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刘封的万险之计

作品:《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满地是菠萝

    “第六条道?”


    法正和魏延相互看了看,一起拱手“公子明示!”


    刘封用手指在沙盘某处划了一下“就是这条峪谷道!”


    “峪谷道?”


    这下,所有人都不解了!


    法正看了看地图“这条道可从旬阳经柞水后可从三条支路锡谷道,义谷道,以及库谷道抵达长安,可问题是旬阳在上庸三郡之北,乃曹操的地盘,不是汉中属地啊!难道你要从上庸攻下此地再从这走吗?”


    “非也!”


    刘封摇摇头


    “父皇,各位将军,峪谷道入口在旬阳,但子午道和峪谷道之间却有一条可通之路!”


    大家也都探过头来,旁人还在思索,还是法正先想到了“公子说的莫不是......旬河?”


    “正是!”


    从子午道往前延伸至半路,果然贯穿一条蓝色的细线,自西向东正好经过峪谷道!


    而至于峪谷道的三条支路,只有库谷道可直接抵达长安以东!


    思路已然清晰,众人恍然!


    赵云说道“魏军会于各个隘口布置重兵防守,他们在旬阳也就是峪谷道南口已经布置重兵,自不会在旬阳后的峪谷道中再布置重兵防御。这就相当于绕过了魏军重点防守的区域!”


    张飞也点头,表示此计可行。


    黄权却沉思着摇摇头“纵然从此路可抵长安,然五千大军皆伐木做筏,顺流直下似有不妥,如此大伐林木必引魏军注意。”


    黄权说的也很有道理,五千大军皆做筏而下,需要大量绳索,还要砍伐合适的木材,单就这个工作量,没个十天半拉月都行不通。


    到时候魏军的斥候早就发现并做好了防御了。


    刘封却说道“五千军可至旬河伐木做筏,只做五百筏即可。”


    张飞惊讶道“五百?这倒是可行......难道你要只带五百精兵去突袭长安?”


    刘封点点头“正是,我带五百白毦兵!”


    陈到之前训练白毦兵共有千人,刘封通常携带五百,二人于武陵分别后,陈到又与武陵选西方上兵加入阵中补齐千人,而那五百白毦兵就一直跟着刘封,成了刘封的亲兵精锐。


    “这五百军若走峪谷道,倒是可抵长安!可是大公子......”


    蒋琬摇头疑惑道“五百精兵即便到了长安,又如何能攻得下长安城啊?就算攻得下长安城,五百人又如何守得住啊。”


    刘封笑了笑“我可募兵赚城!”


    “募兵?”


    这下,刘备和众文武都疑惑了。


    如果这话不是从刘封的口中说出,他们一定以为这是哪个疯子异想天开的想法。


    率少量部队潜入对方的领地,再从对方的领地招募士兵攻打对方的城池?


    刘备摇摇头“封儿,这敌境之民,如何肯听你之命?”


    刘封一拱手“父皇!别的地方孩儿的确没有把握,但长安城北三十里有一小镇,此镇之民,孩儿自信还是能指挥得动的!”


    “哦?”刘备好奇起来“是何小镇?”


    没等刘封说话,孙乾却瞳孔剧烈一震,忽然想到了什么“是那里......”


    “公祐,你也知道?”


    孙乾点点头“当年大公子在曹营时任北客曹尚书,出使匈奴,与匈奴勇士大战,胜七十九阵,斩将七十八人,迎回昭姬夫人,也迎回了一万三千余被匈奴俘虏的百姓,随大军回许昌时,路遇破败小镇鸣犊,便将一万三千多名百姓安置在了那里!”


    提起这件事,在座几人也都惊叹佩服。


    匈奴之战亮瞎人眼,刘封更是这一万三千多名百姓的救命恩人。


    “我盘点过,这一万三千余名百姓男女各半,经苦役仍活下来男子多为精健,大概可拢出三千民兵。”


    三千民兵......


    没人怀疑刘封携带五百精锐加三千民兵的战斗力,会比魏延的五千精兵弱。


    刘封本人便是世人公认的万人敌之将!


    法正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可公子,长安城楼高城固,你便是有这些部队,没有工程器械,又如何攻得上去?哪怕就地砍伐,制作云梯怕是也来不及啊!”


    刘封点点头“军师此言有理。强攻城池断不可行!便是城中只有一两千士兵据险而守,上万攻城大军都难以攻入。然而力取不成,我却可谋攻!”


    法正问道“如何谋攻?”


    刘封继续道“由马超将军从汉阳佯攻河西路,由三叔佯攻陈仓道,长安必派大军出城驰援两地,加上粮草运输,各地民夫调集增援,来来往往城门当开启多次。


    我便使五百精兵着魏军军服,以征调洛阳民夫以做援军之名赚开城门,魏军又怎能想到,在他们的地盘上会出现三千五百人的咱们的军队?只要城门一开,我便率军杀进去,此时城内必然空虚......”


    法正沉思着,恍然道“待公子进入长安城中,便收起吊桥,紧闭城门,断绝城中送粮之道,而河西路与陈仓路曹魏守军一旦断粮,便是据险也再难防守,马超将军和三将军皆可长驱直入......如此,长安倒真有可能打下来!”


    刘封的一个计策,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刘备看着沙盘,点点头,又愁眉不展!


    他明白,此计虽然可成,但有个重要前提。


    那就是刘封亲自前往!


    而现在,刘封的身份可不一般,汉阳王,大将军,乃国之重臣,让他如此以身涉险,刘备总是有点放心不下。


    那用旁人去?


    也不行!


    因为任何一将都不可能像刘封那样指挥得动鸣犊镇的百姓!


    刘备思索片刻,说道“此计乃万险之计,暂做后补,可还有其他计策能够攻入长安?”


    几名谋士和武将集思广益,但最终提不出第二个可行的意见。


    ......


    与此同时,曹操也得知了刘备刘协想让皇位的事,他闭目良久,没说一句话。


    这件事他没有怪罪荀彧。


    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荀彧的建议都没什么问题。


    但对于执行荀彧这个建议曹操还是暗暗后悔的。


    明明软闭刘协于一个郡是更稳妥的方法,为何却偏偏铤而走险,将他他送了回去?


    “到底是朕老了,还是文若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