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作品:《折枝

    第一十四章


    阳春三月,柳垂金丝。


    金丝楠妆台前的女子一身嫣红喜服,鬓间石榴金丝珠钗点缀,薄粉敷面,绛唇映日。


    案上美人瓢供着晨间采撷的海棠数株,露珠坠在花瓣上,在光下泛着晶莹白光。


    白芷和秋雁一左一右,为宋令枝描眉画眼。


    秋雁瞅着镜中明眸善睐的女子,忍不住乐开怀,她抿唇轻笑:“连老天爷都知道今儿是姑娘的好日子,瞧这园子的春色,姑娘日后定也事事顺遂,和姑爷和和美美。”


    虽说是新娘子,这几日免不了听多打趣,宋令枝还是羞红脸。


    织金美人象牙柄团扇握在手中,宋令枝伸手,在秋雁手背轻拍两三下:“尖牙利齿的,我瞧你也不必跟着我去了,就留在临月阁,省得哪日我被你活活……”


    话犹未了,白芷忙忙上前制止:“今儿可是姑娘的大日子,不该说的别乱说。”


    又睨秋雁一眼,“你也是,日后家里有了姑爷,你这性子也该收收,莫再这般莽撞,省得让人笑话。”


    依那大师所言,明懿山庄的丫鬟婆子都是新买进庄子的。


    宋令枝此前求过祖母几回,想着她如今安然无恙,也不必循那劳什子“不可见亲眷”的判言,宋老夫人却不依,万事只以宋令枝的安危为先。


    谈笑间,园外长廊传来一阵喧嚣:“老夫人来了!”


    石榴红毡帘挽起,宋老夫人在柳妈妈的搀扶下转过影壁,踏进暖阁。


    槅扇木窗上贴着大红喜字,螺钿山水小几上供着龙凤红烛。


    妆台前,宋令枝喜服曳地,闻言起身,未待开口,双眼悄然落泪:“祖母。”


    宋老夫人忙忙上前,拿着丝帕为宋令枝拭泪:“今儿可是我们枝枝的好日子,不能哭不能哭。”


    柳妈妈在旁帮着搭腔:“姑娘这是舍不得老夫人呢。”


    一语落下,宋老夫人眼中亦泛起泪珠,挽着宋令枝的手:“祖母又何尝舍得我们枝枝。”


    她拍拍宋令枝的手背,又朝身后使了个眼色。


    柳妈妈双手捧着锦匣上前,掀开,红袱裹着的,正是前世宋令枝最为熟悉的鸳鸯玉佩。


    五福流云缠护,鸳鸯玉佩犹如核桃大小,握在手心竟有暖热之意。


    宋老夫人亲自替宋令枝戴上:“这是暖玉,你戴着,对身子亦有好处。”


    这玉佩本该是交给姜氏,再由姜氏传给宋令枝,只宋瀚远和姜氏的亲事实在荒唐,故而这玉佩,也一直留在宋老夫人手上,今儿才送出。


    宋令枝声音哽塞。


    前世出嫁,祖母亦如今日这般,恨不得掏空家底作宋令枝的陪嫁,只怕她日后受委屈。


    十里红妆,光是宋令枝的嫁妆,就有足足一百一十八抬。另有宋老夫人添的良田千亩。


    长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香屑满地。


    奴仆婆子华衣锦服,肩扛嫁妆,好不富贵奢


    靡。


    柳妈妈又送了锦匣上前,宋老夫人轻声:“这是贺夫人送来的。”


    良田百亩,铺子四间,这是贺氏手上所有的薄产,如今都留给贺鸣成亲用,宋老夫人也一齐送到宋令枝手上。


    虽说是贺鸣住在我们家,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山庄那的婆子嬷嬷我都打过招呼了,若是不听话,你只管教训便是,别让那等刁奴欺主。有什么要紧事,只管写信回来,祖母定替你做主。?_[(”


    “山顶有一口温泉,是连着外面的。日后若是有……罢罢,此事日后再细细和你说,今日可是大喜日子,不能说这种话。”


    青烟缭绕,暖阁静悄悄,只闻宋令枝低声的啜泣。


    宋老夫人一面命白芷端水进屋,伺候宋令枝净脸,一面又搂着宋令枝道。


    “怎么还是那么爱哭,过了今夜……”宋老夫人忽的噤声,知晓宋令枝脸皮薄,宋老夫人挥手,命婢女退下。


    “祖母前夜送来的画本,枝枝可看了?”


    宋令枝满心哽咽噎在喉间,惊得躲在宋老夫人怀里:“祖母!”


    宋老夫人笑开怀:“羞什么,古来女子都有这一关,虽说燕尔新婚,却也不能由着姑爷任性,若是受伤,可不是闹着顽的。那香玉膏子祖母已让人送去了,房里也有嬷嬷……”


    “祖母!”宋令枝双手捂脸,恨不得就地找个坑把自己埋进去,“我不要嬷嬷!我自己、自己一人就可以了。”


    宋老夫人连声笑:“好好,不要嬷嬷,祖母让白芷秋雁跟着……”


    宋令枝惊呼:“也不要她们!”


    今儿是宋令枝的好日子,宋老夫人自是事事应承,不管宋令枝说什么,她都说好。


    园中珠帘翠幕,金丝低垂。


    吉时将至,大红绸缎轻盖在头上,宋令枝任由秋雁和白芷搀扶,缓步行至门首。


    宋老夫人跟在身后落泪。


    倏然听见春桃着急的一声:“姑娘!”


    她刚从碧玉轩赶来,步履匆匆,春桃捧着一金镶宝石缠丝双扣镯上前:“这是夫人让奴婢送来的。”


    女儿大婚,姜氏仍未出面。


    宋令枝脚步稍顿,隔着一帘绸缎盖头,她只能隐约瞧见手镯的一角。


    宝石镶嵌,金辉灼灼。


    宋令枝淡然轻瞥,这手镯,姜氏前世也是送给了自己,亦是在出嫁之日。


    迎亲队伍就在府门,府中上下,众人皆驻足,往宋令枝这一处瞧。


    日光恼人,轻薄日影洒落在青石板路上,春桃垂首捧着锦匣,不曾动过半分。


    白芷悄声提醒宋令枝:“姑娘。”


    宋令枝声音轻轻,收回目光:“替我谢过母亲。”


    羽步翩跹,终是没再往那镯子瞧过一眼,抬脚往外走去,只让白芷收下。


    府门大开。


    迎亲队伍声势浩大,春桃站在最后,眼看宋令枝出了一门,方轻轻叹气。


    宋府上下笑声不绝,


    今日宋令枝大喜,人人都有赏银拿,还有热闹瞧。


    哪有丫鬟奴才不乐得去瞧,阖府上下,唯有碧玉轩悄无声息,唯有日影横窗。


    春桃轻手轻脚,挽起湘妃竹帘进屋。


    苏作榉木素牙板书案前立着一抹青色影子,姜氏一身木兰青双绣缎裳,峨眉淡扫,如若隐于云端。


    春桃上前,为姜氏研磨。余光瞥见案上的佛经,春桃悄悄叹一声。


    宋令枝今日出嫁,姜氏面上无喜无悲,一心只在自己的经书上。


    香炉点着袅袅藏香,春桃忍不住出声:“夫人,手镯奴婢送去姑娘那了。”


    姜氏颔首,不语。


    春桃大着胆子:“姑娘出嫁好大阵仗,夫人没瞧见,我们家前院后院都堆满了,全是老夫人为姑娘备的嫁妆。奴婢听闻那明懿山庄……”


    一语未了,书案前的姜氏忽的抬眼,浅色眸子如冰玉莹润淡雅:“你今日怎么这么多话?”


    春桃低头,自知失言:“奴婢也是为着夫人。”


    她想着母女一场,姜氏再怎样,也是关心宋令枝的。


    春桃絮絮叨叨:“夫人不曾出园子,奴婢就想着多说些,也好让夫人知道。”


    “不必。”姜氏拒绝果断。


    香烟氤氲,勾勒着姜氏浅浅身影,她轻声,“我不想知道。”


    ……


    宋府府门洞开,春光满地。


    门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灯高挂,礼炮鸣放,震耳欲聋。


    春日晃眼,跨过台矶,倏地眼前一阵冷风掠过,不寒而栗。


    宋令枝怔在原地,双手双足冰寒彻骨。


    她刚刚……好似听见沈砚的声音?


    众人还在等着宋令枝,倏然见她停下,好奇仰脖张望。


    空中满是香屑气息,宋令枝屏气凝神,无奈头顶盖头遮掩,她只能望见无数交叠的衣摆。


    耳边窃窃私语不断,宋令枝侧耳倾听,再找不到方才那道声音。


    秋雁狐疑,跟着停下:“……姑娘?”


    宋令枝攥紧秋雁手腕:“你方才……可有见着什么熟人?”


    秋雁笑弯眼:“今儿来的都是家中族人,自然都是熟人。”


    宋令枝呢喃:“不是,是……”她欲言又止,“你可曾看见严先生?”


    秋雁满眼期冀,冷不丁听见这话,喜得笑出声:“姑娘莫不是糊涂了不成,严先生早离开了,先前院子的东西也收拾干净了,说是走的水路。”


    满耳礼花声连连,疏林如画。


    再细听,果真不再听见旁的乱七八糟。


    宋令枝悄声松口气。


    往前数步,眼前忽然多出一道黑影。


    绛纱圆领袍加身,贺鸣拱手:“宋妹妹。”


    耳边嬉笑渐起,落在眼前的那只手骨节匀称,修长白净。


    宋令枝垂首敛眸,只望见贺鸣袍衫上的金丝缠线,日光残留在贺鸣手上。


    宋


    令枝伸手,挽住那一抹光影。


    .


    日渐西沉。


    临至掌灯时分,雾蒙蒙的天竟落了几滴雨,苍苔土润。


    楹花窗外芭蕉夜雨,雨声淅沥。


    喜房内,黄花梨喜鹊石榴纹三屉炕桌上铺着大红鸳鸯褥子,一侧矮几上设一方官窑刻花牡丹纹瓶。


    铜镀金四象驮八方转花钟悄然立在博古架上,薰笼点着百合宫香,宋令枝端坐在红酸枝镶贝雕山水罗汉床上,双手紧紧攥着丝帕。


    许是收拾喜房的丫鬟婆子不熟知宋令枝的喜好,往薰笼添多了香饼。


    屋中青烟缠绕,白芷和秋雁得了宋令枝的话,并不在屋里伺候。


    偌大的喜房只剩宋令枝一人。


    枯坐无趣,头上的红盖头也不可摘下,宋令枝垂首,透过缝隙,依稀能望见脚上的云烟如意水漾红凤翼缎鞋。


    双脚坐得发麻,宋令枝悄悄往旁挪开一点。


    案上红烛摇曳婆娑,万籁俱寂,只余雨声零碎。


    雨连着下了半个多时辰,贺鸣迟迟未归,房中静默无声,只有潇潇雨声作伴。


    心中的羞赧逐渐褪去,宋令枝坐立不安,心中无端涌起不安之感。


    前世她也是这般,在喜房枯坐了整整一夜。


    那夜的阴影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宋令枝没来由一阵心慌,心口起伏不一。


    正欲起身喊人,蓦地,槅扇木门被人轻轻推开,檐


    下夜雨涌入,飘零雨丝落在木地板上。


    宋令枝面上怔忪:“贺……”


    一语未了,宋令枝先收声。


    他们今日成过亲拜过堂,依例,她该唤贺鸣一声“夫君”才是。


    “夫君”一字在唇齿上碾转半晌,宋令枝终还是发不出声,她眉眼低垂,双颊宛若染上胭脂。


    宋令枝声音极轻极轻,似雨落无声:“夫、夫君。”


    绸缎盖头低垂,视野轻掩,宋令枝只能望见一隅的袍衫。


    背后罗汉床上洒满红枣莲子,多看一眼,宋令枝都觉得脸红。


    没有嬷嬷在,宋令枝脑中如乱麻,完全记不清自己该做什么。


    透过缝隙瞥见矮几上的酒盏,宋令枝如释重负:“是不是、是不是该喝……合卺酒了?”


    耳边落下低低的一声“嗯”,那声音极淡,似乎是被人刻意压低的。


    宋令枝沉浸在新婚之夜的紧张中,不曾留意。


    三足珐琅鎏金兽耳香炉燃着熏香,矮几合卺杯中盛满酒液,宋令枝挽着男子的手,喜服轻拂空中。


    她仰头,一饮而尽。


    合卺酒辛辣呛人,宋令枝连连咳嗽两三声,垂首欲寻榻上的丝帕。


    转首之际,那一方丝帕已到了她眼下。


    宋令枝伸手接过:“多谢贺哥哥。”


    绣着五彩丝线的丝帕纹丝不动,仍停留在男子手中。


    宋令枝没能拽走,她好奇抬


    眸:“……贺哥哥?”


    满屋寂静,静悄无人低语。


    宋令枝心中疑虑渐起:“你……”


    话犹未了,忽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廊檐雨声滴落,贺鸣温和的笑声顺着雨声传来:“都下去罢,这里不用人伺候。”


    喜房宋令枝不用旁人伺候,只留了廊檐下两个坐更的婆子。那婆子本就困得哈欠连天,听贺鸣如此说,哪有不愿的道理。


    领了赏银,又说了几句吉利话,婆子点头哈腰,福身退下。


    喜房内。


    宋令枝浑身彻骨冰寒,挡在眼前的红盖头不知何时飘落在地。


    四目相对。


    沈砚眼中平静淡然,烛光跃动在他眉宇,沈砚面上淡淡,并无多余的情绪。


    “你、你……”


    惶恐之色堆砌在眉眼,宋令枝眼中满是慌乱不安,瞪圆的一双眼睛映着沈砚如青竹的身姿。


    前世她曾满心期待的,在喜房盼了又盼的人,此刻就在自己眼前。


    然宋令枝却只觉得惊恐,如见到地府阎王恶鬼。


    沈砚怎么会在这里,不是说京中有事,他不该是……


    瞳孔紧缩。


    颤抖的双手握不住那一方轻盈的丝帕,宋令枝只能眼睁睁看着它飘落在地。


    她本就不善酒力,先前又一口闷下整整一杯。


    眼前阵阵发黑,染着凤仙花汁的长指甲紧掐掌心,宋令枝强撑着稳住心神:“你怎么会……”


    槅扇木门被人推开半隅,贺鸣的笑声穿过清寒雨幕,落在宋令枝耳边。


    “宋妹妹,我替你取来芙蓉糕,你一日未吃东西,先吃点糕点垫垫。”


    “……宋妹妹、宋妹妹?”


    “你若是不喜欢,我再让他们送别的来。”


    眼花缭乱,宋令枝身子渐渐撑不住,只觉得头疼欲裂。


    缂丝屏风后映出一道长长身影,贺鸣端着漆木茶盘,一步步走近。


    不,别进来,别……


    视线模糊,宋令枝只依稀望见贺鸣徐徐走来的黑影,以及对方震惊不已的目光:“严公子,你怎么会在……”


    银光闪现,利剑出鞘。


    剑刃锐利,划破贺鸣袍衫。


    沈砚一剑捅穿了贺鸣肩膀。


    “聒噪。”沈砚冰冷丢下两个字。


    鲜血直流,满地斑驳刺红了宋令枝双眸。


    她泛红着双目扑过去,却只能接到满手的血腥。


    贺鸣似断了线的纸鸢,无力垂落在地。


    “贺鸣、贺鸣!来人,快来人——”


    窗外一声惊雷乍起,银蛇骤现,亮白光影映在宋令枝脸上。


    身后,沈砚一步步走近,楹花窗子倒映着沈砚颀长身影。


    夜风拂过沈砚广袖,他俯身,白净手指勾起宋令枝下巴。


    沈砚低声一笑。


    “枝枝,朕等你……好久了。


    ”


    ……


    ——朕。


    雨势骤急,豆大雨珠敲落在窗棂上②_[(,婆娑树影透过纱屉子,阴润映在地上。


    树影枝节盘虬,再往上,是一抹红色绛纱袍。


    沈砚低低垂首,深黑如墨的眸子似笑非笑,阴寒冷冽。


    宋令枝猝不及防,跌坐在地,满目惊恐。


    飒飒风声掠过楹花窗子,似女子在低声呜咽。


    朕,朕。


    思绪错乱不堪,宋令枝脑中空白一片,恍惚间好似又回到了前世沈砚登基前夕,京中叛乱,反兵四起,三皇子府中固然固若金汤,唯有宋令枝院子无侍卫防守,只有几个老弱病残的婆子坐更。


    风声鹤唳,呜咽哀嚎。


    叛军仓皇出逃,无意闯入宋令枝院中,挟持其做人质。


    那是成亲后,宋令枝第一次见自己院子出现那么多人。


    盔甲在身,乌泱泱满地的侍卫,团团将自己围在中心。


    满院的烛火亮如白昼。


    宋令枝听见秋雁白芷的哭声,听见她们跪地求叛军莫伤了自己,听见她们求沈砚救人。


    廊檐下铁马叮当,沈砚在金吾卫的簇拥下,缓步行出。


    寒风拂过,月影横空,沈砚月白衫袍沾上斑驳血迹,红得刺目,不知是自己还是他人。


    那双如寒潭一般的眸子穿过夜色,漫不经心自宋令枝脸上掠过。


    叛军的长剑梗在宋令枝脖颈,尖锐锋利,在月下泛着银白亮光。


    宋令枝身上穿的还是家常旧衣,冷风呼啸,指尖瑟瑟发抖,是冻的。


    只一张唇,叛军的剑刃又往前一寸,鲜血淋漓,染红剑刃。


    宋令枝不敢再乱动。


    “别过来,再过来,我杀了她!”


    风声伴着叛军的怒吼,在院中久久回响,叛军双眼猩红,语速飞快,“给我准备车马!立刻!”


    金吾卫纹丝不动,弓箭手早就准备就绪,万箭朝向叛军。


    叛军愤怒嘶吼:“沈砚,你让他们把箭放下,否则我就、我就杀了她!”


    长剑锋利,刺穿宋令枝薄肤,汩汩鲜血往外冒出。


    她连话也说不出。


    沈砚面上淡淡,宛若谪仙的身影立在院中,刚抬臂。


    白芷挣扎着跪在沈砚脚边,伏首磕头:“殿下求你救救我家夫人,求你!莫让他们伤了夫人!”


    沈砚视若无睹,只让岳栩送来自己的弓箭,抬臂拉弓,箭矢对准叛军头颅。


    叛军恼羞成怒,握着剑柄的手指攥紧用力,只需再往前半寸,宋令枝定然性命不保。


    “沈砚,你谋逆篡位,你这样的乱臣贼子,怎配为一国之君!别过来,再过来我就……”


    沈砚登基早是板上钉钉的事,院外仍有万千军马守候,纵使此刻放叛军一马,他也活不出城门。


    岳栩满身盔甲,屈膝跪在沈砚身前:“主子,夫人还在他手上,可要属下……”


    “无妨。”


    寒风彻骨,沈砚站在院中?[(,清冷眸子没有半点多余的情绪。


    沈砚沉声:“——放。”


    万箭齐发,无数箭矢朝宋令枝飞奔而去,叛军当即舍弃她,纵身滚至一旁。


    却听“咻——”的一声。


    一枚箭矢直穿叛军脑门,鲜血喷涌而出,若是方才他没丢下宋令枝,兴许那箭,穿过的还有宋令枝的脑袋。


    这一箭,是从沈砚手中发出的。


    满院静默,众人齐齐望向沈砚,等待他发号施令。


    沈砚未再多语,月白身影踏上台矶,融在沉沉夜色中。


    他看都没看宋令枝一眼。


    那之后,宋令枝再一次见到沈砚,他已是万人之上的九五至尊。


    ……


    往事历历在目,雨夜萧瑟,案上红烛燃尽,宋令枝双手沾满鲜血,她喃喃抬首,眼中蒙上一层水雾。


    宋令枝一字一顿:“……沈、砚。”


    眼前的人也同自己一样,有前世的记忆,宋令枝声音哽咽:“……是你。”


    扼在下颌的手指缓缓松开,沈砚不动声色垂眸,好整以暇端详着指尖的女子。


    宋令枝巴掌大的一张小脸泪眼婆娑,鬓松钗乱,耳边的金镶红宝石耳坠晃动,映照满室的烛光。


    美人姣姣,双目垂泪,泫然欲泣。


    果真生得一副好皮囊。


    扼在自己下颌的手指终于松开,宋令枝慌忙起身,自香囊中掏出一物,扶着贺鸣咽下。


    那是苏老爷子先前送的止血丹,统共也就三颗,如今用上一颗……


    宋令枝攥着手上金丝绣制的香囊,僵硬抬头:“为什么?”


    若是没有沈砚,今夜应是她和贺鸣的大婚之夜。


    或许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或许相濡以沫两情相悦。


    明懿山庄偏远静雅,贺鸣可以在此处念书,宋令枝亦可在旁陪着研磨,红袖添香。


    若是烦了累了,她也可带上白芷秋雁,出门赏玩,或骑马或放纸鸢。待贺鸣上京赶考,她可陪着人去,也可在家掐着手指头数日子,或是回府寻祖母游乐,陪祖母看戏听曲。


    若是有了身孕,她还能跟着白芷学针黹,给小孩做虎头鞋。待孩子大些,贺鸣也能口传手授,亲自教导小孩的功课。


    他们本该同天底下所有的寻常夫妇一样,日子平淡如水,无波无澜。


    “为什么?”宋令枝不甘心,“你明明不喜欢我……”


    为什么还要出现在她面前,亲手敲碎她平静的日子。


    她和沈砚,本不该再有交集的。


    长夜氤氲,苍苔露冷,□□夜寒。


    嫣红喜服曳地,贺鸣的伤口虽不再往外渗血,看着却仍是狰狞可怖。


    宋令枝无力闭上双目,指甲掐入掌心,她努力维持脸上的镇静。


    “沈砚,我可以当今夜没见过你,只要你马上离开……”


    宋令枝唇角挽起一抹苦笑,那双浅色眼眸落满泪珠,宛若秋水盈盈,“我早就不喜欢你了,你也不喜欢我。我们当就此别过,再不复……相见。”


    黑夜如墨,急雨骤歇,只听零星雨珠自檐下滚落,渐起一地的泥泞。


    屋内烛火摇曳,苟延残喘,似一位耄耋老人,只身撑起一隅的亮色。


    沈砚逆着光,颀长黑影笼在宋令枝身上,他垂眸低眉,似低声呓语:“……不、复、相、见?”


    沈砚勾唇,望向宋令枝的目光中有讥诮,也有嘲意。


    “不可能。”


    懒声丢下三字,沈砚起身,大红绛纱袍自夜色轻拂。


    冷意自地上而起,侵肌入骨,宋令枝只觉后脊生凉:“那你想要什么?”


    通透铜镜映出宋令枝惨白无血的一张脸,再往下,是贺鸣染红鲜血的袍衫。


    刺眼夺目的鲜血透过指缝,一点一滴落在地上。


    宋令枝声音轻轻,“沈砚,你也想……杀了我吗?”


    前世的纠葛宋令枝早就身心俱疲,她无心再来一遭,也想不通沈砚为何纠缠自己不放。


    “若我死了,你是不是就……”


    背对着自己的那道身影终于不再往前,沈砚转首,目光不偏不倚撞上宋令枝。


    绛纱袍衫松垮,夜深露重,袍衫好似也沾染上些许阴冷之气。


    指间的青玉扳指轻轻转动,沈砚望着宋令枝,久久不曾言语。


    房中落针可闻,只余烛光摇曳。


    良久,方听得头顶传来沈砚的一声轻笑。


    “宋令枝,这么多年,你怎么还是这么……天真。”


    沈砚语气轻轻,“你自然是要死的。”


    他一步步朝宋令枝走去,黑影似化不开的浓雾,将宋令枝层层笼住。


    宋令枝知晓那么多将来之事,自然是留不得,只是如今还不到时机。


    沈砚眸光冰冷,垂眸睥睨。


    不止宋令枝活不成,还有……整个宋府。


    他向来只信宁枉勿纵。


    .


    喜房的红烛燃了整整一夜。


    大病初愈,宋令枝本就精神不济,经此一遭,又连着发了一夜的高烧,再次醒来,已是三日后的晌午。


    日光满地,园中柳拂香风。


    宋令枝扶榻而起,榻上的红枣莲子早被白芷秋雁收走去,只剩案上烛泪点点。


    槅扇木窗上还贴着大红喜字,宋令枝扶榻坐起,三千青丝轻垂在腰间。


    喝了一小碗燕窝粥,她精神总算好些,又命白芷将房中一应“喜”字摘下。


    白芷诚惶诚恐:“姑娘!”


    宋令枝大婚之夜,她和秋雁被迷香放倒,再次醒来已是天明。


    天翻地覆,本该服侍他们的奴仆婆子,如今却全都听令沈砚一人,成了监视宋令枝的人。


    白芷嗓音喑哑,她还不知沈砚的身份:“姑娘,那不是严先生吗,他怎的成


    了如今这副模样?还、还将姑娘困在此处?”


    ……严先生。


    三日前沈砚的言语犹在耳边,沈砚疑心重,又是那般的心狠手辣,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若是白芷知晓他的真实身份,可能宋令枝明日就能见到她的尸首。


    宋令枝心口打颤,冷汗涔涔,宋令枝贝齿紧紧咬住红唇:“莫再提他。”


    园中定有沈砚的眼线埋伏,宋令枝不欲多言:“贺哥哥呢,他可还安好?”


    白芷:“贺公子一切都好,姑娘莫急。严、严公子身边那人替贺公子瞧过了,说只是失血过多,那一剑未伤及要害,并无大碍,只需将养些时日,便可大好。”


    贺鸣是受自己所累,方落得这样一番田地。


    宋令枝轻声:“他在哪,我过去瞧瞧他。”


    东次间内。


    青纱帐慢轻垂,贺鸣静静躺在天然罗汉床上,肩上的伤口裹着厚厚的纱布,秋雁半跪在脚凳上,眼睛哭得红肿。


    闻得宋令枝的声音,她端着漆木茶盘,轻手轻脚挪步而出。


    “奴婢才刚给贺公子喂了药,姑娘放宽心,这儿有奴婢守着。”


    宋令枝点点头,余光瞥见榻上杳无生气的贺鸣,又忍不住掐紧掌心:“祖母给我留了两根千年人参,若有需要,尽管取去。”


    秋雁福身应是。


    贺鸣还昏迷不醒,宋令枝不欲多加叨扰,只略坐片刻,便起身回房。


    廊檐下湘妃竹帘轻垂,穿花度柳,抚山依泉。


    这山庄是宋老夫人花了大心思的,自然是处处合宋令枝的心意。


    转过影壁,月洞门近在咫尺,只需再往前半步——


    忽的,假山后转过一婆子,眉眼严肃,不见半点笑意:“姑娘且慢。”


    她垂手,面上却半点敬意也无:“主子吩咐了,姑娘身子欠安,在园里逛逛便是。”


    白芷忍无可忍,狠狠将人往前一推。


    平平无奇的一个婆子,白芷却怎么也推不动,她气得破口大骂:“谁给你们的胆子拦姑娘,等我见到老夫人,我定要好好告上你们一笔……”


    “白芷。”


    头晕眼花,宋令枝抚额,双眉紧皱。


    她忽的想起,祖母曾寻金明寺的高人算上一卦,说这山庄伺候的都得是生人,想来这位高人,也是沈砚的手笔。


    这山庄上下的丫鬟婆子,都是沈砚的人。


    宋令枝冷笑两三声:“不能出去便罢了,白芷,你替我研磨,我想给祖母写信。人不能出去,信总可以罢?”


    若是她一封家书也无,祖母亦会起疑心。


    婆子不语,只垂手低头。


    宋令枝甩袖离开。


    那封家书自然送至沈砚手上。


    暖日生香,紫檀嵌理石书案上供着炉瓶三事,檀香袅袅。


    岳栩跪于下首,双手奉上一封书信,毕恭毕敬:“主子,这是姑娘刚送去外院的,说是给宋老夫人的家书。


    ”


    字迹熟悉,是沈砚先前常在书院见到的。也不知宋令枝是写了什么?[(,竟是厚厚的一沓。


    岳栩轻声:“主子,可要拆开翻阅?”


    “不必。”


    书案后的男子一身雪青长袍,日影洒落,无声落在他衣袂的金丝缠线上。


    沈砚声音平静。


    岳栩俯首告退:“是,属下这就让人将家书送至宋府……”


    “烧了便是。”


    极轻极淡的一道声音,伴着徐徐春风,轻盈落在岳栩耳旁。


    他身影一僵。


    再抬眼,书案后的沈砚已然低下眼睫。


    他向来不将宋令枝放在眼中。


    ……


    连着等了两日,宋令枝都不曾收到宋老夫人的回信。


    白芷只当是守院门的婆子偷懒,未曾将家书送出,日日前去催促。


    婆子耐心全无:“家书在主子那,姑娘若不信,尽管自己去问。”


    那信中所言,无非是些芝麻小事,或是今日在园中瞧见了一只蚂蚱,或是宋令枝想吃府上的茯苓糕。


    宋令枝洋洋洒洒,连着写了十多张,都是些细末枝节的琐碎事。


    若是旁人见了,只会觉得无趣,只有祖母……才能看懂宋令枝信中真正所言。


    如今未收到回复,定是书信不曾送到宋老夫人手上。


    楹花窗下,霞映满园。


    白芷气恼不已,又挂念宋令枝大病未愈,只敢挑好话哄着宋令枝。


    “许是路上耽搁了,姑娘再等等,兴许过两日老夫人就来信了。”


    白芷泫然欲泣,她压低声,“老夫人那般疼姑娘,若是一直收不到信,定然会发现端倪的。”


    白芷搜肠挂肚,努力想着近日的好事,好哄宋令枝开心:“奴婢今日去瞧过贺公子了,他身子恢复得极好,想来这两日便能醒来。”


    宋令枝总算有了反应,她眼睛一亮:“此话当真?”


    “自然是真的,奴婢何时骗过姑娘。”


    白芷搀扶着宋令枝往里屋走,“奴婢昨日闲来无事,将那日的嫁妆单子都理了一遍,姑娘可要瞧瞧?”


    宋老夫人疼爱孙女,玛瑙釉色抱婴民妇灯、官窑葵瓣碗、哥窑双耳三足鼎……满满当当的几大箱子,皆是难寻的宝物器皿。


    宋令枝百无聊赖瞥过一眼,兴致缺缺。


    倏然,一抹嫣红影子闯入视线。


    宋令枝急声:“且慢。”


    白芷脸红耳赤,着急将手中的画本往箱底塞。


    那是宋老夫人先前送来的画本。


    白芷双颊泛红:“姑娘,这、这太不像话了,奴婢这就收起来,再不叫姑娘……”


    “拿来。”


    宋令枝面色平静,双眸淡然。


    白芷耳尖滚烫,踟蹰片刻,方讪讪将画本递给宋令枝:“姑、姑娘。”


    宋令枝随手翻阅,看得坦然。


    白芷可没有这般的好定力,做贼心虚似的,忙忙关上槅扇木门,连楹花窗子都掩上了。


    屋中光线晦暗。


    斑驳光影透过纱屉子,落在木地板上。


    宋令枝轻倚在临窗榻上,膝上搁着宋老夫人先前让柳妈妈送来的画本。


    那画本画得详尽,白芷只瞥一眼,当即吓得收回视线,垂手侍立在槅扇木门前,深怕有人突然闯入,看见宋令枝所看之物。


    “白芷。”


    耳边忽的传来宋令枝的声音,白芷赶忙上前:“姑娘可是有事吩咐?”


    宋令枝面不改色晃晃手中的画本:“这是上册,下


    册在哪?”


    白芷一时语塞,差点咬伤自己舌头,她欲言又止:“姑娘,算了罢,这些……”


    宋令枝难得执拗:“找出来我瞧瞧。”


    白芷无奈,只得依言照做。翻开,入目是一汤浴池,她慌忙别过眼。


    宋令枝却看得目不转睛。


    浴池,温泉水。


    她还记得出嫁那日,祖母提过山顶有一口温泉,是连着外面的……


    果然,她翻到了画本中藏着的舆图。!