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故人相见

作品:《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满地是菠萝

    如果换成十年前的曹操,面对眼前这种局面,一定哈哈大笑,底气十足!


    他会用笑声消除部下对失利的颓丧和对战败的恐惧!


    他会豪气干云的告诉部下,不要伤心,不要流泪,更不要放弃对胜利的渴望!


    失败并不可怕。


    但一定要总结经验,引以为戒!


    到时候随孤一起重整旗鼓,卷土从来。


    然后一边设伏,一边迅速的脚底抹油,跑回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可现在,他颤抖手再也握不紧宝剑。


    剧烈的头痛让他无法集中精力思考。


    他已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再重整旗鼓了。


    他最信任的部将和谋士们也进入了风烛残年,年轻一代又有谁是刘封关平的对手?


    这仗你怎么打?


    他环视了自己周围一圈的文臣武将。


    他咬咬牙,他决定不跑了。


    不仅不跑了,还举起了宝剑。


    “关羽一死,朕……自可重整旗鼓,再诱杀刘封!我大魏还有雄兵百万,还有战将千员,尚可一战……所有大魏的将士听令,立刻攀山于……于两翼,朕……朕要擒杀关羽!”


    即便他明白,自己所谓的“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质量远不可和刘封的部队同日而语,但气势上绝对不能输。


    “朱灵,把剩下的勇卒都带去去两侧埋伏,朕的亲兵也归你指挥!”


    “可陛下你……”


    “朕……无妨!便以身为饵,诱关羽入伏,汝定要把握好此次机会!”


    “喏!”


    然而,正确的埋军设伏需要提前准备,需要攀爬至山腰,设置巨石滚木,强弓劲弩,并养精蓄锐。


    在敌人杀来之时将巨石滚木一股脑的丢下去,砸乱敌军的阵型后,再冲杀下去,必得大胜。


    然仓促之间设伏,只能够阻挡敌军一段时间,为主力部队争取到撤离的时间。


    曹操这番安排看似没啥毛病,实际上却是无奈之举。


    他认为,他已经经不起颠簸,与其速逃还不如在此拼死一搏。


    五里地,不过一炷香的时间。


    关羽大军转瞬即至!


    山谷东口,关羽骑在赤兔马上。


    这匹马和关羽一样也已经老了,但依旧雄风尚在,威风凛凛。


    与关羽并行于大军最前面的还有一人。


    此人长袍飘摆,从容潇洒,既有侠士的英气,又带着文人的儒雅。


    曹操瞳孔微微一动,显出一丝羡慕的眼神。


    此人正是徐庶,亦是其曾经朝思暮想之人。


    “都是老朋友了……”


    曹操笑了,狂笑中带着苦涩。


    然后他努力的挺直了身体!


    “云长,元直,别来无恙否?”


    关羽面无表情,单手一指“曹公,汝大限已到,还有何遗言?”


    曹公……


    曹操的心中一痛。


    曾几何时,关羽也曾双手抱拳,带着十足的敬意称他为“曹公”。


    双方恶战之时仍能叫你一声“曹公”,这让曹操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不过,此时不同彼时,双方互为死敌,又怎会因一句“曹公”而手下留情?


    你想置我于死地!


    同样,我也想置你于死地!


    曹操呵呵一笑


    “云长,朕就在此,汝有胆来杀朕乎?”


    关羽冷笑“有何不敢?”


    说着就要指挥部队冲杀过去,庞德也举起了大刀,准备当第一个冲阵之人。


    “云长不可!”


    徐庶伸出手,立刻阻止了关羽,驱马上前“此谷深幽,想必曹公已在此设下埋伏,欲害云长与我。”


    曹操心中悲苦,却用手轻点着呵呵笑道“元直啊元直,汝不愧是聪明之人,朕什么事都瞒不过你!”


    说着,曹操神色一凛“汝猜得出这山间有多少伏兵否?”


    那种感觉,就好比底牌已经被人猜出,却还要故作镇静,混淆视听,以左右对手的判断。


    徐庶耿直的摇摇头“猜不出。”


    曹操呵呵笑了笑“那汝是准备杀过来,还是准备落荒而逃啊?”


    “都不是!”


    徐庶淡然的望着曹操“我会各派派五千精兵,从左右攀山而上,好好数数曹公到底埋伏了多少人头。回头再告知曹公!”


    曹操的眼角抽了抽。


    果然,这种计策根本不可能逃过徐庶的眼睛。


    五千精兵上山,自己的伏兵安有胜算?


    徐庶继续道“清理这山谷两侧的伏兵估计要半个时辰,这段时间,曹公尽可以逃跑,我们绝不追击!”


    跑……


    曹操也想跑!


    但还能跑多远!


    这边,徐庶已经下令,命凌统和廖化各带一支精兵冲上山腰。


    不一会,林中已经响起喊杀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


    曹操心里凉了,他知道,用不了多久这伙伏兵就要被敌人杀尽。


    正欲逃跑,却闻西边大路上哒哒哒一阵马蹄声。


    烟尘卷起之处,一队精骑杀来,一匹黑马驮着一员武将杀到此处!


    他粗壮的身材,花白的胡须,身上穿着重甲铁铠,手执一杆大刀。


    身后一面巨大的“许”字大旗迎风招展。


    这队军卒不过千人,但军容严整,装备精良。


    “陛下莫慌,许褚来也!”


    见到这员战将,所有曹魏文武都振奋了起来。


    曹操眼中也泛起光来。


    许褚!


    曹操曾经最信任和喜爱的大将。


    于潼关救了曹操,大战马超,名扬天下。


    但三年前,他于旬阳大战张飞中伏而受了重伤,肋骨断了数根,一直未曾痊愈,故而此次曹操出征并未将其带在身边。


    李典战死,于禁降了,乐进病亡,跟着他的老人们所剩无几。


    他心疼许褚。


    想留他养老。


    故而此次出征瞒着在家养病的许褚!


    他知道,许褚若知道消息,必然宁死请命。


    怎曾想,许褚还是知道了,竟在此时他杀到了此地!


    “有我在,让人休想碰陛下一根汗毛!”


    他大刀指向关羽“关羽,吾尝闻汝威震华夏,今日在此,汝敢与我战否?”


    不等关羽说话,旁边的庞德纵马冲出“杀汝何须君侯,待吾与你战也!”


    “汝是何人?”


    “汝记性如此?吾于潼关战曹营四将,其中便有你一个!吾现在乃先锋大将,庞德是也!”


    说着举刀来战许褚,许褚想起,当初与夏侯渊、张郃、徐晃轮流大战庞德。


    其竟支撑了百余回合不落下风。


    心知此人厉害,但仍哈哈大笑


    “汝主与吾大战三百合不分高下,汝安敢在此托大,待吾夺下汝头,以做下酒之肴!”


    说完,也举刀来战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