼:“婶子们,在这呢?”


    不等邻居们回复他就立刻道:


    “这是闺女给我打的车。唉,我本来想坐大巴回来,没想到闺女脾气倔,愣是不让,说是怕中暑。”


    村口乡亲们一看。


    有人已经笑了:“老李,你今天坐了个宝马。”


    “是吗?”


    李民像才看到一样惊讶,又啧啧了两声,


    “这车很贵吧?”


    “当然贵啊。最便宜的也好几十万呢。”


    邻居道,


    “啧啧,你家梨歌真是孝顺。”


    “唉,这孩子平时对自己节约,对我们老两口那是太大手大脚了。”


    老李面色沉重,


    “日子不是这么过的啊,你说是吗老哥?”


    梨爱兰好笑又好气,


    一把扯过丈夫:“回家。”


    可她自己也炫耀,


    过了半天就不经意间跟邻居聊起在岷江市的见闻:


    “岷江人心思怪巧的,椰子里头还塞了芋泥,吃起来甜如蜜。”


    “饭馆里地板比我家灶台都亮,乖乖,真干净。”


    “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城里人生活。”


    “糖水怪甜咧。都是托了闺女的福。”


    梨歌听在耳里,欣慰过后立下了壮志:


    一定要利用系统好好赚钱养爸妈。


    她梳理了目前的盈利项目——小龙虾。


    小洁在这件事上展示出了无与伦比的营销天赋。


    目前已经出售了两亩小龙虾,而且价格逐渐进阶。


    镇定。


    梨歌劝自己看开点。


    毕竟她没有合理的理由阻止小龙虾销售,


    只能等一切自然结束。


    不过还好,只剩下两亩小龙虾了。


    至于接下来嘛,


    梨歌再也不想养这玩意儿。


    她决定先给胡奶奶做个心理准备:“


    胡奶奶,万一有一天我不想再养殖小龙虾了,这工资还是照常给您开。”


    胡奶奶抛掷饲料的手一停。


    半天才盯着湖面:


    “梨歌,其实我儿子会寄钱,再加上攒的,养老钱足够了。只不过……”


    她叹了口气:


    “有个工作是真好啊,这么多年我第一次早上起来有了盼头,你放心吧,不要工资都行。”


    “再说年轻时我曾经帮村里挖水渠比男工还干得多。”


    胡奶奶带着褶皱的眼皮里泛出生之希望,带着哀求看向梨歌。


    梨歌只好作罢,


    她总不能连老人家最后这点支柱都剥夺吧?


    于是忙安慰她:“您放心,一定会让您干下去的。”


    小洁则神采奕奕:


    \"这个池塘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系统,也就是说我们打捞完这一批小龙虾,以后就是净赚了。\"


    梨歌刚放松下来的心情猛地一收。


    “不过有笔支出要花……大约是两万块钱左右。”


    梨歌闻言一喜。


    看来人间还是值得的。


    “什么花销?”


    “购买龙虾苗的花销。”


    “梨歌,我已经把第二批小龙虾苗投入空池塘了。”


    梨歌想想决定算了,


    反正第二批小龙虾应该也不会再重复第一批小龙虾的好运。


    再说第二批出栏时已经是秋天,


    那时他们目前的存量客户需求会饱和,到时候再增新的客户应该很难。


    “不过有个好消息。”


    “那家龙虾苗厂家给了折扣!”


    他在本地代理,原本大家都觉得龙虾苗是哪里的没关系、


    可咱家采用了他们的龙虾苗大获成功,导致他们的销售量大幅增加,


    所以当然要打个折扣。


    “原本两万的龙虾苗,他们决定一万八千卖给我们。”


    梨歌呼吸有些困难。


    怎么花钱就这么困难呢?


    她不知道这时村口正有一行人正在问路:


    “请问这里有农家乐吗?”


    打头的正是《舌尖上的岷江》摄制组导演——栾关。


    他们一行人在附近拍摄了一种历史悠久的团糕,


    这会儿正找地方吃饭呢。


    因为黑石沟的观光业兴起,


    李家村有商业头脑的人家开了几家农家乐供游客吃饭。


    因此他们跟着导航就到了李家村。


    进了一家外头看着干净的农家乐。


    农家乐里面人不多,栾关一行人照着菜谱点了一本。


    店主乐呵呵给他们上菜。


    外皮黄澄澄的白切农家走地鸡、架着砂锅端上来的土鸭炖芋头、麻辣鲜香的椒麻鱼、热气腾腾的野蘑菇丝瓜汤。


    他们是真饿了,风款残云般开始干饭。


    就在这时一股浓郁的香味飘过鼻端。


    几个汉子瞧过去,


    店主手里端着一盘红油油的麻辣小龙虾,


    各个个头饱满,被烹饪的红油汪汪,


    那勾人的小味远远就随风吹进他们鼻腔里。


    勾得诸人馋虫直流。


    一行人各个直勾勾盯着小龙虾。


    店主觉察到他们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


    “这不是菜单上的菜,是我们自己家的午饭。”


    栾关看着身边一群同事们饿狼般渴望的眼神,问老板:


    “可以卖给我们吗?”


    老板想了想,为难点点头。


    小龙虾一上桌,大家的筷子就纷纷夹了过去。


    栾关从专业美食家角度审视。


    粗陶盘里盛满了红油汪汪的小龙虾,


    里头小龙虾和鲜红的辣椒相得益彰,


    最上面还撒着香菜点缀。


    让人忍不住猜想到底多好吃。


    他夹了一个。


    不错。


    个头极大。


    虾体饱满,虾钳看着就厚实有肉,堪称虾中极品。


    剥开也很顺利,毕竟虾个头大,剥起来要更容易些,


    剥完后立刻露出里面雪白的虾肉。


    栾关点点头:这玩意儿看着很干净。


    他剥好虾肉,送进了嘴里。


    入口那瞬栾关一愣:


    麻、辣、鲜、香、咸,


    一刹多种味道齐齐触碰到了舌尖。


    像是一场针对味蕾的饕鬄盛宴。


    极具江湖菜的一切特征:粗犷霸道,却让人欲罢不能。


    刺激过后便触及到虾鲜嫩的肉质。


    没有土腥味,


    反而还带着一丝鲜甜,说是海虾都有人信。


    虾肉充满弹性,堪称弹牙。


    为您提供大神 吃吃汤圆呀 的《花不完,根本花不完》最快更新


    14. 还是小龙虾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