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国集测试与额外加分

作品:《大国院士少一尾的九尾猫

    “川哥,物竞那边的集训强度也这么高吗?”


    食堂中,小圆脸卢天瑞一边扒拉着饭菜一边好奇的问道。


    今天他已经观察了一整天了,却发现徐川一点异样都没有的样子,强度这么高的集训仿佛压根不存在一般,下午的巩固也能轻易的解出每一道高难度的题目。


    徐川笑道:“物竞国集的强度没数竞这边高,那边经常要做实验,所以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那我怎么感觉你怎么一点事都没有?这强度还不够吗?”


    卢天瑞砸吧了一下嘴问道。


    “还行吧,感觉并不是很难,正好可以巩固一下一些基础知识。”


    徐川回道,今天的集训强度虽然高,但其实讲解的几何知识并不是多么高深,反而是一些较为基础的东西。


    不过这种讲解方式对他来说反倒是异常适合。


    而且在他看来,这种训练方法其实相当不错。


    对于这些能进入国集的竞赛生来说,基础的东西都是已经学过的,但并不代表这些基础的东西就不需要再学习了。


    相反,越是基础的知识,其实重要性就越高。


    正如所有的数学都是从1+1=2演变而来,那些基础的公式和知识也一样,它们是复杂数学问题的房梁与道路。


    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是由它们一步步推衍变化而解决的。


    听到这个回答,卢天瑞嘴角抽动了一下,幽怨的看了一样徐川后埋头吃饭,他不想说话了,又被打击到了。


    就不该问这个变态的!


    .......


    吃过晚饭后,就是所谓的测试时间了。


    一张试卷,三道题目,两个小时,时间到点就准时收卷,试卷内容是今天讲解的知识点。


    这张试卷的分数,将成为国集成员是否能入国队的关键之一。


    高强度的训练,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扛得住,特别是那些第一次杀入国集的学生。


    第二天一早,又有一名学生倒下,高烧三十八点九度,被紧急送往医院挂水。


    医生说他是压力过大,用脑过度导致的高热惊厥,需要休息最少一周的时间。


    简单的来说,就是大脑这个Cpu长时间超载运行扛不住了,直接宕机了。


    休息一周,可以说这名学生已经和国队无缘了。


    目睹这一切徐川有些感叹,搞科研的,果然还是得要一副好身体啊。


    明天开始从晨跑三公里加到五公里吧。


    ......


    第一天几何,第二天讲函数,第三天依旧讲函数。


    第三天上午的主讲老师是数学会的理事张伟平院士,一个科学院的院士来给一群高中生讲课,不得不说,i


    这话一出,教室中都有些喧哗了,一个个摩拳擦掌的准备迎接挑战!


    额外的五分!


    这对于集训队的成员来说很重要了。


    要知道每天晚上的试卷总分也就十五分,题目的难度相当高,并不是每个人每一天都能拿到满分的,或许多了这五分,就能挤上国队了。


    ......


    将试卷分发下去后,张伟平院士端着个保温杯一边小口小口的抿着茶水,一边紧张又有些期待的看着教室中的做题的学生。


    今天的课程,原本并不在国集的训练中,讲解的知识和题目,大都是从之前信息战破译加密讯息中拆解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和挑选出有这方面天赋的学生,重点进行培养。


    国集的训练延长十天,为了的就是这个。


    而在这群学生中,最让他期待的就是徐川了。


    不知道这个在去年Cmo上拿到满分的选手,能有怎么样的表现。


    ......


    教室中,徐川已经拿到了今晚的试题。


    三道题目,全都是狄利克雷函数的变形函数,难度相当高。


    第一道题目与复合函数相结合,求根数量;第二道题目与圆锥曲线相结合,求证光线反射点;第三道与数列相结合,求......


    “这题目,出的挺有意思的,这奖励分恐怕不是那么好拿的。”


    徐川饶有兴趣的看着手中的题目,三道题目虽然类别不同,但似乎是从某一道大题中拆出来的,因为题目的一些数值都没带修改的。


    从题目的难度来看,国集的这些学生想要做出来大部分还是能做到的,但是要想拿到这奖励分,可能就少数几个能做到。


    毕竟有时间限制。


    不过对他来说,十五分钟内要做出这三道大题并不难,甚至都用不了十分钟的时间。


    .......


    ps:投资过百,晚上八点有一个加更,求推荐票,求月票!求追读!求打赏!


    手里还有投资名额的大佬可以点点投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