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朱元璋的怒火和担忧

作品:《大明:朱元璋,逆子还不赶紧登基

    第一百四十二章:朱元璋的怒火和担忧!


    朱棡听到朱元璋的这句话,那原本有些不解的心里一下子轰隆一声,宛如炸雷一般响起!


    “爹……。”


    朱棡字眼出口一半,朱元璋拍桌怒吼:“回答咱的问题!”


    朱棡大惊失色,脑中的来自于朱元璋的怒气值反馈更是不断上涨。


    此时他知道,朱元璋这一次是真的震怒了!


    朱元璋眸子阴冷。


    他冷笑一声。


    “咋地,不敢说了?”


    那如刀芒一般的声音,刺在朱棡的心头,让朱棡一阵心悸!


    “爹……,儿子是大明的亲王,您的儿子!大哥的弟弟,母后的儿子!于天道,于人道,儿子都不可能是大明的皇帝!”


    朱棡恭声道。


    朱元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你大哥,仁厚。”


    还没等朱元璋继续接下来的话,朱棡就道:“大哥仁厚爱民,待民如子!对百姓施以仁政,这样的君王,才是百姓需要的。”


    朱元璋愣了下。


    缓缓闭上了嘴。


    朱棡继续道:“大明立国六年,北地百姓对大明归属感不强……,况且,如今北元归明,大量的土地跟百姓需要朝廷施以仁政对待!”


    听到朱棡言说此事,朱元璋横眉道:“北地辽东,乃至山东,山西,甘肃,祁连一带,被北人占据近三百年。”


    抱着手,朱元璋望着大殿的天井,幽幽道:“想要他们以大明朝廷为正统,何其困难!这些人的骨子里已经忘了自己是汉人。”


    这里说的是自南宋以后,长期被北方政权所统治的燕云十六州还有辽东辽北等地。


    接近三百年的统治下,这些地方的汉人远没有南方的汉人更接受大明政权!


    甚至,大明经常发生南方人和北方人斗殴的事件。


    “想要让他们重新归属大明,唯有在政策上一视同仁,以包容的姿态欢迎他们的回归。”


    朱元璋的声音很沉重。


    因为这是他一直以来最为担忧的事情!


    他厌恶别人说他的大明只有半壁江山!


    朱棡道:“这些事,只有大哥能做好!”


    “所以儿子……,不能回答父皇的问题……。”


    朱元璋凝眉:“那你告诉咱,你给老四说的啥?”


    正趴在地上的朱棣猛然抬头。


    啊?


    朱棡扶额。


    我就知道是这个二笔!


    朱棣心虚的看了三哥朱棡。


    朱元璋则是严肃且郑重的道:“贸然兴起战事,绝非明智之举!”


    朱棡心头一震。


    这时候,他总算是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这么严肃,这么郑重了。


    朱棡立马道:“回父皇,你是不是听到的……。”


    朱元璋冷哼过接过话道:“平辽东,除倭寇,将大明龙旗,插满世界各地!”


    “这些话,是不是你教老四说的?”


    额……


    朱棣脸色一苦,有些懊恼的低下头。


    朱棡则是苦笑一声:“这些话……确实是儿子教老四说的。”


    “胡闹!”


    朱元璋冷哼道:“你这是好高骛远!”


    此时的朱棡也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这么生气了,轻笑一声,揉了揉鼻子,说道:“爹,你是怕儿子将来就藩之后,贸然出兵攻打邻国?”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不说其他,就高丽跟倭国,今年都已经对大明俯首称臣!贸然出兵攻打藩属国,会让其他诸国如何看待咱大明王朝?岂不是会说咱朱元璋背信弃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况且,如今大明之国局,已经无力支撑军队远征!咱想的是,你们这些个藩王去了藩地,牧民生息,建城修屋,给咱大明的百姓喘口气。”


    “最重要的,是你们这些个当哥哥的,去的都是北地!北地苦寒,民生疾苦,百姓流离失所不归中原管辖近三百年,唯有你们待民如子,仁厚爱民,将朝廷的政策落到实处,才能让这些百姓重新归汉。”


    “老三,说到底,咱老朱家是农民出身的!农民,就不能忘了本,如今咱是富贵了,当上了皇帝,天子!”


    “可咱不能就把根给丢了,不能老百姓再受苦了。”


    朱元璋的话也一定程度的刺痛了朱棡的内心。


    若是……若是自己是在大宋,其实想要改制,行商,会变得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